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北鐵路隧道穿上新型奈米“保暖衣”

中國最北鐵路隧道穿上新型奈米“保暖衣”

阿爾山北橋隧養修工區職工檢視防冰凍裝置的溫度顯示箱。蘆男攝

中新網哈爾濱10月28日電 (蘆男 記者 史軼夫)“新的加熱電纜成本只是原來的三分之一,而且能耗更低,加熱效果更好。”看著新型加熱材料通電後,溫度顯示箱上的氣溫為3攝氏度,工長郭雲飛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28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伊爾施鐵路隧道內,哈鐵海拉爾工務段阿爾山北橋隧養修工區9名職工蜷身進入隧道檢查井,安裝了新型隧道排水系統防冰凍加熱材料。

伊爾施到阿爾山鐵路,北與伊敏線、濱洲線連線,南與白阿線相通,每年約有70餘萬噸煤炭從呼倫貝爾經此線運往興安盟阿爾山市、烏蘭浩特市供當地發電採暖,是蒙東地區極其重要的“供暖線”。

中國最北鐵路隧道穿上新型奈米“保暖衣”

阿爾山北橋隧養修工區職工檢查井檢視排水管水流是否通暢。蘆男 攝

而且中國最大的對俄陸路口岸滿洲里鐵路口岸沿濱洲線、伊敏線向南可經伊阿線與吉林、遼寧兩省連線,對“一帶一路”建設,煤炭運輸以及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伊爾施到阿爾山鐵路全線有五座長大隧道,由於地處高寒,年平均氣溫都在零攝氏度以下,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0攝氏度左右。高寒天氣下,隧道內的排水系統結冰凍結,隧道壁滲水溢位排水管,流水在鋼軌上結冰,影響列車執行,只能依靠人工打冰。

多年來,海拉爾工務段一直在探索隧道凍害整治方法,除了人工清理外,他們先後採用在排水管道鋪裝保溫層、外接電源注入蒸汽、使用熱水融冰等措施,但因隧道長度大,冬季氣溫低,效果並不理想。

中國最北鐵路隧道穿上新型奈米“保暖衣”

阿爾山北橋隧養修工區職工檢視排水管水流是否通暢。蘆男 攝

2016年,海拉爾工務段借鑑青藏鐵路採用奈米熱棒對路基進行加熱整治路基凍土凍脹病害的經驗,結合隧道的結構特點,設計奈米熱棒的鋪設圖,根據歷史氣溫變化規律調整適合的發熱功率,並配套在中心檢查井口安裝奈米加熱絲和保暖苯板,有效緩解了隧道凍害影響。

雖然奈米熱棒解決了隧道凍害問題,但在應用過程中仍存在造價高、熱效低的問題,今年7月,該段瞭解到一種新型加熱材料,具有壽命長,不易老化、抗壓強度高、能在高溫下長期執行的特點,10月份投用測試後,能夠節約維修成本約三分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