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亞·金鴻一瞥|世界盃,卡達文化的一場成功營銷

卡達世界盃是當地文化的一次成功輸出。因為足球,因為世界盃的影響,這個波斯灣小國的文化與風俗,乃至移民機會,都讓初次接觸的各國遊客沉浸其中。

哈亞·金鴻一瞥|世界盃,卡達文化的一場成功營銷

圖說:人們在海濱大道與世界盃標誌合影 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李銘珅 攝 (下同)

愛扮卡達人

拉伊卜是世界盃有史以來第15個吉祥物。從他帶熱的卡達服飾、風俗來看,很可能他要比那些前輩更成功。

世界盃開賽沒幾天,拉伊卜就脫銷了。設在多哈Al Bidda公園的世界盃球迷節,紀念品商店裡已經找不到哪怕一隻可以戴在頭上的拉伊卜了;世界盃主新聞中心的商店裡,卡通版的拉伊卜早不見蹤影,都被記者們帶回了酒店和公寓。現在你託人買一件拉伊卜,可要欠不小的人情。

作為本屆世界盃的吉祥物,拉伊卜的設計靈感來自於當地人的傳統服飾,加上眼睛鼻子和嘴巴,他就成了卡達文化最好的代言人。開幕式上,當拉伊卜在海灣球場飛起來時,所有觀眾都被這個愛冒險和充滿好奇心的吉祥物所俘虜。卡塔爾當地的三名創意工作者參與了拉伊卜的動畫設計和製作。拉伊卜在阿拉伯語中的意思是“技術高超的球員”,阿爾·貝克說,當時的想法就是用幽默和互動的方式來展示拉伊卜,確保他不僅僅吸引球迷,而是更多的觀眾。動畫片中,拉伊卜現身許多世界盃的經典比賽,不僅幫助馬拉多納完成“上帝之手”的進球,還助力范佩西攻入那粒魚躍頭槌。畢業於倫敦大學電影碩士專業的庫瓦里透露,一開始給拉伊卜設計的是講卡達口音的阿拉伯語,後來改為當地人講的英語,表明拉伊卜是卡達人,但他和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緊密的聯絡。

哈亞·金鴻一瞥|世界盃,卡達文化的一場成功營銷

圖說:世界盃吉祥物拉伊卜

買不到拉伊卜沒關係,球迷把這種喜愛轉移到卡塔爾當地的傳統服飾上。去世界盃的球場看看,進場前,總有各國來的球迷穿著阿拉伯大袍,戴著纏頭巾,與當地人來張合影,看看自己入鄉隨俗得徹不徹底。

在多哈著名的瓦其夫市集,纏頭巾成為熱銷商品。特別是各國國旗圖案的纏頭巾,像阿根廷的藍白兩色、巴西的黃綠兩色、法國的藍白紅三色,各家商鋪都有準備。克羅埃西亞球迷戴上紅白格子的纏頭巾,正好和國家隊的形象吻合,於是看臺上多了不少藍眼睛高鼻子的“拉伊卜”。還有不少球迷披上羊毛披肩,就是設計成世界盃會徽的貝都因披肩。這幾天卡達有點降溫,晚上球場冷空調再一吹,披肩展開來就是一條毛毯,暖身特別合適。

哈亞·金鴻一瞥|世界盃,卡達文化的一場成功營銷

圖說:遊客穿上當地服飾比拼球技

DJ的心願

世界盃球場外,有一道特別的風景線——DJ在空地搭起工作臺,播放悅動的音樂,而正在進場的球迷就和著節奏,舞動起來。

卡達青年易卜拉欣每天的安排都很緊湊,他的身影出現在海灣、賈努布和阿瑪圖圖等世界盃賽場。他是第一位在世界盃獲得演出資格的卡達DJ。

大學時易卜拉欣開始做DJ,用6個月打工掙來的錢買下一臺解碼器後,就開始利用課餘時間創作自己的音樂。3年前,易卜拉欣作了決定,專心做電子音樂,並在去年釋出了首支單曲。

世界盃,讓更多人聽到了卡達音樂人的聲音,發掘他們的才華。易卜拉欣的音樂在當地阿拉伯舞曲的基礎上,混合浩室舞曲以及搖擺的節奏,一些國際上家喻戶曉的電子樂大師,都是他創作的靈感來源,他的樂曲和表演營造出一種積極樂觀的氛圍。他給自己起了個很有辨識度的藝名“來自沙漠的上帝”,“這是對我自己的出身和我的國家卡達的個人頌歌”。

哈亞·金鴻一瞥|世界盃,卡達文化的一場成功營銷

圖說:卡達街頭表演當地音樂的藝術家

易卜拉欣說自己很幸運,能夠藉助世界盃的舞臺,讓更多人瞭解卡達也有動聽的音樂、優秀的音樂人。在多哈的阿卡迪亞電子音樂節上表演後,很多人認識了這名年輕的卡達DJ。“這是一次了不起的經歷,音樂製作水平非常高。人們感到震驚,因為他們以前從未見過卡達的DJ或電子音樂製作人。”易卜拉欣說,“這就是為什麼世界盃來到這裡是如此重要。我們正在改變人們對卡達和阿拉伯世界的看法。”

易卜拉欣很自豪成為第一個在國際舞臺上推動電子音樂的卡達DJ。現在,他已經得到美國唱片公司的合約,藉助世界盃,他能把自己的音樂帶到更多觀眾面前。

音樂人的身份以外,易卜拉欣還是一名球迷,除了卡達隊,他也支援巴西隊,巴西擊敗塞爾維亞,是他認為最精彩的本屆世界盃比賽。現在,世界盃已經產生進入決賽的兩支隊伍——阿根廷和法國,易卜拉欣期待在AL Bidda公園的球迷節上再做一次表演,“那裡都是各國來的球迷,我能想象與成千上萬名觀眾在一起爆發的巨大能量。我的音樂能與各行各業的人產生共鳴,這種感覺非常棒。”

住到盧塞爾

哈亞·金鴻一瞥|世界盃,卡達文化的一場成功營銷

圖說:盧塞爾新城

不只服飾、音樂這些文化上的輸出,卡達世界盃更大的營銷是城市。這麼說一點不誇張。多哈北部的盧塞爾,一座因為世界盃興起的新城,如今在足球的推動下,它正成為波斯灣閃閃發亮的珍珠。

世界盃期間,球迷、記者一次次提到盧塞爾,因為那裡有一座容量最大的比賽場館,也因為梅西的4場比賽安排在盧塞爾球場進行,最後,阿根廷與法國的決賽還會在那裡上演。每場比賽9萬名球迷的到來,讓更多人見識了盧塞爾的活力。10年前,這裡還是一片不毛之地。但因為世界盃,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起了22座酒店、36所學校、2片高爾夫球場、1條地鐵。這裡的繁榮程度,絲毫不輸多哈市中心,不僅有金碧輝煌的椰棗碗球場,還有風光旖旎的海濱長廊、氣勢宏偉的旺多姆購物廣場,盧塞爾滿足了每一名來觀光看球的遊客的需求。

哈亞·金鴻一瞥|世界盃,卡達文化的一場成功營銷

圖說:阿根廷與法國的決賽會在盧賽爾球場上演

許多球迷選擇住在盧塞爾,他們透過社交媒體曬出新城的足跡,特別是這裡漂亮的公寓、迷人的市容。因為是新城,盧塞爾允許外國人置業,並獲得永久產權和居留權,房價比國際上許多城市更令人心動,100萬美元左右的公寓不在少數。這意味著你可以在醫療、教育上享受與卡達人一樣的福利。盧塞爾計劃入住45萬新移民。不用擔心夏季的高溫,新城建有貫穿城區的製冷系統和天然氣管道,世界盃後,這裡將成為卡達乃至波斯灣地區熱門的度假地。(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金雷 多哈今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