晶片製造的原材料,國產巨頭打破海外壟斷,一年吸金超18億

晶片需要什麼原材料

2020年下半年以來,全球晶片短缺的狀況逐漸加劇。極寒天氣、地質災害等不可抗力加重了晶片緊缺的情況。

這種供不應求的現狀,一方面是因為上游供應短缺,而供應的短缺就要歸結為晶片製造商產能不足。

晶片製造的原材料,國產巨頭打破海外壟斷,一年吸金超18億

再往上溯源,就聯絡到了晶片製造的原材料的短缺。晶片的原材料是矽片,與晶片製造有精度高低一樣,矽片也有高階和低端之分。

目前來看,

大尺寸

300mm的矽片被廣泛應用於智慧手機、PC、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高新領域。而200mm矽片的主要終端應用為汽車電子、物聯網和工業電子等領域。

晶片製造的原材料,國產巨頭打破海外壟斷,一年吸金超18億

隨著半導體行業的不斷髮展,未來300mm將成主流尺寸。不過,在2018年之前,300mm矽片的國產化率幾乎為零。

值得欣慰的是,在2018年,一家國產巨頭打破了海外壟斷,這家公司正是滬矽產業。筆者瞭解到,

滬矽產業子公司新昇成功實現了300mm矽片的規模化銷售。

晶片製造的原材料,國產巨頭打破海外壟斷,一年吸金超18億

這令滬矽產業成為為數不多的,具備一定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半導體矽片企業。

4月27日,滬矽產業公佈2020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

滬矽產業在2020年實現營收超18億元,相比2019年實現了21.36%的增長。

歸母淨利潤為8707。08萬元。不要小看滬矽產業的淨利潤,這可是公司在連虧四年後,首次實現扭虧為盈。

晶片製造的原材料,國產巨頭打破海外壟斷,一年吸金超18億

而滬矽產業之所以會連虧4年,這一點也能理解,畢竟半導體是個燒錢的行業,尤其是對於基礎薄弱的我國而言,長期虧損幾乎是常態也是必須接受的現實。

不過,只要拿錢把行業壁壘砸破,企業就能夠扭虧為盈,重塑自己的技術護城河,滬矽產業正是如此。

筆者認為,滬矽產業能走到如今,不單單依靠燒錢,更依賴燒錢的過程中,企業的戰略部署。

一個是戰略性收購,另一個就是產品線的豐富。

晶片製造的原材料,國產巨頭打破海外壟斷,一年吸金超18億

2015年成立後,滬矽產業就透過併購、投資以及國際合作等方式實現外增長。

這是短時間內,技術型企業實現突破的“捷徑”,除了滬矽產業之外,還有很多外國企業採取了類似的擴張手段。

在投資、併購的同時,滬矽產業利用多個平臺的優勢,將產品線豐富起來。

得益於傳統應用和新興應用的雙重增長,滬矽產業的200mm及以下半導體矽片,和300mm矽片的銷售量均有明顯提升。

晶片製造的原材料,國產巨頭打破海外壟斷,一年吸金超18億

此外,滬矽產業的長期的高額研發投入,以及對技術人才的重視,也是公司業績越來越出色的重要原因。

據筆者瞭解,2016年至2018年,滬矽產業的研發支出佔比都保持在10%左右,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滬矽產業以及控股子公司已經掌握340項已獲授權的專利。

除了在研發投入上毫不吝嗇之外,滬矽產業還為技術人才開出高薪,激勵人才為企業創造價值。

筆者相信,在滬矽產業及整個中國半導體領域的共同努力下,國產晶片崛起有望。

文/諦林 稽核/子揚 校正/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