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曾為大破匈奴書寫《燕然山銘》,但下落成謎,最近才被找到!

燕然山銘在哪裡記載

公元88年,竇憲率軍北伐,遠征漠北,自此才徹底地消滅了與大漢糾纏將近三百年的匈奴政權,而最後決定性的一戰,被當時的史學家班固記錄在了《後漢書·竇融列傳附竇憲》中,但是文中所提到的“封山刊石”在兩千多年裡卻一直下落不明。但可喜的是,它竟被考古學家找到了,今天就讓小編來給您揭秘這兩千多年前,滅掉匈奴的“記功碑”。

班固曾為大破匈奴書寫《燕然山銘》,但下落成謎,最近才被找到!

班固曾為大破匈奴書寫《燕然山銘》,但下落成謎,最近才被找到!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漢朝四百多年的輝煌歷史上,匈奴一直都是個繞不開的話題。自漢朝建立之初,漢高祖劉邦就開始了和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的戰爭;直到漢武帝時期,衛青和霍去病的出現,才基本平定了匈奴的禍患;最後到漢宣帝時期,匈奴投降,臣服於漢朝。

但是到了東漢時期,匈奴又開始起來作亂,還一度威脅到大漢的基業;直到漢和帝時期,竇憲消滅了匈奴,國家才進入到了一段長久的和平時期!

班固曾為大破匈奴書寫《燕然山銘》,但下落成謎,最近才被找到!

當時國舅爺竇憲得罪了竇太后,為了戴罪立功,他主動請求去邊塞抗擊匈奴,而班固作為軍中參謀自然也隨軍北上。期間,竇憲多次大破匈奴,向北一直打到燕然山(今天蒙古國境內的杭愛山)。這裡可是古代文人墨客寄託“憂愁”的地方,比如唐朝詩人王維寫的“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宋朝詞人范仲淹寫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其實他們都是和班固學的,因為當時班固就在這裡“封山刊石,昭銘盛德……廣揚帝事,振奮萬代”,撰寫並雕刻了《燕然山銘》。

班固曾為大破匈奴書寫《燕然山銘》,但下落成謎,最近才被找到!

班固曾為大破匈奴書寫《燕然山銘》,但下落成謎,最近才被找到!

由於燕然山面積太大,當時也沒有準確的記載地理方位,所以兩千多年來,專家們一直都沒有找到雕刻《燕然山銘》的準確位置,甚至一度還有人懷疑它的存在。直到最近,專家和學者們才最終確認了雕刻《燕然山銘》的具體位置!2017年8月,蒙古國成吉思汗大學的專家發現了一處漢字摩崖,並邀請中國的專家學者前去考察。於是兩國組成的考察隊抵達了蒙古國境內的杭愛山。杭愛山地處蒙古國的中戈壁省,正是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燕然山一帶!經過研究確認,發現這處摩崖石刻正是兩千多年前班固在《後漢書》中記載的《燕然山銘》。

班固曾為大破匈奴書寫《燕然山銘》,但下落成謎,最近才被找到!

班固曾為大破匈奴書寫《燕然山銘》,但下落成謎,最近才被找到!

這處摩崖石刻寬1。3米,高0。94米,刻在一片紅色岩石上,距離地面4米多高;而且這裡還是一片無人區,環境十分惡劣,因此才得以儲存至今!經過辨析,石刻共計260多個漢字,與《後漢書》中的原文記載全部符合。這片摩崖石刻的發現對於許多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第一:說明了竇憲消滅了匈奴準確性和可靠性;第二:說明了當時的人們就有將功績雕刻在岩石上的習慣。第三:對於古代書法的研究具也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這也許就是班固留下來的唯一書法真跡。

班固曾為大破匈奴書寫《燕然山銘》,但下落成謎,最近才被找到!

如今兩千多年過去了,《燕然山銘》的發現,讓我們對戰爭和歷史也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認識;不管是王侯將相,還是販夫走卒,想要不被歷史忘記,只有發憤圖強,努力做出一件讓人永遠難忘的事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