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表示,6G可實時遠端訪問人類大腦,資料可傳輸到無線裝置

隨著5G網路在全球城市和國家的不斷擴充套件,主要研究人員已經開始為大約十年後的6G部署奠定基礎。他們說,這一次,關鍵賣點不是更快的手機或無線家庭網際網路服務,而是一系列先進的工業和科學應用 - 包括無線,實時遠端訪問人類大腦級人工智慧計算。

這是由紐約無線公司的先驅研究員Ted Rappaport博士及其同事發表的一篇新的IEEE論文中最有趣的內容之一,(IEEE相信大家都知道禁華為事件)專注於100千兆赫(GHz)到3太赫茲(THz)無線頻譜的應用。由於先前的蜂窩產生不斷擴大從微波頻率到毫米波頻率的無線電頻譜的使用,“亞毫米波 ”範圍是看似安全的非電離頻率的最後一組,可以在光學之前用於通訊,x射線,伽馬射線和宇宙射線波長

研究人員表示,6G可實時遠端訪問人類大腦,資料可傳輸到無線裝置

Rappaport博士的團隊表示,儘管5G網路最終能夠提供100Gbps的速度,但訊號密集技術還不足以超過這一速度 - 即使在今天的毫米波段,其中一個提供的頻寬類似於500時速的 高速公路。因此,開啟太赫茲頻率將為無線使用提供巨大的新頻寬,使得無法想象的數量和型別的資料僅在一秒鐘內傳輸。

最相關的一個將使無線裝置能夠實時遠端傳輸與人腦相當的大量計算資料。正如研究人員解釋的那樣,太赫茲頻率可能是第一個能夠提供無線遙感人類認知所需的實時計算的無線頻譜。”換句話說,具有有限機載計算功能的無線無人機可以透過遠端指導伺服器大小的AI,能夠作為頂級人類飛行員,或建築物可以由遠離建築工地的計算機指導的機器組裝。

研究人員表示,6G可實時遠端訪問人類大腦,資料可傳輸到無線裝置

其中的一些可能聽起來很熟悉,因為類似的遙控概念已經在5G的工作中 - 但與人類操作員。6G的關鍵在於所有這些計算繁重的工作都將由人類的人工智慧完成,來回傳遞大量的觀測和響應資料。研究人員指出,到2036年,摩爾定律表明,具有人類大腦級計算能力的計算機終端使用者可購買1000美元,這是今天高階智慧手機的成本, 6G可以從任何地方更早地訪問這類計算機。

Rappaport博士的團隊還預計亞毫米波譜將能夠增強現有技術,例如黑暗中的毫米波攝像頭,高畫質雷達和太赫茲(而不是毫米波)安全人體掃描。令人難以置信的高頻寬還將實現從依賴光纖電纜基礎設施到用於網路回程和資料中心連線的“無線光纖”的過渡。

研究人員表示,6G可實時遠端訪問人類大腦,資料可傳輸到無線裝置

當然,在6G可以從理論轉向實際之前需要克服重大的實際挑戰,包括核心技術的小型化和健康研究,以確認太赫茲頻率與目前認為的一樣安全。此外,與毫米波傳輸一樣,亞毫米波頻率將需要高度定向的天線,部分原因是它們非常容易受到大氣干擾,特別是800GHz以上。

但是研究人員指出,克服這些挑戰,就像過去十年中用毫米波成功完成的那樣,將為使用者帶來巨大的好處。資料傳輸將消耗更少的能量,超高增益天線將能夠“極小”。這將為更小的裝置鋪平道路,包括“非常難以”攔截的軍用級安全通訊鏈路或偷聽。

研究人員表示,6G可實時遠端訪問人類大腦,資料可傳輸到無線裝置

在今年3月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一致投票決定開啟 “6G,7G或其他任何東西”的95GHz至3THz範圍,但委員們表示,此時頻率的投機使用使投票類似於“為月球指定分割槽法則”根據過去的歷史,Rappaport博士和其他人將站在將這些概念從科幻小說轉化為科學事實的最前沿 - 在可預見的即使不是即時到來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