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如何透過一個陌生畫像就抓住通緝犯的…

古代的通緝令,通常是一段文字,用來說明被通緝者的姓名、年齡、籍貫以及體貌特徵等,直到唐朝時,才在通緝令上畫上罪犯的樣貌。但這個畫像,不僅是黑白的,還很抽象。為什麼這麼抽象,還能抓到人呢?

這是因為古代社會人口流動性非常差,一個地方可能三五年都不見得會出現一個陌生人,所以很輕易地就能構建起個人身份證+地方保甲連坐+關卡盤查的三級網格,也就是所謂的“天羅地網”。

早在商鞅變法時,秦國就推行了照身貼制度,也就是現代社會的身份證,上面由官府寫明你的詳細姓名和身份、籍貫,沒有這個東西,就沒法去外地。秦國在統一六國後,在全國推行了這一制度,並被後世所沿用。明朝的出行證明就更為細緻:除了身份證明外,僧侶雲遊還需要有度牒,商旅和趕考的學子還需要地方出路引。

歷朝歷代皆有保甲連坐制,即如果你所在的村鎮有罪犯而你沒有檢舉揭發,就會受到連坐之刑。秦朝的亭長、後世的保長,主要職責就是發現自己轄區內是否有形跡可疑的人出現。

有懲處手段,自然也有獎勵措施。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就流行懸賞制,比如楚平王抓伍子胥時,賞額就高達五萬石糧食,宋朝時賞金更是高達5萬銅錢。百姓自然樂意去檢舉身邊隱藏的陌生人了。

古代道路不像今天這樣四通八達,在一些關鍵路段,往往有城池關卡,而且還不容易繞過去。如果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夠逃過關卡的盤查,那麼就只能從山野叢林裡穿行,這個風險是極高的,即便不迷路餓死,也容易碰到野獸。

所以,當一個罪犯逃亡後,朝廷會第一時間在沿途關隘下發海捕文書。這樣,當罪犯到達一處關隘後,無法拿出身份證明,就會被當場抓住,但如果拿出身份證明,捕快與海捕文書上的一比對,也會發現就是被通緝之人。

既然靠這些手段就能抓逃犯,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畫上一幅並不寫實的畫像呢?這是因為古代識字率不高,所以配上一幅畫像,可以讓百姓直觀地記住被通緝的人是男是女,是不是大鬍子,臉上是不是有顆痣等,方便百姓檢舉揭發時辨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