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謎面,謎底在讀者心裡

何大草記憶的盡頭

文/小談話

文字是謎面,謎底在讀者心裡

寫作是什麼?

成都著名作家何大草說:文字是謎面,謎底在你心裡。大多新手寫作時,挖空心思,用深刻的語言去描繪,去表達,並且把自己的觀點帶入進去。往往是,作者把自己寫得感動哭了,而讀者確無動於衷。

何大草老師的書,我讀的不多,今天參加這個誦讀活動,讀了他的【記憶的盡頭】中的

冬月城記

,文字樸實,簡潔,完全是白描的手法,畫面感很強烈,輕而易舉就把讀者帶入到他的文字場景。

“用白描的手法來寫散文,是我最近的事情,年輕時寫作很喜歡鋪排文字;到了現在的年紀,逐漸形成了現在白描的風格。” 何老師說。

「記憶的盡頭」這本書描寫成都場景比較多,何老師是成都土著,執教於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

何老師說,我從開始寫作,就是用四川話來寫的,我腦袋裡的文字是用四川話來組織的。

成都電視臺的周東,率先進入第一段朗讀,他坐著很安靜,頭上好多白頭髮,我沒有看出他有三頭六臂。可他聲音出來的時候,周遭就安靜下來了,他的聲音自帶磁場,代入感濃厚,自然,和文字的白描非常契合,聲音圓潤,一個人都像是一支隊伍。專業就是專業。

書友們朗讀 “外山有座小鎮,名字很有古意: 街(gai一聲)子 。四川人口有部分是湖廣填四川,延續下來讀gai子。

“他用外地鄉音回答我:‘我也波曉得。’ 這是典型的四川方言。

“今天母親一路都在唸叨,‘咋個還看不見山呢,還看不見哦……’” 模仿四川老太太的標準的方言,聽起來特別有意思。

這些只有四川人才懂得情趣,氛圍自然就好。我第一次參加用普通話和四川話來誦讀的活動,書友們朗讀的時候也覺有樂趣。

每次參加活動,自然有一群氣場接近的人相聚。他們這麼熱愛生活,文學品味很高。這些人和我的生活幾乎沒有交集,可,當我們坐在一塊兒的時候,又是如此融洽。

一位叫coco的四十歲的女人,用四川話朗讀,俏皮,潤滑,讀到動情處,眼淚在眼框裡打轉,聲音緩慢,臉色潮紅。她說要發揚我們的四川話,千萬不要丟了。

她談起話來,從竹林七賢到吳三桂,文學底蘊不一般呀。

我的文字,經常會夾雜情緒,還要把情緒說得一大段一大段的,這是大忌呀。我心裡想的是讓人物自己說話,讓讀者自行感覺。寫著寫著,沒有寫的了,又回到原地。

同樣一段寫公園的場景,何老師寫道:“銜著奶嘴的娃娃,瞪著滴溜溜的眼珠,笑眯眯,東張西望……”

我是這樣寫的:“一家三代人,牽著小孩子,嬉戲玩鬧;情侶間耳鬢廝磨;老人攜手陪伴。小販的叫賣,城管的吆喝。” 差距不是一點點呀。

我喜歡細節描寫,喜歡文字中有色彩,有音律還有畫面。

何老師現居住在郊區,他寫道,地鐵4號線終於通了,離家還有3公里。他散文中經常會有這些平淡真實的文字,從何老師的文字中,也能看到成都的變化,看到他對過往的想念,成都人文的變化。

書中寫了好多平凡普通的人,有一段是寫地鐵上的一家3口,透過短短几站地鐵的旁觀,何老師把一家人帶著病兒子到省醫院看病,這家子坦然接受命運,接受疾病的悲傷,讓我頗多感慨。我們都是普通人,這些才是真實的生活。

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時候,已是繁華落盡,窮困潦倒。曹公寫劉姥姥,紅玉,二丫頭等大眾卑微的人物,寫得悲憫。曹公的眼睛低到塵埃裡,描寫眾生,悲涼襲來。何老師的文字裡也有這些普通人物,但文字裡更有煙火氣,對待人物,不同的狀態,但都有著對生命的篤定。

“現在很多小說,喜歡波折,喜歡障礙,但我更喜市井小民,這是今天的生活狀態。”何老師說道。“還是那句話,謎底在讀者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