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的防禦戰略: 以點代面, 拒守險要, 以國力優勢對抗吳蜀

發生在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的基礎。此後,曹操致力於北方事務,平定了關中地區,並曾一度奪取漢中;孫權奪取了荊州大部分地區,大體上實現了“全制長江”的戰略目標;劉備則進軍西川,立足於巴、蜀。三國鼎峙不是完全靜態的,而是相持中的動態對抗。三國中的每一方都試圖削弱另兩方,以便在競爭中超出。因此,大規模的戰爭在三國之間時有發生,這時,正確的對敵戰略對每一方都是必不可少的。

曹魏的防禦戰略: 以點代面, 拒守險要, 以國力優勢對抗吳蜀

當時的基本形勢是∶魏國三分天下有其二,是勢力強大的“上國”,吳、蜀相對要弱小。因此,吳、蜀兩國通常採取聯合對敵的策略,共同抗衡魏國。就魏國而言,它雖然勢力強大,但邊境拉得過長,吳蜀聯盟往往配合行動,在西北、東南、西南同時舉兵,使它在任何一面的行動都受到牽制。魏國要對抗吳蜀聯盟,也必須有一套切實可行的對敵方案。

經過曹操、曹丕時期對蜀、吳作戰的實踐,到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間, 魏國確定了以點代面、據險守衛三邊的防禦戰略。在西北魏蜀邊境,秦嶺主要山口,魏軍扼守祁山——上都、散關——陳倉、斜谷等關隘,以逸待勞,擊退了諸葛亮的多次大規模進攻。在東南魏吳邊境,魏軍鎮守合肥、壽春兩個前線據點,與吳軍周旋,往往使吳軍無功而退。在西南邊陲,魏、蜀、吳三國勢力呈膠著狀態,但魏軍鎮守襄陽、宛(南陽)兩個據點,蜀、吳便不得北進。

曹魏的防禦戰略: 以點代面, 拒守險要, 以國力優勢對抗吳蜀

魏明帝太和二年(228),諸葛亮由漢中出兵祁山,首次北伐攻魏,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應亮。由於這是蜀國沉寂多年後的第一次攻魏行動,魏國君臣尚無成熟的應敵戰略。當時,人們普遍認為應發動大軍,進入秦嶺以南的南鄭,威脅蜀國。中書令孫資剖析了自曹操以來對蜀、吳作戰的形勢,建議動用常備軍隊,分命大將把守關隘,就足以擊退任何強敵。

而在平靜的實力競爭中,魏國只會日益強大,吳、蜀則相對衰弱。魏明帝採納孫資的意見,放棄了大舉進攻蜀國的打算,讓大將軍曹真率軍駐屯於郿,左將軍張部率軍抵禦諸葛亮。張部攻下蜀軍戰略據點街亭,迫使諸葛亮退軍。以後,諸葛亮又多次出兵攻魏,試圖尋機與魏軍決戰,都被魏軍用堅守退敵的辦法破解。

曹魏的防禦戰略: 以點代面, 拒守險要, 以國力優勢對抗吳蜀

在東南邊境,合肥城是重要的軍事據點,它與吳國東關、濡須等江北據點對峙。這裡是魏吳交兵的主要戰場,先後發生過許多大規模的戰爭。壽春則相對靠後,與合肥形成呼應之勢。青龍元年(233),徵東將軍滿寵建議在合肥城西三十里另造新城。

在對魏明帝的上疏中,滿寵集中表達了以點代面、據險防禦的戰略思想,而新城處幹山險之地,使擅長水上作戰的吳軍無計可施,自然更能揚長制短。經過反覆商討,魏明帝批准了上述建議。當年,孫權率軍出江北,打算合圍新城。因為新城遠離水道,孫權接連二十多天都不敢下船登岸。次年,孫權率軍號稱十萬,進攻新城,被滿寵擊退。

在西南邊陲,自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兵敗樊城,吳國奪還荊州以後,三國勢力在這一帶互相牽制。魏軍鎮守襄陽、宛城兩個據點,就足以捍衛邊境。

曹魏的防禦戰略: 以點代面, 拒守險要, 以國力優勢對抗吳蜀

以點代面、據險守禦三邊,是魏國在三國鼎立局勢下的相持戰略。它以三國持久對抗為局面依據,以古代戰爭中突出的地形爭奪為戰略支點,是切實可行的。在這一戰略思想指導下,魏國以逸待勞,抗禦了吳蜀聯盟的東西夾擊,尤其是挫敗了諸葛亮以攻代守的北伐之舉,使之徒然勞師傷民。與此同時,魏國廣興屯田,發展生產,在實力競爭中日益超出吳、蜀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