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可能是為了飛行做出的犧牲

灰蝙蝠怎麼合成

在我們這裡都把蝙蝠稱作“飛鼠”,因為除了一雙翅膀,蝙蝠和老鼠長得還是很像的。科學家發現蝙蝠的身上有140多種病毒,並且其中60多種都可以傳播到人的身上,因此有的人又把蝙蝠稱之為“移動病毒庫”。有很多知名的病毒都是來源於蝙蝠,例如2002年-2003年起源於我國廣東的SARS病毒,果子狸只是中間宿主,而蝙蝠才是最初的源頭。

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可能是為了飛行做出的犧牲

還有全球肆虐的埃博拉病毒,也是在蝙蝠的身體內找到了源頭,而現在正在傳播的新型冠狀病毒據科學家分析大機率是源自於蝙蝠。除了蝙蝠之外科學家還公佈了很多“危險”的野生動物,例如刺蝟、浣熊、穿山甲、野豬、野兔、土撥鼠、蛇、果子狸等,最危險的行為就是“吃野味”,面對這樣大的潛在危機只是為了一口食物實在是不值當。

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可能是為了飛行做出的犧牲

蝙蝠指的是翼手目下的一大類動物包含了19科185屬961種,是整個哺乳綱下的第二大類群,僅僅次於齧齒目動物類群,是非常大的一類哺乳動物,最大的蝙蝠翼展可以達到1。5米,最小的十幾釐米。同時也是唯一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相信很多人都曾認為蝙蝠是鳥類。

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可能是為了飛行做出的犧牲

那麼大家是否想過蝙蝠為什麼攜帶這麼多的病毒?並且本身還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相關科學家曾深入研究過這個問題,蝙蝠作為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與那些鳥類相比是天生就沒有優勢的。飛行動物有一點比較特殊,那就是運動量相對比較大,那麼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可能是為了飛行做出的犧牲

細胞的能量來源就是需要消耗葡萄糖和氧氣,經過呼吸作用最後釋放出能量,在基因進行表達的時候會大量的合成蛋白質,DNA鏈需要不斷的分開和組合。同時細胞呼吸產生的一些自由基會破壞自身的DNA,受破壞的DNA片段有的時候會遊離到細胞質中。

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可能是為了飛行做出的犧牲

在正常的哺乳動物細胞質內是不含有DNA的,如果出現免疫系統會會立刻偵察出這些物質進行清除,而病毒就是以DNA或者以RNA為遺傳物質的特殊生物。在常規情況下,病毒入侵身體需要進行清理。但是蝙蝠為了飛行產生這些遊離的DNA片段就是正常情況,在長時間的進化發展下就接受了這樣的情況。也就是說蝙蝠身體內的特殊環境讓病毒可以在蝙蝠身體內和細胞共生。

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可能是為了飛行做出的犧牲

但是其它生物就無法承受這些病毒的侵擾,而蝙蝠作為哺乳動物它身上攜帶的大量病毒,也會傳播到其它哺乳動物身上,而人類就是其中之一,在地球上一些地方還存在吃蝙蝠的傳統,蝙蝠這一大類動物對於生態系統至關重要,我們不能也無法全部消滅蝙蝠,但是我們可以禁止一些自私的行為,那就是“吃野味”,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身邊的人負責。

文/杜若,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歡迎關注我們:科學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