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關鍵的“壓水花”,英文竟是……

外行看跳水,主要看最後一步,我們俗稱“壓水花”。

跳水的難度也在於在前面的各種旋轉之後,在入水的一剎那,是否還能保持身體與水面的垂直。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壓水花”英語怎麼說。

跳水關鍵的“壓水花”,英文竟是……

Quan Hongchan in action。 [Photo/Agencies]

首先,“水花”是splash,“壓水花”我個人理解是“使水花最小化”,英文可以說:minimizing splash,或者making/creating little splash。

因為無論你怎麼跳,總會有一點點水花產生,不過很多媒體依然把“水花壓得好”誇張地描述為:without making a splash、not making a splash、creating no splash。

像全紅嬋奪金那次的“完美壓水花”,英文中還有一個專業術語,叫:rip entry。

我查到了這個術語的原因:

This entry into the water with no splash is called the “rip entry。” The technique is so named because if executed properly on a headfirst entry into the water, it sounds like someone has ripped a piece of paper

譯:沒有水花濺起的入水姿勢被稱為“rip entry”,這個術語之所以這樣叫,是因為如果操作得當,以頭朝下的方式入水時,聲音聽起來就好像某人撕開一張紙。

看來,老外是按照聽覺來給這個動作命名的,可能想體現這一動作的清脆悅耳。

不過,在我聽來,入水時不就“咚”的一聲麼?老外是不是對撕紙聲有何誤解?

另外還有一個跟跳水有關的術語再補充一下。

我們都知道“跳水”叫diving,而“雙人跳水”不叫double diving哦!

來看看外媒的報道:

Stunning images from Synchronized Diving at the Tokyo Olympics

譯:東京奧運會上雙人跳水的精彩鏡頭。

我們看到英文中的標準用詞是synchronized diving,還可以簡寫為synchro diving。

這裡的synchronized是“形容詞化的過去分詞”,表示“同步的”,來自於動詞synchronize(經常簡寫為sync)。

10多年前我還在用ipod的時候,經常要連電腦的itunes進行歌曲的“同步”(sync),所以我對這個詞還蠻熟悉的。

以前老的戰爭電影中,人們在執行任務前,都要“對錶”,就是把各自手錶的時間同步一下,英文可以說:Let‘s synchronize our watches。

而雙人跳水的關鍵,就在於兩個人是否能同步調一致地完成旋轉並完美入水,而synchronized一詞能很好地描述這一過程,double則不行。

為我國跳水健兒點贊!

本文已獲授權,如需轉載請與原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