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見聲音的孩子,現在可以說話了?聽力障礙訓練發揮著作用

聾子會說話嗎

在文章後臺,小編總是會收到很多家長的諮詢,比如“老師您好,我們家孩子是聽障兒童,但現在已經佩戴上助聽器了,能做這方面的語言訓練嗎?”還有這樣的“老師您好,我們家孩子是重度的聽力障礙,現在還有矯正成功的機會嗎?”類似這樣的問題,隔三差五都會收到。

聽不見聲音的孩子,現在可以說話了?聽力障礙訓練發揮著作用

從這些問題中小編能感受到各位父母對於孩子的殷切希望,他們不願意放過任何一點能夠讓孩子語言恢復的可能性。但今天卻不得不給大家潑冷水,聽障兒童缺失的語言雖然能矯正,但並非所有孩子都可以恢復語言。因為語言的形成,與聽力有著非常直接的聯絡。

“聾啞兒”的出現,就是證據

大多數人對於聽力障礙的認識是怎樣的?是聽不見聲音,還是說不出話?亦或者是既聽不見聲音又說不出話?恐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第一個選項和第三個選項。而這,恰恰是對聽力障礙最大的誤解之一。儘管這個問題都已經解釋過很多次,但每次看到網上關於“聾啞兒童”的討論,小編就忍不住再解釋一次。

首先我們要知道聽力和語言之間的關係:

感知聲源-接收聲音資訊-經過耳道-大腦轉譯-重新編譯-理解和表達

。聲音的直接獲得決定於聽力的好與壞,這就是區分聽障兒童和正常的主要標誌。但很多人不知道,兒童的語言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聽力的獲得。

為什麼一提到聽障兒童就會想到“聾啞兒童”這個詞,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一旦聽力受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就會受到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遲滯。

以前我們機構也來過許多聽障兒童,其中有些兒童雖然是輕度聽力損傷,但未曾佩戴助聽器的他們還是難以聽清完整字音。至於說話表達,更是無從談起。

聽不見聲音的孩子,現在可以說話了?聽力障礙訓練發揮著作用

聽力障礙,影響很大嗎?

世衛組織於2016年釋出的資料顯示,中國患有聽力障礙的人數位於世界首列,高達3000萬,其中約有20萬的患者不足7歲,並以每年3萬人的數量激增。因此,我們對離不開的耳朵的健康情況需要重視起來。

而2021年的資料顯示,在2050年,全球將有

四分之一

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傷,其中兒童的數量佔據其中的

十五分之一

聽障兒童與聽障成人,將相當於聽力障礙中的兩個分類,前者是語前聾,後者則是語後聾。看起來只是一字之差,實際上卻決定了孩子未來面對生活的能力。語前聾基本上是先天性的聽力損傷和一歲前藥物感染等原因導致,這些孩子尚未真正開口說話,便失去了與世界對話的能力。

語後聾從字面意義理解就知道這是兒童或成人在獲得完整語言表達後逐漸喪失聽力的問題。的確很不幸,但相比較於語前聾兒童來說,他們又相當幸運。

但是,我們可不能認為聽力障礙只會造成語言和聽力的喪失。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孤寂的世界會對他們的性格和心理產生諸多影響,例如

自卑、狂躁、怯懦以及敏感

等等。這些情緒,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他們。

聽不見聲音的孩子,現在可以說話了?聽力障礙訓練發揮著作用

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改變或降低聽障帶來的問題?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是不是所有的聽障兒童都可以在矯正後擁有語言能力?很不幸,並非所有的孩子都如此幸運。重度或極重度以上的聽障兒童,目前尚無完整的語言恢復手段,即便從他們出生後埋入人工耳蝸,他們的語言最多侷限於日常的交流,且多為短句。

但輕中度的聽障兒童,可以在三歲前透過佩戴助聽器,接受語言矯正訓練的方式一點點恢復自己的語言能力。一般來說,大部分輕中度聽障兒童在長期訓練後基本上可以掌握同齡兒童

95%左右

的常用詞彙、語法等語言基礎。

不過,在語言恢復訓練過程中也要

注意這些方面

1。相似字音的辨析,聽障兒童極容易混淆相似字音;

2。發音不準確或無語言能力,這就需要重建他們的語言體系;

3。音調異常,對舌尖音的把握不準確,爆破音難以正常發音等等。

不僅如此,一般來說,語言矯正訓練要在助聽器開機後兩週內左右開始,時間太早,容易造成耳道積液,時間太晚,孩子錯誤的發音習慣難以改正,在後期需要用到更多的時間去糾正。

聽不見聲音的孩子,現在可以說話了?聽力障礙訓練發揮著作用

當孩子一天天成長,我們不能看著他只能孤零零一個人待在房間,用羨慕的眼神看著外面活潑的孩子。我們也要讓自己的孩子主動出門,與其他的孩子主動交流,讓他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夥伴以及社交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