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潮劇名醜方展榮:搶救多部失傳劇目,61年來唱響海內外

你管我醜不醜是什麼歌

對話潮劇名醜方展榮:搶救多部失傳劇目,61年來唱響海內外

潮劇文化歷史四百餘年,方展榮一唱就是一個甲子,唱成海內外潮人圈中無人不知的“潮劇醜王”。

憑藉“李老三”“胡璉”等經典角色,方展榮將地域性極強的潮劇帶到海內外戲曲圈,讓“正月點燈籠,點啊點燈籠,上爐燒香下爐香……”成為潮汕人口口傳唱的歌謠。鮮為人知的是,有些經典劇目曾險些失傳,全靠方展榮和師父從錄音資料中“重拾”而來。

近日,南都記者專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潮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方展榮,談起自己的潮劇生涯,他感嘆,11歲入戲班只為換口吃的,不曾想潮劇一唱就唱了一輩子。

如今73歲的方展榮退而不休,他除了言傳身教,還動員潮汕高校師生為老一輩潮劇演員做口述歷史,讓他們的舞臺經驗為後人指導。面對年輕一代的潮劇演員,他告誡:除了有喜愛潮劇的天性外,更要用忍性去堅守傳統,耐住寂寞,守住繁華。

對話潮劇名醜方展榮:搶救多部失傳劇目,61年來唱響海內外

方展榮。

淵源:11歲入戲班學丑角只為換口吃的

青年成大器的方展榮自幼學戲,1959年入行時,他才十一二歲。那時候他不曾意識到潮劇是藝術,只當是可以“換口飯吃”的行當。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梨園家庭多貧寒,民間流著“父母無志氣,送兒來唱戲”的俗語,當時唱戲的人並沒有太高的社會地位,他們因生活所迫進戲班,只為討生活。方展榮母親便是如此,年少進戲班演旦角。

方展榮回憶,幼時生活上頓接不上下頓,因為沒錢,上學拖欠學費是常事。終到上學第三年的暑假,老師開口道:“展榮,你下學期一定要交上學費了。”

兩塊錢的學費難倒了全家。方展榮如今清楚地記得,堂兄載著他踩了兩個多小時單車,從廣東普寧洪陽到揭陽榕城一戲班問唱戲的大哥討學費,知道弟弟的來意後,大哥不知道說些什麼,只是一邊流淚一邊繼續幹裝臺的活兒。

這一幕被當時戲團團長饒恕看在眼裡,便鼓勵方展榮考來戲團,另一邊,一位師父架起一支椰胡向方展榮喊道:“弟啊,來唱。”

伴著師父的拉弦,方展榮哼唱起從小聽母親唱的小曲兒,聽這一嗓,團長饒恕便斷言方展榮絕對是個好胚子,請了戲團的名醜陳大筐做方展榮的啟蒙老師。

由此,方展榮正式成為梨園弟子。

對話潮劇名醜方展榮:搶救多部失傳劇目,61年來唱響海內外

方展榮教戲。受訪者供圖。

他隨手拿起一個小陶罐向南都記者演示小時候如何練發聲:“這樣練自己聽得清楚,還不怕吵到沒睡醒人。”

11歲進入戲團後,每天五點不到起床練功,七點才吃上第一餐,在毯子上“摸爬滾打”成為生活的日常,摔跤受傷更是家常便飯。是否抱怨過這樣日復一日的苦日子?方展榮稱:“沒過過好日子,就不知道什麼是苦。”

方展榮向南都記者介紹,在那個年代,唱潮劇的師父更像民間藝人,唱唸做打,每一項功夫都要請專業的師父教授。如果師父教的徒弟成才了,自己可能就要丟飯碗。方展榮年少未成名就明白行當裡的“規矩”,所以他格外感恩每位願意收自己為徒的師父,“即使是討厭我的老師我也感恩,因為他教了我技藝。”

初入梨園的方展榮哪想過有一天自己也能成角兒,那時他只想著,留下來能換口飯吃。“扣去伙食費後,每個月還能有兩塊錢的收入,這已經是我當時能選擇的最好的生活。”

1960年,正值汕頭當地成立少年戲曲學習班,方展榮進入少年班專攻潮醜,師從楊其國、楊江全等潮劇名角,用4年時間打下基本功,畢業後進入青年潮劇團,以《焦裕祿》《洪湖赤衛隊》等戲作嶄露頭角。

拜師:功成李老三、胡璉等經典角色

“潮劇無醜不成戲。”

與多數中國傳統戲劇不同,潮劇的丑角可以成為舞臺的第一主角,而歷史上潮劇丑角個個身懷扇子功、水袖功、椅子功等絕技。談起歷代丑角,方展榮如數家珍:“項衫醜、裘頭醜、官袍醜、踢鞋醜、花生醜……潮劇醜行表演有豐富的程式,這才形成了潮劇醜行獨有的潮汕民間風格。”

丑角用服飾、動作、功夫所呈現的外形化表演,幽默滑稽的形象總能給觀眾帶來美的視覺體驗,而善悟的方展榮頻遇恩師,讓他在過去青壯年時期體驗了體驗一人千面的樂趣。

方展榮向南都記者回憶,1978年年底進入廣東潮劇團一團後,方展榮接到劇目《鬧釵》後無從下手,專請師父帶他引見原劇丑角胡璉飾演者蔡錦坤,並拜其為師。

學《鬧釵》並無劇本可做參考,每個動作、每句臺詞全憑蔡錦坤手把手教學。方展榮清楚地記得,當時由於蔡錦坤宿舍過於狹窄,蔡錦坤只能每天步行到方展榮住處給他上課。方展榮感激於心,每天就拿著自己的糧票去買豬肉和西洋菜,中午給師父做飯。

方展榮基本功紮實,不到7天就學下整部戲,此後反覆練習中又不斷琢磨角色特點,把稍有文墨卻毫無書生修養的花花公子胡璉演得入木三分。

1979年,31歲的方展榮憑藉《鬧釵》名聲大噪,屬於方展榮的潮丑時代也悄然到來。

對話潮劇名醜方展榮:搶救多部失傳劇目,61年來唱響海內外

《柴房會》劇照,方展榮飾演李老三。受訪者供圖

1980年,年過花甲的李有存在排演《柴房會》時發現嗓門兒已經“失聲”,於是他找來基本功最紮實的徒弟方展榮頂上“李老三”這一角色。這個角色中梯子功的難度極大,要求演員要在竹梯上“耍雜技”,一般需要花費數月時間才能掌握。而方展榮在上世紀60年代時就曾拿這個劇本來練梯子功。“所以,接到這個角色後,排練過程很順利,我爬上梯子試了幾次,很快就掌握那幾個高難度動作。”

重排演出後,方展榮版的《柴房會》成為了潮劇近代發展中的“一朵奇葩”,方展榮塑造的丑角“李老三”像一隻青蛙般“勾”住竹梯,迅速上爬,又倒立式下滑,倒勾梯子似只受驚老鼠版的神態令人忍俊不禁,滑稽的眼神、詼諧的表情把人物驚恐、欲逃無路的心理狀態表現得淋漓盡致,方展榮的這段表演讓海內外無數觀眾為之折服。

1981年開始,《柴房會》先後在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地演出,李嘉誠、陳有漢、莊世平、時任泰國總理察猜等各界名人曾在觀看方展榮的演出後,均給予高度評價。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中國戲劇家協會曾從全國300多個劇種中精選出50個代表性劇目拍成電視系列片《中國地方戲曲集》,《柴房會》作為潮劇作品代表被列入其中。

搶救:重拍失傳劇目,《桃花過渡》成經典

憑藉“李老三”一角獲多方美譽後,方展榮並未停止塑造經典的腳步。他告訴南都記者,回望60年的潮劇生涯,他付諸更多心血的一件事,是將一些瀕臨失傳的潮劇劇目重編重拍,包括《桃花過渡》《藍繼子》《絳玉摜粿》《擲嬌媚》等10多個劇目。

對話潮劇名醜方展榮:搶救多部失傳劇目,61年來唱響海內外

《桃花過渡》劇照,方展榮飾演渡伯。受訪者供圖

方展榮向南都記者回憶,上世紀80年代末,師父陳玩惜囑咐他要“搶救”一些無人繼承的傳統劇目,臨終前曾將《桃花過渡》的一塊老唱片和一本老劇本交予方展榮。

“當時的《桃花過渡》除了一張聽不太清楚的唱片和老劇本之外,沒有任何影像參考,玩惜師父臨終前口頭給我講其中《燈籠歌》《蚯蚓歌》等經典選段。我非常清楚地記得玩惜師父說‘展榮,這部戲一定要給它排起來。’不久,我這邊戲還沒改好,玩惜師父就謝世了。”方展榮談到。

為了重塑“渡伯”這一丑角,他總要思考如何在前輩留下的劇本基礎上,再次讓一個角色“再活”一次,“是重塑,而不是複製。”他強調道。

花了兩年的時間,方展榮實現了對陳玩惜老師的承諾,對老劇本進行改編後,完成了一個經典的摺子戲。1991年,《桃花過渡》在馬來西亞首演,方展榮飾演的“渡伯”和許曼飾演的“桃花”配合默契,全劇詼諧有趣,在當地華人圈引起了轟動。劇中的《燈籠歌》《蚯蚓歌》也成了如今潮汕人口口傳唱的經典潮語歌曲。

“人們只看到臺上方展榮飾演的這個角色,但一個角色能成為經典,是幾代潮劇藝人成年累月探索和積累而來,而非我方展榮一人之力。”

如今,方展榮飾演的《柴房會》的“李老三”、《鬧釵》的“胡璉”、《桃花過渡》中的“渡伯等”經典丑角已經成為潮劇醜行的範本。

傳承:千錘百煉才能換來觀眾的百看不厭

滑稽、詼諧是丑角形象的特點,在踐行醜行藝術表演方面,方展榮卻容不得半點玩笑。回憶起在劇團排練劇目的經歷,他談到,一場十餘分鐘的戲,演員需要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排練,一部完整的戲出更要用兩三年的時間反覆琢磨才得以成型。

由此,方展榮並不贊同部分演員的“高效率輸出”:有劇團用一兩個月時間將整部大戲對熟臺詞,就走到各個社群演出;有演員光憑几次舞臺經驗就自詡老師開課教學。

“演員連劇本都沒捂熱,怎麼可能悟透角色,又怎麼可能打動觀眾呢?包括潮劇在內,中國戲曲只有經歷千錘百煉,才能換來觀眾的百看不厭。”

對話潮劇名醜方展榮:搶救多部失傳劇目,61年來唱響海內外

2006年,潮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方展榮成為國家級非遺專案潮劇代表性傳承人,他認為,潮劇傳承任重而道遠。

方展榮向南都記者解釋,潮劇表演有豐厚的結構和程式,潮劇音樂載有上千套樂譜,但潮劇在中國對地方戲曲的研究上分量極少,僅有上世紀60年代少數潮劇從業者對潮劇理論有所總結。尤其是潮劇表演極少能被記錄於冊,缺乏影像、文字等參考資料,更多的是靠一代一代的老師父口傳身教。

他擔心,潮劇薈萃會化成時光的灰燼。

為此,他曾動員廣東省韓山師範學院師生為曹漢城、陳麗君等潮劇演員做口述歷史,“除了洪妙、姚璇秋、方展榮,還有太多太多優秀的潮劇演員,他們對潮劇表演的理解和舞臺經歷可以為後人的表演提供經驗指導,這些口述都會受益於年輕一代潮劇演員。”

六十一年如一日,方展榮的潮醜生涯還沒有止步,如今年逾古稀的,他還要時常下劇團“光顧”,手把手將椅子功、梯子功等技藝傳授給下一代丑角。為了讓自己的教學成綱,他甚至不惜自費請攝影師將自己的表演拍攝成上千張動作分解照用來給學生講解。

他感嘆,潮劇演員收入不多,能堅持多年唱戲並不容易,無數前人清貧一生只為唱一輩子戲。面對年輕一代的潮劇演員,他除了言傳身教,更是不斷告誡:除了有喜愛潮劇的天性外,更要用忍性去堅守傳統,耐住寂寞,守住繁華。

採寫:南都記者 黃小殷

影片/攝影:南都記者 李琳(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