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剋制戰馬的三種暗器,佛系、兵系和殺系!

古代剋制戰馬的三種暗器,佛系、兵系和殺系!

古代剋制戰馬的暗器有幾種?是諸葛亮發明的嗎?在古代,戰馬是戰爭中的重要作戰裝備和戰爭資源,一般一個騎兵可以對戰5人到10人的步兵,所以,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如何有效剋制敵方戰馬,就成了交戰雙方研究的重要課題。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資訊,發現基本在戰場上常用且有效的有以下三種:

古代剋制戰馬的三種暗器,佛系、兵系和殺系!

第一種:絆馬索。在古代戰爭中,交戰雙方常使用“絆馬索”即在敵方騎兵經過的地方突然拉起繩子,繩子絆住馬腿使騎兵從馬上向前摔下。我們中國自古就有絆馬索,孫權就是用此暗器,捉到了關公,據史料記載唐代的顏真卿就是用絆馬索阻止了安祿山的叛軍進攻。但小編認為絆馬索對戰馬的殺傷力較弱,不過有個好處,就是把敵方的戰馬絆倒後,還能為己所用,這是絆馬索的優勢,但殺傷力一般,可劃為佛系。

古代剋制戰馬的三種暗器,佛系、兵系和殺系!

古代剋制戰馬的三種暗器,佛系、兵系和殺系!

第二種:鐵蒺藜。是一種中國古代軍用的鐵質尖刺的撒佈障礙物,在戰國時期已使用鐵蒺藜。戰爭中,將鐵蒺藜撒佈在地,用以阻礙敵軍行動。有的鐵蒺藜中心有孔,可用繩串聯,以便鋪設和收取。 《六韜·虎韜》記載:“狹路微徑,張鐵蒺藜,芒高四寸,廣八寸。”秦漢以後,鐵蒺藜成為軍隊中常用的防禦器材,除在道路、防禦地帶、城池四周佈設外,部隊駐營時,也在營區四周佈設。鐵蒺藜朝上的尖刺,一旦被馬踩上,會直刺馬蹄,戰馬會疼痛難忍,頓時失去戰鬥力。有一種說法說鐵蒺藜為三國時諸葛亮所發明,其實不然,諸葛亮可能只是做了改進。殺傷力中等,可劃為兵系。

古代剋制戰馬的三種暗器,佛系、兵系和殺系!

古代剋制戰馬的三種暗器,佛系、兵系和殺系!

第三種:陷馬坑。是一種防禦工事,在要隘處掘土為坑,以陷敵方人馬。 唐李靖《李衛公兵法·攻守戰具》:“陷馬坑長五尺,闊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槍、竹籤。其坑似亞字相連,狀如鉤鏁,以草及細塵覆其上,軍城營壘要路皆設之。”此種手段最為殘忍,只要跌進坑裡,戰馬基本就廢了,馬上的騎兵基本也廢了,只有小說裡三國猛將龐德和趙雲曾跳出過陷馬坑。這種手段最為殘忍,可劃為殺系。

古代剋制戰馬的三種暗器,佛系、兵系和殺系!

古代剋制戰馬的三種暗器,佛系、兵系和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