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立戰功!俄軍米格-31擊落烏克蘭蘇-24,中國當年沒買是遺憾嗎?

【軍武次位面】作者:樂樂

近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了一則,關於米格-31戰鬥機的作戰影片。在影片中飛行員表示,其駕駛的米格-31在戰鬥中收到地面資訊後,成功使用R-37M空空導彈,擊落了烏軍一架蘇-24戰鬥轟炸機。原本外界以為這不過是一場普通空戰,但很快就有人聯想到10月中旬,關於烏軍一架蘇-27和蘇-24被擊落事件。相比於早期美國“Military Watch”網站宣稱,俄軍S-300V4反導系統“不務正業”擊落蘇-27和蘇-24,以及之後美國《軍事觀察》撰文稱,是俄軍蘇-57搭載R-37M,擊落蘇-27和蘇-24的說法。米格-31使用R-37M僅擊落蘇-24,無疑更符合實際情況。這款曾在4月因實戰發射“匕首”引起極大關注,能攻能守的出色裝備,又一次展示了自己的優秀,也使得中國曾經有機會卻沒有購買米格-31,再次成為被提起的遺憾。

再立戰功!俄軍米格-31擊落烏克蘭蘇-24,中國當年沒買是遺憾嗎?

▲米格-31的顏值相當出色

1975年9月,基於米格-25發展的新一代米格-31順利完成首飛,經過約5年時間的試飛後,首架米格-31量產型於1980年交付蘇聯防空軍。作為一支極具特色,又因歷史因素導致地位甚至比蘇聯空軍略高的兵種,蘇聯防空軍在當時得到了大量發展資源,因此在蘇聯解體前就已經裝備了約450架米格-31。當新生的俄羅斯取代蘇聯後,米格-31強悍的效能、完整的生產資料準備以及可能出口的希望,使得其生產一直堅持到1994年(又生產了69架),但最終還是徹底關閉。也正是在這一階段,中國與俄羅斯間的軍事貿易熱度直線上升,曾經被視為高度機密的米格-31,也出現在俄羅斯對外出口目錄中。

再立戰功!俄軍米格-31擊落烏克蘭蘇-24,中國當年沒買是遺憾嗎?

▲高空飛行中的米格-31雙機編隊

從表面上來看,米格-31非常適合當時的中國空軍。一方面,其本身就是全球第一款搭載相控陣雷達的先進飛機,雷達系統性能遠超當時中國購買的蘇-27SK,甚至是後來購入的蘇-30MKK。另一方面,米格-31也繼承了蘇-25對高空高速效能的追求,其可以以2。83馬赫的最大速度衝刺,也能以2。32馬赫的速度持續飛行,從理論上來說,當時全球幾乎所有戰機都逃不開米格-31的攔截。鑑於當時國內在東方面對的海空局勢越來越艱難,因此俄羅斯一度對於推銷米格-31這款強悍截擊機信心滿滿,但讓其沒有想到的是,最終卻一架也沒有賣出去。

再立戰功!俄軍米格-31擊落烏克蘭蘇-24,中國當年沒買是遺憾嗎?

▲米格-31的作戰高度非常罕見

從國內曝出的相關訊息來看,最終沒有采購米格-31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米格-31的用途實在太單一。米格-31是專為蘇聯防空軍需求設計的重型截擊機,其原始目標是在廣闊的西伯利亞平原上巡航,以攔截可能出現的北約戰機或者巡航導彈。為了又快又好地完成預定任務,米格-31高空高速效能出色(跑得快),還搭載了先進相控陣雷達和射程150千米的R-33空空導彈(看得遠、打得遠)。但在這之外,米格-31也做不了更多了。對普通戰鬥機來說順手拈來的空中格鬥、對地攻擊,米格-31當時完全沒有能力完成,這是中國空軍難以忍受的巨大缺陷。

再立戰功!俄軍米格-31擊落烏克蘭蘇-24,中國當年沒買是遺憾嗎?

▲掛載4枚R-33的米格-31

二、價格昂貴。在2007年曾發生過一起非常特殊的犯罪案件,當時在諾夫哥羅德州,負責管理倉庫的俄羅斯官員安德烈·西利亞科夫,以612盧布的驚人紙面價格(按當時匯率約合8。56美元),將4架退役的米格-31轉賣給一個商人,後者再將飛機拆成廢鐵牟利。而事實上,由於米格-31一直沒能真正出口,其實際外貿價格不得而知,但一般認為其大概是蘇-27SK的一倍半。換句話說,以國內在90年代初期使用8億美元購買24架蘇-27SK/UBK為參照,當時米格-31的價格大概在4500萬美元左右,非常昂貴。

再立戰功!俄軍米格-31擊落烏克蘭蘇-24,中國當年沒買是遺憾嗎?

▲國內早年引進的蘇-27SK機群

三、應用體系狹窄。中國軍事工業在進口武器裝備時,一向重視吸收其技術或者設計思想,比如說透過引進蘇-30MKK最終推出殲-16;在外購的“現代”驅逐艦裝備基礎上,發展了紅旗-16系列中程防空導彈等。而米格-31情況非常特殊,當時蘇聯防空軍充沛的資源,使得其在發展米格-31時堪稱不遺餘力,最終導致米格-31使用的雷達、發動機、電子裝置、導彈都無法與其他戰機相容,應用範圍非常狹窄。因此,當時國內如果真的引進了米格-31,那麼就等於是以至少4500萬美元的高價,購買一款只能用於防空攔截,也基本不會對其他裝備體系帶來發展契機的裝備,最終被放棄完全在預料之中。

再立戰功!俄軍米格-31擊落烏克蘭蘇-24,中國當年沒買是遺憾嗎?

▲蘇-30MKK的多用途思想對中國空軍觸動很大

事實上,在中國之後,俄羅斯還積極推銷了米格-31數年,特別是曾經使用米格-25的中東、北非國家,更是俄羅斯的重點目標,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當下,全球唯二裝備米格-31的兩個國家,是俄羅斯和哈薩克,其中後者是在蘇聯解體時分到的,數量為2箇中隊(約24架)。大概在2010年前後,俄羅斯徹底放棄了推銷米格-31的努力,專注發展其現代化多用途型號。在2011年和2014年,俄羅斯國防部分兩次簽約升級總計113架米格-31,2019年第三次升級合同簽訂,數量約為45架。目前,俄羅斯空天軍和海航裝備了大約130架米格-31,其中升級過的米格-31BM是絕對主力。

再立戰功!俄軍米格-31擊落烏克蘭蘇-24,中國當年沒買是遺憾嗎?

▲搭載“匕首”並維持高空高速飛行是米格-31的獨門絕技

此外,早年米格-31裝備的R-33也完成了升級,最新型號R-37M射程增長到300千米,最大機動過載8G,但主要還是用來針對預警機、轟炸機等目標。由於蘇-24本質上是帶有一定自衛能力的戰術轟炸機,機動性並不是特別出色,因此俄軍宣稱米格-31在實戰中,使用R-37M擊落蘇-24(沒有公佈作戰距離),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但讓外界印象最深刻的一幕,顯然還是米格-31BM攜帶約4噸重“匕首”的發射場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米格-31的2。32馬赫穩定飛行速度,以及超過20000米的作戰高度,賦予了“匕首”相當出色的起始能量,比起當下搭載鷹擊-21的轟-6N確實更加優秀。也許當初如果米格-31的多用途改造更好一些,一切都會有所不同,但現在也只有帶著一絲遺憾看待米格-31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