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傳教士看清初剃髮:明朝人很鍾愛頭髮,不惜為保護頭髮而戰鬥

關於清朝入駐中原時,施行的“剃髮易服”壓迫政策,中國史料中已經記錄得非常詳實了。

但您敢相信在傳教士眼裡,具有懦弱卑怯性格的明朝人,會因為保護頭髮而願意拿起武器反抗嗎?您敢相信清軍抓住外國傳教士後,也要對他施行剃髮易服嗎?

我們今天就看看明清易代時,身在中國的外國傳教士們,對於清初剃髮是怎麼記錄的。

這可以讓我們從第三方旁觀者的角度,看看明朝人對剃髮易服的真實態度,以及當時的剃髮易服有多嚴苛與殘忍。

外國傳教士看清初剃髮:明朝人很鍾愛頭髮,不惜為保護頭髮而戰鬥

1、明朝人十分鐘愛他們的頭髮

眾所周知的,在清朝入關之前,明朝男人以及其他王朝的主流髮式,都是頭髮上扎作髮髻。

也就是類似於現在的丸子頭。

梳成髮髻之後,還要再加上網巾、髮簪以及帽子等裝飾品,有點類似於現在影視劇中,古代朝鮮人的髮式樣子。

當然,說是跟他們類似也不太準確,因為他們的髮式也是在模仿明朝,不過成年男人基本都不會披頭散髮。

關於明朝人的傳統髮式,明朝中後期進入中國的外國傳教士,基本都很很詳細的進行描寫。

比如萬曆年間來華的葡萄牙傳教士曾德昭,作為一個地道的“明朝通”,他在自己的著作《大中國志》中,就對明朝人的髮式描寫道:

年輕(男)人17歲之前,讓頭髮的最短部分蓬鬆著,把其餘的頭髮梳到頭頂,打一個結(指髮髻)。過了17歲,他們就戴一個馬鬃網(指裹頭髮的網巾),像我們(指西方)的髮網。把頭髮全罩在內,不讓一根露出來,再加上一頂帽子

。”

對於明朝人獨特髮式的典型印象,除了在頭頂上挽髮髻外,就是頭上必定會戴的網巾了。

明朝人喜歡戴網巾的形象,在近年的影視劇上很好地體現出來了,但是之前有關明朝的影視劇中屬實“乏善可陳”。

外國傳教士看清初剃髮:明朝人很鍾愛頭髮,不惜為保護頭髮而戰鬥

但是見過明朝人髮式的傳教士,都給在自己的著作中提一嘴。

男人有時候用馬鬃、人發或有時用鐵絲編結的網,把頭髮套上,這是一種像帽子的東西,戴在頭頂上,把頭髮穿過它再編成髮髻。

”(《利瑪竇中國札記》)

他們的頭髮在頭頂打成髻,用很奇特的金網罩住,並用金針(指髮簪)。

”(達·路士《中國志》)

中國(明朝)人用來織網的馬鬃,男人用來束髮,表現為最美的打扮

。”(《衛匡國《韃靼戰紀》》)

同時這些進入明朝的傳教士,也發現明朝人非常珍視頭髮的問題,把頭髮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他們失掉一根頭髮,比失去臉上所有的鬍鬚都還難受。

”(《大中國志》)

他們留長頭髮,很重視它,視它為珍異

。”(《中華大帝國史》)

中國(明朝)人十分鐘愛他們的頭髮,認真地予以裝飾和薰香,這是很溫雅和漂亮的。

”(《韃靼征服中國史》)

關於明朝人為什這麼鍾愛頭髮,在外國傳教士看來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個就是傳統說法認為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不敢毀傷自己的頭髮;

外國傳教士看清初剃髮:明朝人很鍾愛頭髮,不惜為保護頭髮而戰鬥

另一方面則是他們聽說的離奇傳聞,即擁有黑色的長頭髮,可以在死後進入天堂。

中國(明朝)人留長頭髮,可靠它昇天

。”(《中國志》)

但不管是哪個原因,反正明朝人都對頭髮極其愛護,但清朝入關前後則要求剃髮了。

2、剃髮是區別征服與否的標誌

我們現在覺得剃髮易服,是從清朝入關後才開始進行的,其實清朝未入關的時候就開始了。

比如經歷了明清易代的義大利籍傳教士衛匡國,在自己的著作《韃靼戰紀》中提到,努爾哈赤率後金軍攻克遼陽後,就要求遼陽百姓剃髮歸降。

韃靼人(指後金兵)佔領該城後,釋出告示,稱不妄殺一人,但要百姓剃頭,遵從韃靼風俗。

這其實跟明朝的記錄是互為佐證的,比如在《明熹宗實錄》中,也清楚提到遼陽軍民被迫剃髮一事。

虜驅遼民聚城北,奴眾聚城南,遣三騎持赤幟傳令:自髡者貰不殺!於是河東之民無留髢矣。

也就是說後金兵攻佔遼陽後,把遼陽百姓驅逐聚集到城北,派遣三名騎兵拿著紅色旗幟跑馬傳令:願意主動剃髮的人不殺。

於是大傢伙無論主動還是被迫,最後都被剃成了金錢鼠尾。

外國傳教士看清初剃髮:明朝人很鍾愛頭髮,不惜為保護頭髮而戰鬥

衛匡國提到後金兵,讓遼陽的百姓剃髮是遵從“韃靼風俗”,那韃靼風俗的髮式是怎樣的呢?

他在書中也有詳細的記載:

剃光頭髮和鬍子,僅留下髭,讓它長長的。並在腦後勺紮根辮子,精細編制,自然垂在肩下。

剃光頭上多餘的頭髮,只在後腦勺留下部分頭髮,然後編成辮子垂在身後,可以說是很寫實的清初發式了。

這基本跟明末清初的資料相契合。

如《榕城紀聞》所載:

剃髮,只留一頂如錢大,作辮,謂之金錢鼠尾。

而西班牙傳教士帕萊福,也有類似的髮式記載,而且提到女真人不留上唇的鬍子。

他們剃鬍子,只在下巴中間留一撮,他們沒有唇上的須……他們留短髮,甚至全無,寧願剃光他們不需要的頭髮。

”(《韃靼征服中國史》)

正是因為兩個民族在風俗髮式上的不同,所以清朝入主中原前後,就嚴厲要求征服或歸降軍民剃髮。

其實與其說是風俗不同,倒不如說是政治立場,剃髮就是清朝(後金)判斷歸順與否的標誌。

外國傳教士看清初剃髮:明朝人很鍾愛頭髮,不惜為保護頭髮而戰鬥

比如追隨鄭成功抗清的楊英,就在自己的著作《從徵實錄》中提到,剃髮就是清朝用來別“順逆”的。

清朝欲以剃髮別順逆

。”

順治帝也在自己的聖旨中明確提出:

前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髮以別順逆。

”(《清世祖實錄》)

所以剃髮這種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歸順清朝所交的“投名狀”,你剃頭我就相信你是真心歸順的。

對於清朝統治者的心思,外國傳教士們也能“心領神會”,知道這是區別征服與否的判斷標誌。

如帕萊福在《韃靼征服中國史》中分析的一樣:

中國(明朝)有幾個不能立即征服的大區(指南明的抗清勢力),他們(清朝)無法避免可能出現的種種不便,所以只有用此法區別被征服和未征服地區的百姓。因此之故,他們強迫先征服的人剃髮,以便輕易與未征服的百姓區別開來

。”

外國傳教士看清初剃髮:明朝人很鍾愛頭髮,不惜為保護頭髮而戰鬥

3、明朝人保護頭髮的抗爭

前面傳教士都認可明朝人愛惜頭髮,但是清朝又有剃髮的“剛需”,那必然會產生不可調和的衝突。

除非一方屈服下來遵從。

所以入關前後清朝的剃髮令,都是伴隨著武力屠戮開始的,也就是常說的“留頭不留髮”。

但明朝愛惜頭髮的百姓也不會束手待斃,於是一場圍繞的頭髮的鬥爭開始了。

西班牙籍傳教士帕拉福,對於剃髮這件事有很精闢的表述,我在這裡就直接引用全文了:

沒有比這更使中國(明朝)人刻骨銘心的了,他們不能服從這條嚴厲的法令。韃靼人(清朝)沒有發現中國(明朝)人對它的不滿,重申此令:嚴格要求一切人,無條件和例外,迅速遵行,否則處以死刑。有些人寧願掉腦袋也不願意剃髮。因為他們不遵行法令而加以抗拒,不少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們明知道若進行反抗,將有危險,但寧死也不肯把頭剃光

。”(《韃靼征服中國史》)

清初的確有這樣嚴格的剃髮法令:

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髮,儻有不從,以軍法從事。

”(《清世祖實錄》)

但隨著血腥殺戮的進行,大部分百姓還是被迫剃髮了,畢竟頭髮沒有命重要。

外國傳教士看清初剃髮:明朝人很鍾愛頭髮,不惜為保護頭髮而戰鬥

剃髮後場景是這樣的:

全國現在只見到光頭,穿韃靼服裝的居民;不管願不願意,他們必須遵守勝利者的律法

。”(《韃靼征服中國史》)

有人願意被迫屈從,就自然不乏有人站出來反抗,畢竟跟易服相比,剃髮更讓人難以接受。

當時正在江南一帶遊歷傳教,算是半個“明朝通”的義大利籍傳教士衛匡國,目睹江南軍民對剃髮的抗拒。

如浙江紹興軍民對剃髮的抗爭。

本來清軍南下攻至浙江後,大部分地區都是望風而降的,清軍也是幾乎未遇抵抗就佔據了紹興。

結果沒幾天就要求歸順的居民剃髮,於是紹興軍民就開始了浴血抗清。

當韃靼人(清軍)公告百姓剃髮時,士兵和市民都拿起武器,為保護頭髮而拼死戰鬥,勝過保衛皇帝和國土。不僅把韃靼人(清軍)趕出城,還把他們趕到錢塘江邊,甚至趕過江,殺死很多人。

”(《韃靼戰紀》)

而清軍對剃髮令的執行也很徹底,不但要求江南征服地區的軍民剃髮,甚至對於外國傳教士也不例外。

外國傳教士看清初剃髮:明朝人很鍾愛頭髮,不惜為保護頭髮而戰鬥

傳教士衛匡國在隆武帝的允准下,當時正在溫州府溫溪縣傳教,不巧溫溪城被清軍佔領。

衛匡國自然也被清軍抓獲,鑑於衛匡國是外國傳教士,所以清軍並沒有對他動粗。

相反清軍將官還熱情地款待了他,但是隨後就聊到剃髮的問題,於是衛匡國也被剃髮易服了。

他問我願不願意改換我的中國裝(明朝服飾),剃掉我的頭髮。我欣然同意,於是他讓我當場剃光頭。我對他說,光頭不宜著中國裝,他脫下自己的靴子讓我穿上,把他的韃靼帽子戴在我頭上。

”(《韃靼戰紀》)

儘管這裡衛匡國說自己“欣然”同意剃髮,但肯定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他知道拒絕剃髮的後果。

愛護自己頭髮,僅剃掉少許鬢毛的中國(明朝)人,必須把頭髮全部剃光,違者處死

!”(《韃靼戰紀》)

衛匡國雖然是個老外,但是他必然也怕忤逆清軍,因為這個被處死划不來;況且他那裡的習俗又沒說愛惜頭髮,所以還不如順水推舟做個人情,表示自己對清朝的效忠並希望獲得照顧。

果然衛匡國沒有白白剃髮:

發給我通行證,許我返回我在杭州大城的舊居

。”(《韃靼戰紀》)

外國傳教士看清初剃髮:明朝人很鍾愛頭髮,不惜為保護頭髮而戰鬥

不管衛匡國出於什麼目的剃髮,但從清軍將官要求對他剃髮看,剃髮令在清初的確很“貫徹”。

是用來區別歸順與否的“唯一”條件。

哪怕對遠道而來的老外,也是這樣的“一視同仁”。

(一家之言,求同存異,感謝您的閱讀)

外國傳教士看清初剃髮:明朝人很鍾愛頭髮,不惜為保護頭髮而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