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國時期(公元304年~439年)

晉武帝滅蜀漢、東吳之後統一了華夏,晉惠帝即位之後,西晉“八王之亂”,司馬氏之諸王進行骨肉相殘的爭鬥、天下為之大亂,北方少數民族趁機崛起,“永嘉之亂”致使中國再次走向大分裂時期,316年,劉曜攻取長安,俘晉愍帝,西晉滅亡。公元317年,司馬懿曾孫、晉武帝司馬炎從子、琅琊王司馬睿在晉宗室與北方大族擁戴下,於建康(今南京)即位晉王,公元318年正式即位,建立東晉政權,史稱“衣冠南渡”,開啟了東晉“王與馬共天子”的統治格局。漢地江南、荊湘地區由東晉控制,而漢地北部和西南部則先後建立了二十多個政權,其中十六國實力最強,故有“十六國”之稱。439年,北魏鮮卑拓跋氏統一北方,結束了“五胡十六國時期”,開始魏晉南北對峙。

“十六國“指五涼、四燕、三秦、二趙,併成、夏為十六。

“五胡亂華”之五胡則指匈奴、鮮卑、羯、氏、羌。

五胡十六國時期(公元304年~439年)

前涼:

301年,張軌(漢)為涼州刺史。313年,為西平公、涼州牧,都姑臧(今武威),建立前涼。320年,張氏改元。376年,為前秦苻堅所滅。

成漢

:304年,李雄在漢地巴蜀建立成漢(成國),349年,為東晉恆溫所滅。

漢趙

:304年,劉淵(匈奴)建國漢,後都洛陽。318年,劉曜改國號為趙。史稱漢趙,亦為前趙。329年,為後趙石勒所滅。

後趙

:329年,石勒(羯)稱趙王,滅前趙後,330年登基稱帝,都襄國(今邢臺),史稱後趙。351年,為冉魏冉閔所滅。

冉魏:350年,冉閔(漢)建冉魏。352年,為前燕慕容儁所滅。

前秦

:351年,苻健(氏)據關中,352年稱帝,都長安。382年,苻堅基本統一北方,四周諸國臣服。為前秦。394年,為西秦所滅。

前燕

:352年,慕容儁(鮮卑)建國號燕,都薊城(今北京),史稱前燕。370年,為前秦苻堅所滅。

後燕

:384年,慕容垂自稱燕王,建立後燕,都中山(今定州),後遷龍城(今朝陽)。407年,為北燕高雲(慕容雲)、馮䟦所滅。

後秦

:385年,姚萇(羌)稱萬年秦王,都北地(今耀縣)次年稱帝,建立後秦。417年,為南朝宋劉裕所滅。

西秦:

385年,乞伏國仁(鮮卑)在隴西稱大單于,都勇士川(今榆中)、金城(今蘭州)。431年被夏國所滅。

後涼

:389年,呂光(漢)稱天王,建立大涼,史稱後涼。396年,呂光即天王位,改國號為大涼,403年,降於後秦,後涼告終。

北涼

:397年,沮渠蒙遜(匈奴)據涼州,稱涼州牧,412年都姑臧,稱河西王,涼州牧。史稱北涼。460年為柔然攻所滅。

南涼

:398年,禿髮烏孤(鮮卑)自稱大部督、大將軍、大單于、西平王,年號太初,建立政權,史稱南涼,都樂都(今青海)、姑臧(涼州),禿髮即“拓跋”的異譯。

南燕

:398年,後燕宗室范陽王慕容德於滑臺稱燕王,後據廣固(今青州)400年稱帝,史稱南燕。410年,為南朝宋劉裕所滅。

西涼

:400年,李廣後裔李暠(漢),建立了西涼王朝, 在敦煌稱“涼公”。西涼又稱西夏,405年遷都酒泉,逼近北涼。420年,被北涼攻滅。西涼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尊為先祖。

北燕

:407年,馮䟦滅後燕,以高雲為帝,沿用燕國號,都龍城,史稱北燕。436年,為北魏所滅。

胡夏

:407年,赫連勃勃(匈奴)稱天大單于,418年,即帝位,建大夏國,都統萬城(今榆林),史稱胡夏。431年,為北魏屬國吐谷渾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