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曲》:古代樂曲中的精品,音樂舞蹈史上的一顆明珠

霓裳羽衣出自哪裡

《霓裳羽衣曲》:古代樂曲中的精品,音樂舞蹈史上的一顆明珠

作為盛唐時期的音樂巔峰之作,作為中華樂曲歷史上不可忽略的一顆璀璨明珠,作為

世界音樂文化中的重要代表

,《霓裳羽衣曲》無疑具有

極高的藝術價值

,接下來簡單分析探討《霓裳羽衣曲》的由來、基本的結構以及它的演變和發展史。

一、《霓裳羽衣曲》的由來

《霓裳羽衣曲》創作於唐代時期,

是唐代宮廷音樂的巔峰之作,

在唐朝乃至如今的音樂歷史上都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樂曲精品。但是由於《霓裳羽衣曲》距離今日而言太過久遠,很多歷史都已經無法查明,史料的缺失和記載的真實性不可考等原因使得

該曲的由來備受爭議。

據史料記載,宋朝時《霓裳羽衣曲》已經沒有完整的曲調等資訊流傳下來,而唐朝時關於《霓裳羽衣曲》的記載還相對較多、較完整,

僅僅就《全唐詩》而言,只論“霓裳”二字便出現了數百次之多,

因此這篇文章主要根據唐詩的記載以及其他史料相互對照的方式來探討《霓裳羽衣曲》的由來。

1、唐玄宗聆聽仙樂,默記得之

這一說法主要是源於傳說,在傳說中,有的稱唐玄宗在

眺望女兒山之後創作了《霓裳羽衣曲》

,還有的稱唐玄宗

遊玩仙山,《霓裳羽衣曲》便是他從仙山中得到的仙曲

,第二種仙曲的說法更加廣泛的被接受。

《霓裳羽衣曲》:古代樂曲中的精品,音樂舞蹈史上的一顆明珠

根據《玄怪錄》等記載,有一個高道引著唐玄宗到了月宮,在月宮

上,唐玄宗聆聽了月宮上演奏的仙樂

,因為皇上自己擅長音律,他便默默地記在心中,等回到凡間的時候,唐玄宗再將記載下來的《霓裳羽衣曲》編為宮廷樂曲,流傳下來。

2、由楊敬述進獻的《婆羅門》改名而得

這種說法是西涼節度使楊敬述到唐朝進獻時獻上了《婆羅門》,而在這種說法中《婆羅門》是完全由少數民族創作的,《霓裳羽衣曲》只是把該樂曲的名字改換而已。白居易曾在詩中寫到關於這件事

“由來能事皆有主,楊氏創聲君造譜”,

這首詩的注中註明了

“開元中西涼府節度楊敬述造”。

不僅如此,在《樂府詩集》和《新唐書》中都有關於這件事的史料佐證。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是唐玄宗在《婆羅門》的基礎上加以改造創作了該曲,這種說法的史料記載也比較多。

例如王灼曾經有言道:“《霓裳羽衣曲》,說者多異,予斷之曰:西涼創作,明皇潤色,又為易美名,其他飾以神怪者,皆不足信也。”

正如王灼所言,仙樂等神怪的說法都是不可信的,皆為

虛幻之言

,然而,同樣的,這種虛幻之言也從側面展現給我們《霓裳羽衣曲》的

旖旎動聽之至

,從

仙樂

二字也體現了當時的聽眾對於《霓裳羽衣曲》的推崇,將它稱之為唐朝樂曲的巔峰之作,名至實歸。

《霓裳羽衣曲》:古代樂曲中的精品,音樂舞蹈史上的一顆明珠

二、淺析《霓裳羽衣曲》的藝術之美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音樂和舞蹈本就繁盛,從詩經到元曲,都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唐朝時期更是古代樂曲、舞蹈創作的巔峰期,唐朝的宮廷樂曲在我國音樂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唐朝時文化大融合的風氣更是促進了音樂的發展,

中原本土的音樂風格吸收發展了少數民族以及外國的樂曲風格,成就了《霓裳羽衣曲》這樣具有極高藝術欣賞水平的大唐燕樂。

1、舒緩浩大的結構之美

《霓裳羽衣曲》全曲從結構上來看

共計三十六段

,其中包括歌曲、舞蹈、樂曲演奏等各個部分融在一起,共同構成了文明於世的霓裳羽衣曲。

作為宮廷燕樂

,該曲的節奏始終是浩大的,演奏的時間相比於其他樂曲而言更長,也更舒緩,正太給人的感覺鏗鏘有力而又不失舒緩,正如白居易而言

“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從段的角度來分,又可以將

該曲分為散序、中序和曲破三個部分,

散序通俗而言就是前奏,在前奏部分沒有舞蹈,也沒有歌唱,只有樂器打著節奏;中序的部分加入了歌唱和舞蹈,一般而言就是伴隨著樂器的節奏邊歌唱邊舞蹈;

曲破是整個曲子的高潮部分

,在這一階段,主要以舞蹈為中心,歌唱和樂器的節奏都逐漸加快,到結尾時才重新逐漸便緩,直到結束。這三部分的設計堪稱絕妙,鬆弛有度,精妙絕倫的將各個部分糅合在一起,在音樂史上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創造。

2、獨特的佛教文化色彩

根據前文對《霓裳羽衣曲》由來的探究,最有可能的就是源於

《婆羅門》,

後又經歷了唐玄宗的重新命名和潤色而得,依據這種說法,

《霓裳羽衣曲》源於印度,

在當時的印度,佛教文化貫穿人們的生活之中,而《婆羅門》的創作也具有了佛教獨特的文化色彩。

《霓裳羽衣曲》:古代樂曲中的精品,音樂舞蹈史上的一顆明珠

透過對霓裳羽衣舞的探討,我們可以看出在這個精妙的舞蹈中,充斥著很多旋轉等動作,

在印度的佛教文化中,他們就經常用旋轉的動作來表現舞蹈。

隨著印度文化逐漸傳入唐朝,舞蹈也逐漸成為了一種宣傳佛教文化,宣傳印度文化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然而,

《霓裳羽衣曲》中不僅表現有濃濃的佛教色彩

,事實上,在該曲中

還包含著道教和儒教的文化特點,

唐朝時的道教發展鼎盛,很多高道就算到今天,我們也略有耳聞,而唐玄宗更是道教的忠實信仰者,因此我們還可以從《霓裳羽衣曲》中體會到道教獨有的仙道的故事情節。

白居易曾在《霓裳羽衣歌》一詩中描繪過關於道教的仙界情節:“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而整個樂曲的聲調也亦是清和雅緻、飄然似仙。

3、唐朝特有的浪漫主義

《霓裳羽衣曲》是一部名副其實的

浪漫主義歌舞精品

,它充滿著唐朝特有的浪漫主義文化色彩,配上霓裳羽衣舞,獨具商調式的清雅奢華的曲調合著輕盈飄飄然的舞蹈,毫無疑問的是一部音樂舞蹈史上不可忽略的明珠。

在演奏的過程中,美麗優雅的舞者會

穿著特製的舞衣

,這種舞衣上身做成

羽衣

的形式,下身是

霓裳般

彩色的裙子,這種裙子飄逸無比,舞者伴隨著幽靜的音樂翩翩起舞,讓觀看的人誤以為入了仙境,正如楊玉環就曾以擅長霓裳羽衣舞而說到“《霓裳》一曲,足掩千古”,

古時還有詩云“月聞仙調曲,霓作舞衣裳”來形容霓裳羽衣舞的妙曼多姿。

《霓裳羽衣曲》:古代樂曲中的精品,音樂舞蹈史上的一顆明珠

三、《霓裳羽衣曲》的演變和發展

1、盛唐時宮廷表演美輪美奐

唐朝被稱為盛唐,足見世人對唐朝的推崇,盛

唐時期經濟繁盛,社會穩定,文化氛圍深厚,

開放的社會風氣也促進了唐朝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的交融,而《霓裳羽衣舞》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在盛唐的社會背景下,這首“仙曲”竟然一點也不違和的融入到唐朝的歌曲文化中,成為當時的代表性作品。

在盛唐時,《霓裳羽衣曲》主要在宮廷表演,當

時為宮廷表演的樂師都是技藝高超的專業樂師

,不僅如此,他們容貌昳麗,表演時穿著的舞衣也是做工優良,華美動人,這些各個方面都如此高超的宮廷樂師和舞師們共同合作,才共同造就了這

美輪美奐,宛若天人的演出。

2、中唐時逐漸轉入民間

隨著時間的遷移,到了中唐時期,原本只在宮廷演出的《霓裳羽衣曲》也開始逐漸轉入民間,在民間演出的《霓裳羽衣曲》

不再執著於每一個演出者的容顏和技藝

,也沒有當時全國舉一國之力挑選出來容貌技藝都絕佳的演出者的條件。

在表演的形式上,中唐時期開始出現之前沒有過的雙人演出的形式,更加註重的方面轉移到了場景等的佈置,

隨著重心轉到民間,樂舞的形式也逐漸變得更加靈活多樣

,甚至可以根據演出者所處場合以及心情的變化演奏不一樣的《霓裳羽衣曲》。白居易曾經寫到“牆西明月水東亭,一曲霓裳按小伶”。

3、晚唐時被雅樂化的霓裳

在晚唐時期,儒教又重新成為了最主流的勢力,

唐文宗自己本身極愛雅樂

,因為統治階級的喜好發生了改變,《霓裳羽衣曲》的形式也逐漸隨之改變,文宗曾命人重新編制過《霓裳羽衣》,將之改為了雅樂的形式,舞蹈到、部分也重新編制,在這時的《霓裳羽衣曲》開始更加偏向莊嚴、肅穆的雅樂型別。

《霓裳羽衣曲》:古代樂曲中的精品,音樂舞蹈史上的一顆明珠

四、總結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時期的代表之作,

也是唐朝時期的樂曲逐漸走向成熟的標誌性作品,

伴隨著《霓裳羽衣曲》而創作的霓裳羽衣舞更是伴隨著

《霓裳羽衣曲》成為音樂舞蹈史上的一顆明珠

。唐朝繁盛穩定的社會條件為唐朝音樂舞蹈的創作提供了土壤,為音樂舞蹈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再加上唐朝時期的

文化大交流

使得唐朝音樂在中原本土音樂的基礎上吸收發展了其他少數民族的音樂,大膽的創作使得唐朝時期的《霓裳羽衣曲》有著極高的藝術欣賞水平,這些共同

參考文獻:

1、楊蔭瀏《霓裳羽衣曲》

2、張蘊《淺析唐代大麴霓裳羽衣曲》

3、張小豔 《霓裳羽衣曲》

4、塗宗濤《試析《霓裳羽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