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應生無所住心,物來則應,物去則滅

這個世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連做自己都成為了一種奢望,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多人將自己的變化歸咎於是外界的逼迫,還有一些人甚至在變節後認為是適應了時代,一概而論的將所有人都歸納到自己身上來。

佛說:應生無所住心,物來則應,物去則滅

堅持初心逐漸成為了當今時代很多人的夢想,在無數個夜深人靜的晚上,生活在繁榮世界之後的那些人們也會幻想曾經以為自己長大後的樣子,也會質疑自己,到底如今的自己,還是否依舊讓自己驕傲,同時也會羨慕那些能夠保持自己自然天性的人,因為他們往往會擁有別人想象不到的幸福。

佛說:住即不住,不住即住。無所住,即是住。人的修養到這個境界,就是所謂如來,心如明鏡,此心打掃得乾乾淨淨,沒有主觀,沒有成見。事情一來,鏡子就反映出來;事情一過,今天的喜怒哀樂,過去了便不再停留於心。

佛家認為,要學佛的人,就要離一切相,“應生無所住心”,要隨時觀察自己,觀心,要使此心無所住。如果心心念念在某一種東西上,或某一·種習氣上,始終不能解脫,已經是走人魔道了,因此,一個修佛的人,必須學會不執著,不將自己的C執著於任何觀念和習氣上。

修佛如此,做人也一樣,把一切放開,心如明鏡,物來則應,物去則滅,這才是修禪的正路。物來則應,過去不留;剛才哭,現在笑;一切看似有,一切又看似無,這種似有實無、色即是空的境界,玄妙而不可言說。

佛說:應生無所住心,物來則應,物去則滅

世間之法都是如此,既順其自然,又存在悖謬。比如快樂不是大笑不止,恰恰相反快樂到極點的時候是熱淚盈眶。當人性自然的清淨面即所謂本性、本來面目呈現的時候有無比的歡喜,但是搜不到歡喜的痕跡,反而會很自然地哭起來。這種哭泣並非傷心,而是自然的天性的流露。

在這個時刻,人脫去了身上的偽裝和雕飾,以一顆最簡單的初心面對世界,面對自我,在世俗社會中薰染得越久,就會越來越世故,這種天性流露的片刻也會變得越來越稀少,心靈的泉水也會接近乾涸。因此,那些能夠保持自己自然天性的人往往會擁有別人想象不到的幸福。

再喜歡的東西,也不要用朋友之情誼或親人之愛去換;再珍惜的寶物,都要適時放手;再痴迷,也要有節制。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中,最難做到的是放下,自己喜愛的固然放不下,自已不喜愛的也放不下。因此,愛僧之念靠常佔著我們的心房,哪裡還有快樂存在的地方?

佛說:應生無所住心,物來則應,物去則滅

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間最說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個“情”字。陷入感情糾葛的人,往往失去理智。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稱得上是理智的“放”。

財能否放得下?李白在《將進酒》詩中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如能在財這方面放得下,那可稱得上是非常瀟灑的“放”。

名能否放得下?高智商的人,患心理障礙的機率相對較高。原因在於他們一般都喜歡爭強好勝,對名看得較重,有的甚至愛名如命,累得死去活來。倘若能對名放得下,就可稱得上是超脫的“放。”

憂愁能否放得下?現實生活中令人憂愁的事實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詞人李清照所說:“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如果能對憂愁放得下,那就可稱得上是幸福的“放”。

佛說:應生無所住心,物來則應,物去則滅

懂得放下的人是智慧的,理智的“放”、瀟酒的“放”、超脫的“放”、率福的“放”,無論哪一種,都會讓人獲得自在。很多人總是抱怨自己很累,身體累,心也累,那是因為他們執著和痴迷的東西太多,放下哪個都會不得,而揹負得多,自然就會身心疲累。

擁有時愛惜,失去時便酒脫放手。對心愛之物不執著,即使心有不捨,也絕不為此生怒生恨。這樣的修養可謂非常深厚。

人一生難免有痴迷之物或痴迷之事,痴迷本身沒錯,然而,倘若為了一已之私的迷戀妨害他人,或者因此失去生命中更寶貴的東西,那就得不償失了。再喜歡的東西,也不要用朋友之情誼或親人之愛去換;再珍惜的寶物,都要適時放手;再痴迷,也要有節制。

否則我們只會被這種喜愛之情縛住心靈,最終在失去珍愛之物的同時也失去身邊的一切。放下痴迷,我們才不會因得失而忽喜忽悲,才能得到自在的快樂。

佛說:應生無所住心,物來則應,物去則滅

生命之舟需要輕載,生活需要回歸簡單。生命的高貴應是能取能捨、當取則取、當舍則舍、善取善舍的那份安然。很多時候人們嚮往取得,並且認為多多益善,然而,“取”的前提必定是先“舍”,只有“舍”,才能“得”。

成功的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明白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什麼應該去堅持而什麼又該捨棄。

人生的目的不是面面俱到,不是多多益善,而是把已經得到的東西好好地運用。人生跟寶劍一樣,劍刃越薄越好,重量越輕越好。如果帶著過多的包袱上路,註定舉步維艱,只有卸下身上的包袱才可能走得更快。我們總是讓生命承載太多的負荷,這個捨不得丟掉,那個捨不得丟掉,最終被壓彎腰的是我們自己。

有隻狐狸被獵人用套夾夾住了一隻爪予,它毫不遲疑地咬斷了那條小腿,然後逃命。放棄一條腿而保全一條性命,這是狐狸的哲學。

佛說:應生無所住心,物來則應,物去則滅

人生亦應如此,在生活強迫我們付出慘痛的代價以前,主動放棄區域性利益而保全整體利益是最明智的選擇。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趨利避害,這也正是放棄的實質。放棄是為了更好地擁有,是一種超脫,種氣度,更是種昇華,一種境界。

放棄實權虛名,放棄人事紛爭,放棄變了味的友誼,放棄失敗的愛情,放棄破裂的婚姻,放棄不適合自己的職業,放棄沒有意義的交際應酬,放棄壞的情緒,放棄偏見、惡習,放棄不必要的忙碌、壓力生命之舟需要輕載,生活需要回歸簡單。

佛家所說的放棄並非讓大家放棄自己畢生的追求,而去做一個閒雲野鶴般的室外高人,只是提醒大家在奮鬥跟努力的過程中不要被自己所困,學會放棄一直以來的執念跟偏激,以及自以為是的與眾不多。平時應該多多淨化心靈,夢想可以追,但心不可超出這個度,過度了反會害了自己,那就真的是始終難尋了。

佛說:應生無所住心,物來則應,物去則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