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馬湖的秘密: 採砂20年引發“菹草之患”, 如今變成金山銀山?

駱馬湖是江蘇別具一格的平原淡水湖,省內排名第四,該湖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中佔有重要地位。湖區面積廣闊,橫跨宿遷、新沂兩市,亦是當地重要的飲用水源地。

作為蘇北出名的“寶庫”,駱馬湖生態優美,水深魚多,資源豐富。一方面,湖中生存有

56種

魚類資源,90年代曾年產9000餘噸,捕撈效益顯著。另一方面,駱馬湖中淤積大量的優質湖砂,採砂業在當地曾風靡一時。在旅遊方面,駱馬湖孕育了優質的生態溼地,京杭大運河貼湖而過,是“綠水青山”的典型代表。

駱馬湖的秘密: 採砂20年引發“菹草之患”, 如今變成金山銀山?

然而,駱馬湖實際上是一個“年輕”的湖泊。1938年,黃河第二次奪淮,洶湧的黃河水從花園口奔流而下,在淮河流域形成大面積的黃泛區。受黃河泥沙淤積的影響,駱馬湖一度徹底消亡,六塘河也被淤成平地。40年代,駱馬湖的“湖址”被耕地和村莊所取代,加上圍湖造田的影響,湖泊的痕跡全然無存。

直到50年代,我國大力開展治淮水利工程,重新疏導被黃河泥沙淤塞的河流、湖泊以及水庫,加強了蓄水、分洪、排澇能力。

在此背景下,駱馬湖又重新恢復生機:1953年,新沭河工程和整沭導沂工程完工,駱馬湖部分恢復成臨時性水庫;1958年,我國水利部門決定將駱馬湖改造成常年蓄水的大型湖泊,靠湖修建嶂山閘和環湖大堤,蓄水容量進一步增加。

駱馬湖的秘密: 採砂20年引發“菹草之患”, 如今變成金山銀山?

據《新沂縣誌》記載,至1994年時,駱馬湖的水面已恢復到290平方公里,水深約4米,可灌溉75萬畝農田。而現在,駱馬湖的面積為296平方公里(21。81m水位下),但平均水深卻明顯增加。其中,南湖的平均水深增加到5m,北湖平均達到30m,庫容量增加至2。7億m,漁業資源空前繁榮。

駱馬湖的秘密: 採砂20年引發“菹草之患”, 如今變成金山銀山?

20年來,駱馬湖的蓄水量整體呈增多趨勢,主要原因和人為採砂有關。前文提到,駱馬湖是從泥沙中脫胎重生的“新湖”,湖底含有豐富的泥沙資源,其中的粗砂和細砂經過自然沉降、湖水沖刷(據研究,駱馬湖1年可換水10次,流動效能好),具備理想的開發特質。湖砂在國內有“水下軟黃金”的美譽,個體採砂投入少,經濟效益高,很快便在湖區流行開來。

駱馬湖的秘密: 採砂20年引發“菹草之患”, 如今變成金山銀山?

據當地居民反映,駱馬湖的採砂規模很大,採砂船從90年代開始迅速增加,巔峰時期的數量超過1200艘。其中,宿遷和徐州水域的採砂泵船達851艘,年開採量約1億噸。採砂地點零散分佈,致使湖底不斷向下掏蝕,平均水深不斷增加。

駱馬湖的秘密: 採砂20年引發“菹草之患”, 如今變成金山銀山?

駱馬湖採砂船

有人可能會認為,駱馬湖泥沙淤積嚴重,透過採砂可增加庫容,還能創造經濟效益,應當大力支援。但事實上,湖區的採砂業在2015年6月1日就被嚴格禁止,20年的採砂業宣告終結,採砂泵船相繼退出湖區,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首先,非法採砂對水質有不利影響。駱馬湖不同於普通的平原內陸湖,該湖承擔著南水北調工程的調蓄任務,同時還向宿遷、新沂兩市供水,湖水的水質決定了飲用水的質量。而非法採砂則會加劇水質汙染,導致氟化物增加,湖泊自淨能力下降。

駱馬湖的秘密: 採砂20年引發“菹草之患”, 如今變成金山銀山?

採砂船示意圖

其次,無序的採砂活動對湖區生態也有不利影響,湖中島嶼大量消失,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具體到駱馬湖,最典型的“後遺症”莫過於菹草的爆發。

菹草是眼子菜屬的多年沉水植物,它的“氾濫”讓人又愛又恨。菹草的好處在於可吸收氮磷等營養鹽,抑制藻類生長,改善水體透明度;缺點是生命力頑強,每天可長高12~15cm,高度可達1。5~2。5m,容易過度繁殖並導致水生生物的單一化。

駱馬湖的秘密: 採砂20年引發“菹草之患”, 如今變成金山銀山?

聚整合片的菹草種群無疑會使湖泊的流動能力下降,阻礙船隻通航,不利於安全行洪。更棘手的是,每年6月菹草大面積衰敗(類似於“倒藻”),水體會因缺氧而腐臭,加劇水質惡化,直接威脅市區的飲水安全。

駱馬湖的秘密: 採砂20年引發“菹草之患”, 如今變成金山銀山?

不同時期駱馬湖菹草的分佈範圍及密度

從根源上看,菹草的泛濫和黃砂的開採有直接關聯,因為黃砂開採破壞了湖床原有的地形、地貌,部分水域加深至幾十米,透明度降低,導致輪葉黑藻、苦草等適合淺水、透光環境的植物消失,後來居上、適合深水的菹草反而出現爆發性增殖。同時,駱馬湖的營養鹽並未因採砂活動而降低,沂河、中運河累計輸入氮磷,同樣也為菹草的失控提供了營養物質。

駱馬湖的秘密: 採砂20年引發“菹草之患”, 如今變成金山銀山?

對於湖區的魚類,採砂的生態影響也未徹底消除。駱馬湖是江蘇有名的“魚庫”,盛產鰱、鱅、鯽、鯉、鱧等淡水魚,魚產力有天然的餌料優勢。新世紀以來,駱馬湖的漁業同比上世紀有所下降,但仍能維持在4000~5500噸的水平。

駱馬湖的秘密: 採砂20年引發“菹草之患”, 如今變成金山銀山?

值得注意的是,魚種的來源有明顯的不同。在過去,駱馬湖的魚類以自然繁育為主,野生魚種是主要群體,但採砂活動卻破壞了湖底的產卵場,使草灘面積萎縮,土著魚的產卵地和棲息地衰退,自然繁殖規模減小,區域性還出現了“水下荒漠”的現象。

以1995年為轉折點,當地漁民不得不轉向養捕結合,人工放流魚苗成為維持產量的主模式。2011年以來,駱馬湖的漁業產量有序增長,當年投放600多萬尾鰱鱅夏花魚苗;2022年,漁政部門科學評估魚類儲量,新投放350多萬尾鰱鱅魚苗,任其自然生長,堅決不投餌、不施肥、不用藥。

駱馬湖的秘密: 採砂20年引發“菹草之患”, 如今變成金山銀山?

經過多年摸索,駱馬湖的水質和生態進入了全新的恢復期。在地理區域上,駱馬湖位於我國南北的地理分界線,不在長江的禁漁範圍內,但該湖的“淨水行動”卻堪稱模範,生態網箱成了最大的治水亮點。

所謂生態網箱,是在湖區暫定劃出面積為56。75萬平方米的標準網箱,只投放鰱鱅,透過下行效應控制水中的藻類密度,將水質維持在嫩、爽的狀態。

根據中科院水生所的調研,2021年駱馬湖網箱的淨水成績相當可觀:

固氮量達76.3噸,固磷量5.6噸,消耗藍綠藻25840.5噸,輸出碳匯1372.8噸。據粗略估計,網箱內的淨水鰱鱅每年創造的生態價值高達1006.9萬元,是名副其實的生態工程。

駱馬湖的秘密: 採砂20年引發“菹草之患”, 如今變成金山銀山?

養魚為何還能消除氮磷,改善生態?這是因為魚類是水環境中的調控者,也是食物鏈的主要參與者。鰱鱅的鰓耙細密而發達,可“越級”捕食低等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餌料係數高達40:1,調水效果極佳。鰱鱅在呼吸之間過濾生物餌料,實際上就相當於從水中吸收了氮磷、有機物等成分,使之轉化成自身的營養物質。

駱馬湖的秘密: 採砂20年引發“菹草之患”, 如今變成金山銀山?

駱馬湖淨水魚大豐收/圖源駱馬湖漁管辦

當地漁業部門定期組織捕撈,本質上是轉移了氮磷。據養殖戶介紹,這種方式養出的生態魚價格更高,每斤比周邊的市場價高出2~3元,在國內市場深受歡迎。

顯然,駱馬湖的生態秘密正在加速創造經濟效益,這比過去的採砂效益更值得稱道:“綠水青山”真的可以變成“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