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 秦國王族和趙國王族都是嬴姓趙氏, 兩者有何關聯?

在戰國時期,別看秦國和趙國打的是你死我活,其實兩國先祖在千年前是一家。秦王族和趙王族的先祖本為兄弟二人,兩人的後裔分別建立了秦國和趙國,兩國之間同宗同源,屬於一脈相承。

戰國時期, 秦國王族和趙國王族都是嬴姓趙氏, 兩者有何關聯?

兩國王族雖然擁有共同的祖先,但嬴姓趙氏繁衍到戰國時,秦王族和趙王族之間已經沒有血緣關係了。兩國共同祖先只有贏姓,並沒有趙氏,秦國王族的趙氏還是源於趙國的先祖。

引言

在戰國時期,秦趙兩國為我們熟知的君主有不少,如:秦國的秦孝公、秦昭襄王,趙國的趙武靈王、趙孝成王等。從兩國君主的姓氏不難看出,都是嬴姓趙氏,以至於讓我們感覺兩國之間會不會有什麼淵源?

追溯秦國和趙國的先祖

戰國時期,秦國王族和趙國王族都是嬴姓趙氏,讓我們感覺兩國之間可能存在一些淵源,那麼兩國王族之間到底有什麼淵源呢?

《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氏之先,與秦共祖。”

戰國時期, 秦國王族和趙國王族都是嬴姓趙氏, 兩者有何關聯?

《史記》

中“趙世家”的記載不難看出,趙國趙氏的先祖和秦國的先祖是出自一脈。兩國的先祖都出自嬴姓部族,不過秦國王族的“趙氏”卻是源自於趙國王族的先祖。

關於秦國王族“嬴姓趙氏”的淵源,後文詳細介紹,我們先追溯秦國和趙國的共同祖先。

《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

秦人的祖先是“五帝”之一顓頊帝(上古部落聯盟首領)的後代子孫“女脩”(是顓頊帝的孫女)。趙國國君是伯益的後代,而伯益的父親是大業,大業的母親是“女脩”,所以秦國和趙國擁有共同的先祖。

戰國時期, 秦國王族和趙國王族都是嬴姓趙氏, 兩者有何關聯?

顓頊帝的祖父是黃帝,所以秦國和趙國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

因黃帝本姓“公孫”,“軒轅氏”,後改“姬姓”,所以此時還沒有嬴姓趙氏。

黃帝的子孫顓頊帝也為姬姓,因顓頊輔佐少昊(黃帝長子)有功,被封於高陽,故此顓頊帝的“氏”為“高陽氏”,此時也沒有贏姓趙氏。

直到顓頊帝的孫女“女脩”,她的子孫伯益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賜姓嬴,這才有了“贏姓”,所以

秦王族和趙王族的最早嬴姓祖先是“伯益”,

不過此時還沒有趙氏。

秦國和趙國兩支嬴姓是怎麼分開的?

已知秦國和趙國最早可以追溯到的嬴姓祖先是伯益,伯益協助過大禹,大禹因治理供水有功被舜禪讓,繼承了部落聯盟的首領,大禹正式繼承王位後,國號為“夏”,迎來奴隸制王朝時代。

戰國時期, 秦國王族和趙國王族都是嬴姓趙氏, 兩者有何關聯?

夏朝建立後,伯益成為夏朝的執政官,伯益的後代也開始小吏於夏朝,伯益的長子大廉在夏朝初期建立了古黃國、次子若木建立了徐國,若木的後代最終棄夏投商。

夏朝末年,伯益後裔棄夏投商

時間也來到夏朝末期,夏朝最後一位君主夏桀當政時,若木的後裔費昌看著荒淫無度的臣僚、奢侈腐朽的夏王朝,對此十分擔憂,便多次勸諫夏桀,但夏桀不僅不聽,反而認為費昌是圖謀不軌。

此時東方的商族逐漸強盛起來,面對夏桀殘暴的統治,商族積蓄實力準備攻滅夏朝。費昌面對失望不已的夏朝,便舉家逃到了商國。費昌這支嬴姓族人也開始效力於商,他的後裔成為了之後秦國和趙國。

戰國時期, 秦國王族和趙國王族都是嬴姓趙氏, 兩者有何關聯?

費昌的後代子孫因輔佐殷國有功,故而嬴姓部族開始顯赫起來,成為商朝的貴族,商王也常將王女許以費昌的後代子孫。

商朝末年,嬴姓逐漸分為兩支

時間來到了商朝末期商王帝辛在位時,費昌的後裔也繁衍到飛廉,飛廉是商王帝辛的大臣,也是秦國和趙國的祖先,飛廉的兩子便是秦國和趙國的先祖,飛廉之後,逐漸形成兩支嬴姓分支。

《史記·趙世家》記載:“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惡來,事紂,為周所殺,其後為秦。惡來弟曰季勝,其後為趙。”

飛廉生有兩子:長子惡來和次子季勝,長子惡來是帝辛的貼身護衛統領。在武王滅周時,惡來殉國,其父飛廉因為外出辦差逃過一劫,等回去時,商朝已經滅亡。

戰國時期, 秦國王族和趙國王族都是嬴姓趙氏, 兩者有何關聯?

飛廉便帶著惡來後代隱居起來,惡來這支嬴姓族人逐漸繁衍成周朝時期的秦國。飛廉隱居後,又得一子季勝,季勝後裔逐漸繁衍成戰國時期的趙國。

季勝後裔因功封趙城得趙氏,從此有了“嬴姓趙氏”

商朝滅亡後,季勝這支嬴姓族人在周朝建立後不久便效力於周成王,季勝的兒子孟增從小聰明過人,又對甲骨文造詣頗深,便應召入宮,被周成王封為太學士,季勝後裔便在周朝逐漸顯赫起來。

孟增得到周成王的寵信,被賜予皋狼之地(今山西呂梁市方山縣境),孟增的兒子衡父成為周穆王時的大臣,孟增的孫子造父時周穆王的駕車大夫。

《史記·趙世家》記載:“造父幸於周繆王。而徐偃王反,繆王日馳千里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為趙氏。”

戰國時期, 秦國王族和趙國王族都是嬴姓趙氏, 兩者有何關聯?

造父得到周穆王的寵信,因助周穆王平徐偃王亂有功被賜予趙城,從此以後,造父這支嬴姓族人便稱為“趙氏”,而造父也成為“趙氏始祖”,而惡來的子孫太幾家族也因此成為趙氏。

至此,惡來、季勝兩支的後人有了“趙氏”,加上的共同祖先伯益被舜賜“嬴姓”,從此便有了“嬴姓趙氏”,直至發展到後來的秦王族和趙王族兩支“嬴姓趙氏”。

惡來、季勝後人分別建立秦國和趙國

惡來的後人因為惡來是商王帝辛寵臣的原因,在周朝建立後遭到打壓,惡來的後人“女防”淪落為奴,受周宗室管制和役使,開始名聲不顯,直到惡來四世孫大駱(秦非子之父)才逐漸有了起色。

“惡來”五世孫非子建立秦國

大駱生有兩子,“成”和“非子”,成這支族人被西戎滅族,非子因善於養馬,效力於周孝王,後因養馬有功分封秦地,非子建立周之附屬國秦國,成為秦國的始封君。

戰國時期, 秦國王族和趙國王族都是嬴姓趙氏, 兩者有何關聯?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非子是因秦封地才被稱為“秦非子”,在沒有獲封秦地前,非子原本是嬴姓趙氏,原名叫“趙非子”(非子的祖父太幾時便因造父一支也成為嬴姓趙氏)。

秦非子建立秦國後,號“秦嬴”,秦非子這支嬴姓部族之人除了可以稱“趙氏”外,也可以是“秦氏”,所以秦國不僅是“嬴姓趙氏”,也可以是“嬴姓秦氏”,這也是秦始皇可以稱為秦政的原因。

季勝後裔建立趙國

《史記·趙世家》記載:“自造父已下六世至奄父,奄父生叔帶。叔帶之時,周幽王無道,去周如晉,事晉文侯,始建趙氏於晉國。”

時間來了西周末期,造父的後裔叔帶(七世孫)因周幽王(西周最後一任周天子)無道,便離開了周王畿,轉而投奔了晉國,效力於晉文侯,自此造父這支嬴姓趙氏便紮根於晉國。

戰國時期, 秦國王族和趙國王族都是嬴姓趙氏, 兩者有何關聯?

叔帶的子孫後代在晉國混得風生水起,趙氏在晉國也越來越興旺,逐漸成為晉國的望族。直到後來,趙氏發展成為晉國的六大卿大夫家族之一,之後趙氏又將範、中行氏滅掉,又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

最終晉國只剩下韓、趙、魏三大氏族,而晉國公室也名存實亡,晉國不斷被三家瓜分。三家分晉後,叔帶的後裔發展成一方諸侯,最終公元前403年,趙烈侯正式建立趙國。

結語:

非子建立秦國後,時間在西周初期,造父後裔建立趙國後,時間已經到了戰國時代,秦趙兩國建國史就有數百年的間隔。加上在戰國時代到來之前,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諸侯爭霸戰爭已經讓各諸侯國之間形成互為敵視的關係。

戰國時期, 秦國王族和趙國王族都是嬴姓趙氏, 兩者有何關聯?

雖然秦國和趙國皆為嬴姓趙氏,擁有共同的祖先,但兩支嬴姓趙氏傳承到戰國時代時,已經各自繁衍了數十代,秦國王族和趙國王族早已沒有了血緣關係,兩國僅有的淵源只是千百年前的同宗同源。

文/歷史紫陌閣

回味更多歷史,下期更精彩。

謝謝大家的關注和點贊,謝謝大家的支援。

本文宣告原創,文中配圖來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