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傢俱中的"傳統禮文化"

紅木傢俱中的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正所謂有禮儀之大謂之夏。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釋名》曰:“禮,體也。言得失之體也。”《禮器》曰:“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禮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標準。

禮儀對中國歷史與社會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禮儀文化滲透到了古代人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同時也影響了中國傳統傢俱的製作。

紅木傢俱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也 深受禮儀文化的影響。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一下紅木傢俱中的“傳統禮文化”。

紅木傢俱中的

例如古人特別注重禮儀坐姿,一個人的涵養高低與否從他的禮儀坐姿中就可以窺見一二。入坐時上身必須要求挺直,雙腳要放在椅子前面或放在腳凳上,或盤足而坐,這些都是對文人士大夫的要求。

紅木傢俱中的

以官帽椅的造型為例,當人坐在官帽椅上時,頭部靠在撘腦上,腰倚靠在“S”狀的背板上,兩手自然垂放在兩端扶手上,這種姿態正是禮儀文化中倡導的彬彬有禮的姿態。

又如皇帝寶座的造型比較寬大,作為皇帝辦公接見文武百官的傢俱,為凸顯皇帝地位,選用此種造型,有別於普通的椅子,可以保持一種正襟危坐的姿態,這種坐姿正是受到禮儀文化中主賓之禮的影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椅子的外形正符合中國人“正襟危坐”的禮儀要求,無形中讓人們成為克己復禮的實踐者。

古典傢俱紋飾題材豐富多彩,大量採用帶有吉祥寓意的母題。例如我們通常看到的萬字、如意、雲頭、龜背、曲尺等都被雕刻在傢俱上,這些都蘊含著傳統的禮文化。古代文人雅士比較喜歡一些傢俱藝術品,所以有時會參與到傢俱的設計中,文人熟讀“四書”、“五經”,一直深受禮文化的影響,他們參與設計的傢俱也往往體現出更多禮文化元素。

除了整體結構和紋飾細節,古典傢俱的擺放也體現著禮文化。古代大戶人家廳堂中必不可少的傢俱便是中堂傢俱,中堂傢俱其實是幾件不同傢俱的組合。中堂傢俱,一般由四仙桌或八仙桌、扶手椅或太師椅成對,再加上長條案和花架等組合而來的傢俱,在傳統的傢俱中,這也是僅有的一套組合式傢俱。中堂傢俱,作為客廳中最為重要的傢俱,體現出了中式傳統禮儀。

紅木傢俱中的

談到中堂傢俱,我們不得不提的是中堂。中堂之說起於唐朝。因唐、宋兩代置政事堂於中書省內,為宰相處理政務之處,中堂因宰相在中書省內辦公而得名,後隨稱宰相為中堂。宰相辦公的地方,自然是位置顯赫。發展到後來,中堂變成了廳堂中地位最為尊貴的位置。在傳統的傢俱佈局中,廳堂布局最為講究,最為嚴格。

中堂的功能一般分為會客、行禮儀和佛堂三類。有別於書房的私密和封閉,堂屋是主人會客,家族行禮儀的重要且唯一的場所,會客和行禮儀講究的是主賓、尊卑、上下、長幼關係,這種關係嚴謹地傳達著中國人“孝悌忠義”的倫理觀。

中堂傢俱根據堂屋的用途,功能自然有所側重。依照傳統習慣,扶手椅或太師椅的座序以右主、左賓或左為上、右為下為序,無論長輩還是僚幕皆宜“序”來入座,這叫做有坐“相”,這個相,既是形式,又是內涵。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家族中位尊的主人,不行儀式之時,平時也只在右邊落座,一是表示謙恭,二是虛位以待,因此上,中堂的座椅不經常同時使用。當堂屋兼做佛堂時,則翹頭案正中有設佛龕,或設定福祿壽三星,或供奉已故親人牌位,案上配置香爐、蠟扦、花筒等五供,用於祈福和感念。

紅木傢俱中的

我們傳統的中式婚禮都有拜高堂的禮儀,即拜父母,在進行這個禮儀的時候,父母一般都是坐在廳堂中間的中堂傢俱上,接受新郎新娘的大禮,以顯示出對父母的尊重。

素材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