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常遇到混元和渾元,用無極圖解讀更容易明白

混元之體什麼意思

河洛學起源於華山道士陳摶在華山石壁上所刻的龍圖。而無極圖是其中之一,古人也把這個圖叫古太極圖。如果說出其來源,就又陷入奇門遁甲類似的起源。筆者認為,既然作者要給他的這部著作選個祖師爺,起個名號,我們後輩就應該尊重他的願望。“相信”是對作者最好的回報。如果覺得作者把著作權無償送給自己最崇拜的祖師爺,是荒唐之舉,大可不必讀他們的書。中國古人一向有崇高的美德。所謂:“善戰者,無勝功,無勇名。”意思是一個人做了驚天動地的大事,建立了無世之大功勞,卻沒有人知道是其所為。作為真正的無名英雄。所謂英雄無名。

讀書時常遇到混元和渾元,用無極圖解讀更容易明白

據傳說,陳摶刻在華山石壁上的無極圖,是河上公所傳。河上公是與老子、鬼谷子、黃石公等齊名的人物。河上公著有《老子河上公章句》是中國現存給《道德經》做注的第一部傳世大作。河上公其人其事幾乎天人,恕不詳述。

下圖為華山石壁陳圖南太極圖本圖,出自《圖學辯惑》

讀書時常遇到混元和渾元,用無極圖解讀更容易明白

這個圖,河上公命名為無極圖,像《五嶽真形圖》一樣,看到的人基本上都蒙圈。傳說公認解釋明白的只有兩人,一個是魏伯陽,一個是周敦頤。但是他們都對河上公原圖做了改動,周敦頤甚至把名字也改為“太極圖”。他們改動無極圖是為了更符合他們自己的學說。魏伯陽得到此圖,以著《參同契》;周敦頤得此圖,以著《太極圖說》。魏伯陽得此圖通曉丹道,周敦頤得此圖悟出易道。

傳說陳摶老祖共得二十四張古秘圖,以河圖、洛書和先天圖(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最著名。成就了宋代圖書易學的興起。周敦頤、程頤是無極圖的受益者;劉牧是河圖洛書的受益者;邵庸是先天圖的受益者。

《河上公無極圖》看上去似乎天地初開的宇宙示意原圖。一個空圓圈,是朱熹所確定的“太極圖”並註釋這是周敦頤認為是:“無極而太極”。

無極和太極的區別用宇宙起源假說解釋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無極:為混元,傳說為無象天尊時期,無象,無形。此時什麼都看不見。為無中生有中的“無”時期。這個時期的無,也非無,“恍兮惚兮”。其中有許多叫“至精”的陽氣,還有許多叫“元氣”的陰氣。周敦頤用一個圈,即一個“洞”來表示,描述為:其內為虛,也叫太虛;其外為無,也叫太無。

太極:為渾元,也叫混沌。傳說開始為無名天尊時期,象已經具備,形未成。按朱熹所言:象數未形,而其理已具。此時洞內的無數至精感激元氣生成大量“真一”。真一由陽氣感激陰氣生成,也叫真元。混沌中充滿五種真一,分別是:土、水、火、木、金共五種真元。因為太極時期依然用一個圈表示,象具未形,還是什麼都看不見。依然是內虛外無。

河上公無極圖中間六個小圈,其中五個分別是標有金木水火土的小圓圈和一個空的小圓圈。為五行歸一(也叫五氣朝元,或三五歸一,二五歸一)。表示混沌中五行真元繼續感激生成末期的太極。五個標註金木水火土的小圓圈表示五種真元。一個小圓圈,依然表示太極。這個的太極具備五行體。古人所說:一物一太極,一物一乾坤。這個小圓圈的太極是混沌末期情形,前面大圓圈表的太極是混沌初期情形。小圓圈時期為混沌演化成有象、有形時期,傳說元始天尊時期,盤古已經醒來完成開天闢地。

讀書時常遇到混元和渾元,用無極圖解讀更容易明白

河上公無極圖中與“五行歸一”相連的內部大圈套小圈的圖,魏伯陽叫“水火匡廓圖”。這個圖與下面的“五行歸一”相連。說明,這兩個圖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的象徵的意義是什麼呢?上外面的大圈表示混沌初期的太極,就是從下面數,第二個表示“太極”的大圈;中間的小圈就是混沌末期盤古開天闢地,所謂“開闢鴻蒙”。形成“五行歸一”的末期小太極圈。大圈和小圈之間是坎離兩個八卦相交之象,坎和離首尾連在一起,表示相交,意思是:坎為水,離為火,水火相交,就是水火既濟。既濟表示完成。整體看,“水火匡廓”就是表示,下面五行之氣互相感激,相交生出“象具形具”即有象有形的五行體。因為坎離是乾坤之用,說明天地已經形成,萬物透過 “五氣朝元”不斷生出萬物。

最上面的大圓,為無極。從最初的無極,到最後回到無極。這個無極圖也表示“三變五復”的五行原理。全圖分五部分:從下數第一個大圓為“無極”,天地未象未形,無中生有的“無”的狀態;中間第三個“五氣朝元”為“三變”,就是五行真元完成五行體的變化過程;最上面的大圓依然是“無極”為“五復”,就是復歸本體,回到無中生有的無的狀態。

對於無極圖的解讀古代有許多說法。世人比較認可的有兩種。一個是以魏伯陽為代表的丹道家之說,解讀無極圖的順序是從下到上;一個是以北宋周敦頤為代表的易學家之說,解讀無極圖的順序是從上到下。

讀書時常遇到混元和渾元,用無極圖解讀更容易明白

另外,關於混元和渾元,古人沒有統一說法。筆者感覺道家、佛家、武術家對這兩個概念理解的深刻。但是,筆者認為,研究世界本源還是科學家更有權威。我提出混元和渾元的概念,是一家之言,有不妥之處,讀者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