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風聲鶴唳(實力不允許耍酷的大將)

這則成語出自《晉書謝玄傳》:“堅眾奔潰,餘眾棄甲銷遁,聞風聲鶴唳,皆以為三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十七八。”

成語典故——風聲鶴唳(實力不允許耍酷的大將)

該成語的意思是指把風的響聲和鶴鳴聲當成敵人追來的聲音,來形容人在非常恐慌的時候,稍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十分緊張害怕。

公元383年,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強徵北方各族人民,組成八十七萬大軍南下,想一舉滅掉東晉。東晉派謝玄等率兵八萬迎戰苻堅。苻堅自以為勝利在望,便派朱序去勸晉軍投降。但朱序卻將秦軍的細實告知晉軍。

成語典故——風聲鶴唳(實力不允許耍酷的大將)

晉軍將領謝玄根據朱序所報部署,突襲秦軍前哨陣地,殲滅秦軍萬餘人,與秦軍對峙於淝水。謝玄要求秦軍稍退,讓晉軍渡過淝水進行決戰。

苻堅以為可以乘晉軍半渡時進行偷襲,便一口應允。誰知秦軍將士皆是強徵得來的烏合之眾,人心浮動,無心應戰。晉軍乘勝追擊,大敗秦軍。

成語典故——風聲鶴唳(實力不允許耍酷的大將)

商務揹包男士雙肩包韓版潮流旅行休閒女中學生書包簡約時尚電腦包

¥

39。9

領券

減20

淘寶

購買

苻堅在逃跑途中,聽到風聲與鶴鳴聲,以為是晉軍追來,非常害怕。

在這場戰爭中,晉軍以少勝多,東晉得以偏安於南方,從此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

成語典故——風聲鶴唳(實力不允許耍酷的大將)

番外故事

謝玄(343年-388年),字幼度。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名將,豫州刺史謝奕之子、太傅謝安之侄。

謝玄有經國才略,善於治軍。早年為大司馬桓溫部將。太元二年(377年),為抵禦前秦襲擾,謝安薦謝玄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他招募北來民眾中的驍勇之士,組建訓練一支精銳部隊,號為“北府兵”。

成語典故——風聲鶴唳(實力不允許耍酷的大將)

太元四年(379年),率兵擊敗前秦軍的進攻,進號冠軍將軍,加領徐州刺史。之戰中,謝玄任前鋒都督,先遣部將劉牢之率部夜襲洛澗,首戰告捷。繼而抓住戰機,計誘前秦軍後撤,乘勢猛攻,取得以少勝多的巨大戰果。

成語典故——風聲鶴唳(實力不允許耍酷的大將)

太元九年(384年),率兵為前鋒,乘勝開拓中原,先後收復了今河南、山東、陝西南部等地區。後因病改任左將軍、會稽內史。

太元十三年(388年),謝玄去世,年四十六。獲贈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號“獻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