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絮】你知道嗎?這是一株思絮,不僅能種菜,還能做菜. . .

思絮是什麼意思

一株杏苗,一團思絮

昨天賣菜,歸途中暼見雜草叢中的這株杏苗,心為之一動。手中提菜,不便取用手機,走過幾步仍有返身拍照的衝動。今晨上班路過,得補昨日之憾。

幼時割豬草,常在麥田中見到杏苗、桃苗,小夥伴們常常細心帶土塊挖出杏苗、桃苗,放進筐中蓋上青草,帶回家中,院子裡挖坑栽植,澆水,每天看一看。挖苗時一旦土臺破碎,就用溼土緊緊包住苗根,特別小心,努力苗根上保住苗根上殘存的杏仁、桃仁,壓緊壓實土球。傳說中,只有一個小夥伴栽活一株杏苗。

收麥之後,杏苗、桃苗幾乎不見,大約都被割麥和之後的翻耕給毀掉了。現在看來,小夥伴們挖植杏苗、桃苗,其實是一種遷地保護的偉大嘗試。杏苗、桃苗生在錯誤的時間,長在錯誤的地方,即使理想遠大,也難免夭折。杏核、桃核隨著圈肥回到田中,被種麥前的翻耕理入土中,吸水,被冰凍喚醒,繼而被春風春光喚出苗來。由於彼地彼時被人劃定為長麥之地、長麥之季,因此杏苗、桃苗的出生就是一個大錯誤。小夥伴們遷地保護的偉大嘗試,儘管旨在改正杏苗、桃苗的錯誤,但因為不得其法反而早早害了苗苗性命。

曾在《秋日別感》中寫道,秋雨過後,草苗紛紛,擁抱陽光,擁抱晨露,隨微風起舞,聞香土陶醉。然而,秋霜不遠,殺機將現,陶陶然樂中的草苗們連拂之色變的機會都不會有,來年即使春風無限,草魂們也永遠不會附體了。

在《柳絮哪裡去了》中寫道,柳絮是柳樹的種子。柳生長水邊,柳絮落在水面,隨著水的入滲落至地面接觸地氣而發芽成苗,但水邊環境惡劣,能夠接上地氣的柳絮不過萬中挑一而已,因而“年年柳絮因風飛滿天,卻不見柳苗冒嫩尖”。

在《臭椿媽媽真狠心》中總結稱,某家單位綠化帶內一株臭椿附近地面有落種幼苗生長,母株樹冠的陰影中幼苗明顯少於冠陰外側,是因為母株釋放有毒物質抑制其種子發芽的結果。因此,進一步認識到種子發芽成苗著實不容易,不僅受制於惡劣環境,更要承受來自母株的壓制。後者發現那些成片的臭椿幼苗都被連同雜草清除了。後來還見過成片的自然落種而生的榆樹苗,因為生在被人利用的地裡,一望之下便知其命不會長久,終將被人清除。

上圖中的杏苗生長在停車場邊緣的雜草中,看似對人沒有妨礙,不知其命運如何。因此手機拍照暫記,以觀後效。

2021-5-31初稿,6-3完稿於蘭

秋日別感

一場沛沛的秋雨過後,山坡上紛紛冒出草苗。一個個草苗展開小手擁抱陽光,擁抱晨露,隨微風起舞,聞香土陶醉。其實,秋霜不遠,殺機將現,草苗樂中連拂之色變的機會都不會有,即使春風無限,這些草魂們也永遠不會附體了。

歐陽修在《秋聲賦》中認識到: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大意是說,秋天執行天地意志,一心肅殺。歐陽老先生還說,殺戮嘛,草木過了繁盛期就應該衰亡。宏觀景象的確如此,落木蕭蕭,碩穗垂垂,秋風秋聲中無怨無悔,白霜白雪之前先自永恆。秋之無情,不為萬物戀生而枉法。

秋日的草苗呢?你可以說,它們在錯誤的時機生在了錯誤的地方。可是,秋雨誤導,秋霜絕殺,秋之無情,一至如此!

有些草籽很乖,落入泥土,先不急著生根發芽,而是先美美地睡上一覺,似乎夢末醒,堅持待春風。乖孩子免受嚴罰。嘿嘿,秋之無情,先倡大鳴大放,讓那些不聽話的孩子自個兒跳出來,然後收網席捲而去,把聽話的孩子留給慈祥的春天去撫養……

2014-9-16於武都

柳絮哪裡去了

“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這是《世說新語》記載的一段對話,首先提問的是大名鼎鼎的謝安,接著回答的是其侄兒謝朗,最後吟詠的是其侄女謝道韞。因這一句“柳絮因風”,謝道韞被人嘆為才女,後人因此讚美女性才氣為詠絮才。柳絮司空見慣,能將如此尋常之物詠得如此柔美,如此氣象萬千,絕非凡人,這就是名人名句的真魅力。

柳絮就是柳樹的種子,是種子就要發芽成苗,納一世陽光,遮一片綠陰。可是,年年柳絮因風飛滿天,卻不見柳苗冒嫩尖。柳絮哪裡去了呢?

柳樹是柳屬植物的通稱,全屬有五百多種。柳樹常見於水邊,“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詩句說的正是柳樹的這一習性。柳樹有兩大特性適應水邊環境,一是長期淹水的樹幹能生新根,這些新根生得不當其位,故稱不定根,它們漂在水中,暫行吸收機能;二是插枝成苗,“有心栽花花不紅,無意插柳柳成陰”,砍段柳枝插進土中,澆些水就能成活。前一特性確保柳樹在經常發生水淹的環境中存活,等待轉機;後一特性確保柳樹在偶而發生崩塌埋沒的環境中將一線生機發揚光大,不至於百年陽壽斷於一旦。柳樹還有一個能力適應水淹,柳皮中富含水楊酸,就是阿司匹林,抗菌、消炎、抗腐,是確保柳枝在水淹環境下免遭細菌感染而存活的關鍵。

水邊環境很惡劣,水淹、崩塌、激流,都是致命的。如此看來,柳樹似乎是位哲學老人,深得“人棄我取”之妙。這樣說並無不可,不過問題的關鍵遠非如此。柳樹也能生長在遠離水邊、環境較為穩定的地方,不然就沒有“插柳成陰”之說了。不僅柳樹如此,任何樹都如此,只要環境差不多,只要你能栽活,任何樹都能在遠離其原產地的地方茁壯成長。植樹造林,其實就是利用的樹們的這一習性。這些事實說明,有些地方不見某種樹木自然分佈,並非其樹不能在其處生長,而是其種子不能在其處發芽成苗。同理,之所以年年只見柳絮不見柳苗,就是因為絕大多數柳絮落得不是地方,喪失了發芽成苗的機會。柳樹既耐水淹,又很耐旱,又有“旱柳”之稱,如果每一粒柳絮都能發芽成苗,那麼世界將充滿柳樹,再沒有其他樹木的生存空間。

類似於蒲公英的種子,柳絮分為兩部分,一為種粒,是發芽成苗的部分,內含胚芽和供胚芽生長的營養物質;一為絲質長毛,是幫助柳絮因風起的附屬物。柳絮壽命極短,成熟後超過12小時便喪失發芽能力。因此,柳絮成熟後必須很快被風吹到溼潤之處發芽。柳絮的種粒只有針尖大小,營養貯存有限,只能供應幼芽生成很短一小段根,因此要求發芽之處土壤表層要保持溼潤,直到幼芽展葉透過光合作用維持幼根向土壤深處生長,當然還要求土層至少厚15釐米以上,否則柳根生長缺乏騰挪之地,難成棟樑之材。幼芽非常脆弱非常敏感,禁不住陽光暴曬和空氣乾燥,因此要求發芽之處要有一定遮陰條件或空氣溼潤,並且要維持這樣的適宜條件一段時間,直到幼苗長出多個葉片,進入幼樹期。總之,適宜柳絮發芽成苗順利長成幼樹的環境非常苛刻,只有水邊或特別潮溼之處的極少數地點才具備如此苛刻的條件,其機率不啻萬分之一。柳絮之所以因風飛滿天,就是要用千千萬萬粒種子追求那萬分之一的機會,還不一定佔據每一處適宜發芽成苗的地點。總而言之,絕大多數柳絮只有一個去處,那就是在它們發芽成苗被人們注意到之前就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2015-1-4於蘭州

臭椿媽媽真狠心

臭椿不能成林,散生種植,或者用做行道樹單行種植,長勢都很好,但連片種植就長勢不良了,這是很多林業人都知道的事實。至於為什麼,沒有人解釋過,甚至連臭椿的這個特性,都沒有人著文論述過。1999年,梁一民從植物地帶性分佈規律出發,提出成林樹種和散生樹種兩個相對應的概念,前者為地帶性森林中的優勢樹種,如油松、側柏、山楊等;後者則是其中的伴生樹種,如是臭椿、小葉楊、白榆等。在《榆樹的霸氣》一貼中,拙行指出樹種散生性的根本原因,一是同種植株間強烈的他感互相抑制作用,二是母樹對其冠陰下種子萌發的他感抑制作用(又稱自毒作用)。拙行的這個認識也是2014年的論文《他感作用及其林學意義與思考》的一個重要觀點。此後,拙行持續在城市園林綠化中觀察各種他感作用表現形式,由於樹木自然落種很少發芽成苗,母樹抑制其種子發芽的現象一直沒有觀察到。去年夏天,拙行注意到一家單位柵欄綠化帶內一株散生臭椿附近地面有落種幼苗生長,其母株冠陰下幼苗明顯少於冠陰外側,恰恰符合母株抑制其種子發芽的他感作用表現。見下圖

一株杏苗,一團思絮

圖片 攝於2016年10月24日,由圖中情況估計,母株冠陰外側幼苗密度至少超過冠陰下一倍,尤其樹幹鄰近約一半冠陰的範圍內不見一株幼苗。圖中高大密集的雜草為灰條(俗稱灰灰菜),與臭椿幼苗容易混淆,細觀可以區別二者,灰條葉較小,近三角形,單葉;臭椿為羽狀複葉,小葉近羽毛形,邊緣細鋸齒狀。

該綠化帶有中耕除草和灌溉管護措施,臭椿種子落地後被中耕措施覆於表土中,更因上方灌木遮陰,灌溉後,表土不至於迅速乾燥,臭椿得機發芽。因此可見臭椿幼苗密集生長,如同苗圃一般。其他散生臭椿儘管同樣大量落種,但缺乏如此有利於種子發芽成苗的條件,極少見到幼苗,也就無從觀察母株的自毒作用了。

自毒抑制自身種子發芽成苗,看似不合情理:既然大量產下種子,就該允許種子自由發芽成長,如此狠心抑制種子發芽豈不怪哉?據美國學者解釋,這是為了確保母株的利益。因為種子在母株樹發芽成苗,勢必與母株爭奪水分養分,侵害了母株的利益。所以母株總是設法給種子(果實)附加上各種利用動物、風力、水力、重力等傳播的結構,促使種子遠離母株。臭椿種子帶翅,可以借風傳播。其實,“打是親,罵是愛,喜歡極了用腳踹”,臭椿母株的自毒作用正是這樣用腳踹的:其冠陰下下被抑制發芽的種子,還有機會被風、水、重力、動物等攜帶傳向遠方。臭椿母株之所以如此狠心,也可以這樣理解:母株冠陰下發芽成苗,幼苗就會長久生長在母株的陰影裡,難有出頭之日,與其如此,不如逼其去曠野廣闊天地裡心家落戶。

拍攝這張照片時,曾經設想,進入綠化帶內,以樹幹為起點,每隔一段距離計數一下臭椿幼苗數量,完全可以定量地分析臭椿母株的自毒作用,撰寫論文幾乎吀唾手可得。一是拙行手懶,二是考慮僅有這樣一例,恐被人指責證據不足,便沒有實施。沒有資料,只留下這樣一張照片和這些想法,立此存照吧。

2017-7-18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