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

以下文章來源於植物大移民 ,作者嚴靖

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

植物大移民

關注植物的大遷移,認識外來植物,瞭解植物的移民歷程,一起見證那些具有國際範的植物的前世今生~

物種的交換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故事,甚至古老到自生命體誕生開始,因為所有生命都有著繁衍生息、傳播擴散和開疆拓土的本能。

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

栽培的向日葵品種

我們關注的則是植物的傳播與人類之間的關係,這和植物的自然擴散是不同的。比如新月沃地的小麥,非洲的西瓜,北美洲的向日葵,還有來自南美洲的很多人都愛吃的玉米和番薯,它們在中國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植物。而所有這些都是人類介導的有意識的傳播,是“人為”的,而非“自然”的,在現行的概念下,這種由人為介導而傳入的物種被稱為“外來種”,並且通常以國界為劃分標準。這是因為人類的活動極大的改變了自然程序,加速了一些物種的滅絕速度,同時也加速了另一些物種的傳播速度。

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

已經在大連野生的向日葵原種

我們總是將人類介導的傳播分為有意引種和無意帶入,“有意引種”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有引種規模大小之分,並且根據不同的引種目的,所引入的物種大體上都有特定的範圍,而“無意帶入”則隨意多了,任何物種都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入,這個過程貫穿在人類文明史的始終。

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

來自印度的莧菜

在有些情況下,引入栽培的外來植物一旦適應了新環境,它們就能自我繁衍,不再需要人們的悉心照料,此時它們就逸生了。肯定有人見到過長在荒地裡的西紅柿,也肯定有人吃過出現在野地裡的莧,西紅柿(Lycopersicon esculentum)來自南美洲,莧(Amaranthus tricolor)則來自印度。當它們在自然或半自然的生態系統或生境中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穩定種群時,它們就成為了歸化種(naturalized species),莧就是這樣的例子。而改變並威脅本地生物多樣性並造成經濟和生態損失的,就是外來入侵種(alien invasive species)。所以,外來植物總體上有這麼一條變化的途徑:

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

外來種有歸化的可能,歸化種有入侵的風險。

那麼中國究竟有多少種外來植物呢?自史前時代起,就一直有外來植物不斷地進入中國。原產自中亞的大麻最晚約在2500年前就從歐洲-西伯利亞傳入中國,然後隨著人類活動將其傳播到華北,併成為中國古代的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小麥進入中國的時間則更早了,考古證據顯示,西亞的小麥至遲在距今4000年以前就已經傳入到中國境內,而且很有可能更早至距今4500年。

“麻”和“麥”都是在《詩經》裡出現過的植物,在文化和物質交流都極為艱難的詩經時代,植物傳播得異常緩慢,因此種類也是屈指可數。我們姑且將這一時期稱為前張騫時期。

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

早已在中國安家落戶的大麻

張騫出使西域是一個轉折點,他讓包括紫苜蓿、葡萄、石榴在內的諸多異域物品進入中國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而且大多都有史料記載,這是絲綢之路的意義所在,這是張騫的首開西域之功。而後隨著唐宋的空前開放和元朝的盛極一時,中土與西域及其他地區的交流更加頻繁。這一時期,一系列瓜果蔬菜、草藥佳卉或具宗教色彩的植物紛紛進入中國,芫荽、胡麻、胡桃、西瓜、菩提樹、曼陀羅、水仙、罌粟、茼蒿、蓖麻……這個名單遠不止這麼長。

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

可以致幻的曼陀羅

如此,這一漫長時期內的交流大都限於陸路,雖然唐朝就已有遣唐使、宋朝就已開闢對日航線和高麗航線,但海外交流仍然有限。對於我們關注的物種交換事件而言,即使是明朝初年的鄭和下西洋也貢獻寥寥。下一次轉折點應該是偉大的公元1492年,這是一個全球大航海時代開啟的標誌性年份。自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39年)至哥倫布遠航美洲的1600多年我們稱之為前大航海時代。

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

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

來自南美洲的美味的仙人掌

1492年之後,物種的交換迎來了大爆炸時期,世界各地的政客、商人、園藝家、探險者、醫生、植物學家等等在世界各地尋找著植物,以至於“植物獵人”成為了當時一個非常時髦的職業。玉米、番茄、土豆、番薯、辣椒、木薯、花生、仙人掌、紫茉莉、菸草、向日葵、含羞草……

這些遠渡重洋的植物紛至沓來,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改變了中國人的飲食結構,甚至顛覆三觀——含羞草居然會動!這裡面的故事太多太多,而且精彩紛呈,每一種植物的傳入都是一個傳奇的故事,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而這些都是屬於大航海時代的精彩!

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

會動的含羞草

對於發生在中國的物種交換事件而言,應該還有兩個時間節點:鴉片戰爭和改革開放。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伴隨著中國農業、林業及園藝事業的逐漸發展,外來物種開始成規模的、有計劃的被引入中國。以黑麥草為代表的草坪草與牧草、以納塔櫟為代表的美洲櫟類樹種,特別是以景天科、番杏科和仙人掌科為代表的多肉植物以及蘭科植物,正透過多種途徑進入,並且這一過程還將一直持續下去。據估計,僅蘭科植物進入中國的數量就達10000種以上,在流入的外來植物中位居第一。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因為這是一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

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

如今風靡上海園林界的納塔櫟(也叫德州櫟)

正因如此,“中國究竟有多少種外來植物”這個問題只能用“越來越多”來回答了。在歷史長河中,不管流入了多少種外來植物,那些有意引入的自有人為之登記造冊,誰引入誰負責。那麼歸化植物呢?我們需要認識到,中國環境保護部(現歸生態環境部)自2003年起陸續公佈的四批“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有39種入侵植物,它們的入侵都是由歸化開始的。因此為中國歸化植物建檔歸案就有著另一個層面的意義了,既是為了解自身家底,也是為防患於未然。

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

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

集美麗與惡毒於一身的水葫蘆(也叫鳳眼藍)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的出版就是這份檔案的初步建立。這項工作歷時5年,我們不提五年如一日的野外實地調查之艱辛,不談數千篇文獻的查閱整理之繁瑣,也不說近千個植物名稱及其原產地的研究考證之困難,只來說說“中國歸化植物”這份檔案本身吧!

這份檔案的截止時間是2018年12月31日,共記載933+514+72=1519個植物名稱,其中933就是中國歸化植物的數量,隸屬於103科482屬。514和72則屬於勘誤:514是原產於中國的植物種數,72是外來但仍只處於栽培狀態的植物種數,但有歷史文獻錯誤的把這兩種情況當作歸化甚至入侵對待,因此我們必須要根據事實更正過來,以免誤導公眾。

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

在內容上,《名錄》中有學名(接受名)、異名、長期以來被誤鑑定的學名、中文名、原產地、在中國的現實分佈地(在必要的情況下會區分栽培分佈、歸化分佈)和參考文獻。其中參考文獻是指所有我們能查到的將某一物種定義為歸化或入侵的文獻,包括著作、期刊、新聞、報紙等等。從這個角度可以說,我們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之上,集所有歸化與入侵文獻之大成,終成《中國歸化植物名錄》一書。

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

《名錄》部分內容

物種大交換正改變著整個地球的面貌,物種的入侵則長遠的影響著整個地球的生態,而物種的歸化則尷尬的處於兩者之間,是利是弊就看它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Invasive”(入侵)本無“有害”之意(為什麼呢?),歸化也只是一種自然現象,我們不必對這近千種植物帶有某種感情色彩,但無論是出於什麼理由,我們都需要去了解它們,因為它們就在我們的身邊。所以,從現在起,去買一本《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吧~

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

原標題:《物種大交換的時代 :《中國歸化植物名錄》出版的背景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