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他是大畫家,但其實他曾被譽為“才絕、畫絕、痴絕”

提到我國古代的著名畫家,或許很多人會想到創作有《送子天王圖》、《十指鍾馗圖》等佳作,被譽為“畫聖”的唐代畫家吳道子、以《步輦圖》、《歷代帝王圖》為代表作,深受唐太宗喜愛的閻立本,或是在民間被津津樂道,一生頗具悲情色彩的明代大才子唐伯虎。不過,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所處時代更早,他便是作品被謝安評價為“蒼生以來未之有”,本人被譽為“才絕、畫絕、痴絕”的東晉大畫家顧愷之。

世人只知他是大畫家,但其實他曾被譽為“才絕、畫絕、痴絕”

東晉永和四年(348),顧愷之生於晉陵郡無錫縣,也就是今天的江蘇省無錫市一帶,他的父親顧悅之曾經擔任過揚州別駕、尚書右丞。一種說法認為,顧愷之的祖父是曾經官至散騎侍郎的顧毗,而顧毗的曾祖父則是大名鼎鼎的東吳丞相顧雍。不過,《晉書》中將顧毗與顧悅之、顧愷之分開列傳,且並未提到他們之間存在血緣關係。

另外,顧雍這一脈屬於“吳中四姓”之一的吳郡顧氏,子孫一直以吳郡吳縣,也就是如今的江蘇省蘇州市一帶為根基,而顧愷之這一脈則生活在臨近的無錫。如此看來,顧愷之或許是出自吳郡顧氏這一大家族的旁支。不論如何,顧愷之無疑是出自官宦之家,這才得以從小接觸文學與繪畫,積累了淵博的學識與精湛的畫技。

據《晉書》記載,顧愷之從小就才華橫溢,後來更是被權傾朝野的大司馬桓溫徵辟為參軍,且“甚見親暱”。桓溫死後,大臣殷仲堪徵辟顧愷之為參軍,同樣對他寵信有加。值得一提的是,顧愷之吃甘蔗總是從不太甜的梢開始,一直吃到最甜的根部。對此,他解釋說如此一來便可以越吃越甜,這便是成語“漸入佳境”的由來。

世人對顧愷之的印象往往停留在他的畫作,實際上其文采同樣十分出眾,像是桓溫去世時,他就曾作詩道:“山崩溟海竭,魚鳥將何依!”後來有人問他會稽郡的風景如何,他又答道:“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若雲興霞蔚。”當然,相比之下顧愷之在繪畫方面的成就更加稱得上是驚世駭俗。

對於顧愷之的繪畫水平,史書如此記載道:“尤善丹青,圖寫特妙,謝安深重之,以為有蒼生以來未之有也。”為了加以佐證,書中還記載了幾件軼事。舉例來說,顧愷之畫完人像之後往往好幾年都不點上眼睛,按照他的說法,那便是“四體妍蚩,本無闕少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成語“點睛之筆”正是出自於此。

另一件奇事多少有些令人不太好接受,說的是顧愷之曾經仰慕居住在附近的一個女子,但對方並不願意接受顧愷之的愛。於是,顧愷之將其樣貌畫在牆壁上,又用針扎畫像的心臟處,結果那女子竟然也跟著心痛不止。這時,顧愷之再“趁人之危”,終於讓女子接受了他。這個有些“毀三觀”的故事,恐怕是人們為了表現顧愷之神乎其技瞎編的。

世人只知他是大畫家,但其實他曾被譽為“才絕、畫絕、痴絕”

不過,如果顧愷之真的幹過類似的事情,其實也並不令人意外,因為除了“才”與“畫”,“痴”本就是他人生的三大標籤之一。對於他的性格,史書有多處提及,首先,他“好諧謔,人多愛狎之”,也就是幽默風趣。其次,他“矜伐過實”,也就是言過其實,喜歡過分誇耀自己。最後,他“尤信小術”,也就是輕信一些小把戲。

對此,史書又給出了一個例子,說桓玄曾經給了顧愷之一片柳葉,並聲稱戴上它就可以不被別人看到。顧愷之得到後大喜,於是某次戴著柳葉來到桓玄面前,桓玄故意裝作看不見他,自顧自地撒尿,於是顧愷之信以為真,將那片柳葉視為珍寶。

義熙五年(409),顧愷之死於散騎常侍任上,享年六十二歲。或許是藝術家多少都有些異於常人,或許只是恰好性格如此,顧愷之在才華橫溢的同時也保留了孩童般純真的天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便是:“愷之體中痴黠各半,合而論之,正得平耳。”

世人只知他是大畫家,但其實他曾被譽為“才絕、畫絕、痴絕”

可惜的是,作為顧愷之代表作之一的《女史箴圖》不但原作早已佚失,其唐代摹本也於八國聯軍侵華時慘遭掠奪,如今藏於大英博物館。不過,作為許多人口中的“中國畫祖”、“山水畫祖”,他提出的“以形寫神”、“遷想妙得”等創作理念奠定了我國傳統繪畫的基礎,也深深影響了無數代人,這是誰也無法搶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