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大腕沒炒作的電影《特級英雄黃繼光》,為何能衝上熱播榜首

作者:白宇喬(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博士研究生)

近來,一部名為《特級英雄黃繼光》的電影在上線不久便爆紅網路,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讓黃繼光——這個我們每個人從小便熟悉的英雄人物,再次走進了觀眾的心裡。這部沒有大牌導演,沒有流量明星,沒有鉅額經費的網路電影憑藉精良製作和真情演繹成功打動了觀眾,在上線後迅速衝到愛奇藝、優酷等播放平臺電影熱播榜榜首,引發觀眾的強烈共鳴。《特級英雄黃繼光》的熱播,是黃繼光同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中國人民志願軍指戰員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以及優秀影視藝術的巨大感召力相互疊加的結果,是以網路電影形式展現紅色題材的一大突破,顯示出網路影視劇在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傳播紅色文化方面具有巨大潛能。

沒大腕沒炒作的電影《特級英雄黃繼光》,為何能衝上熱播榜首

重塑豐滿英雄形象

《特級英雄黃繼光》以電影藝術的形式實現了“破立並舉”。一方面,該片突破了國產紅色影視劇,尤其是軍事題材影視劇一直存在的問題,即主要突顯戰鬥英雄在戰場上英勇頑強的作風、不怕犧牲的意志、感人肺腑的事蹟,進而忽略了戰場、戰鬥之外的人物整體形象。該片透過插敘的手法,為觀眾呈現了黃繼光的家庭生活、部隊的訓練時光以及黃繼光本人心路歷程的變化,使觀眾得以更加直觀、深入的理解黃繼光為何會、為何能、為何敢成為英雄;另一方面,該片成功重新樹立起“黃繼光”這個耳熟能詳的英雄形象,緊扣“特級英雄”主題,展現了讓觀眾耳目一新的英雄形象:雖然他出身貧寒且文化程度低,但卻具有極強上進意識和極高政治覺悟;雖然有艱苦的軍事訓練和天書般的通訊知識“折磨”著他,但不服輸、不怕苦、不認命的意志品質永不消退;雖然槍林彈雨兇險無情,但他能靈活應對善思考。該片既“破”又“立”,在熒幕上重塑了黃繼光同志的豐滿形象。

在戰場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下,任何人都會感到恐懼,但黃繼光沒有畏縮不前。在戰場上,黃繼光身手敏捷、勇往無前,不僅每次都能堅決完成組織交付的任務,更是完成了從“農村青年”到“革命戰士”的光榮轉變。

沒大腕沒炒作的電影《特級英雄黃繼光》,為何能衝上熱播榜首

作為通訊員和戰鬥員,黃繼光既具專業能力,也賦勇敢精神。戰場態勢瞬息萬變,他為了節省寶貴的時間,甘願冒著美軍的狂轟濫炸也要抄近路走“封鎖區”送信;在前沿陣地遭敵猛烈炮擊,通訊全部中斷的危機關頭,他主動請纓送信;面對洶湧而來的數倍於己的敵軍,只是負責送信的他卻選擇留下來與陣地上倖存的戰友並肩戰鬥;在奪回597。9高地的戰鬥中,在全連僅剩7人的緊要關頭,又是他挺身而出,用自己年僅21歲的生命為大部隊開闢了進攻通路。

作為兒子,黃繼光深愛著家人,但他知道自己不僅是母親的兒子,更是中國的兒子。從小就經受過剝削和壓迫的黃繼光,為了讓自己的母親和弟弟能夠繼續過上好日子,為了讓千千萬萬中國人和朝鮮人能夠免受帝國主義的欺壓,毅然決然地加入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給母親的信中,他沒有向最親近的母親抱怨條件的艱苦和戰爭的殘酷,只是輕描淡寫地表示要“立了功再回家”,他一定要成為讓母親驕傲的好兒子。

沒大腕沒炒作的電影《特級英雄黃繼光》,為何能衝上熱播榜首

電影以細緻的描繪和動情的演繹,生動刻畫了一個淳樸善良、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平凡人英雄的形象。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為了勝利敢於犧牲是人民軍隊普遍而真實的情況。僅在上甘嶺戰役中,就湧現出一大批黃繼光式的指戰員,他們敢打硬仗、悍不畏死,使用手雷、手榴彈、炸藥包與敵同歸於盡,捨身堵槍眼、炸碉堡成為普遍現象。透過對黃繼光這一戰鬥英雄形象的豐滿重塑,《特級英雄黃繼光》既還原了英雄自身,也還原了造就英雄的時代背景、歷史條件、家庭因素;既讓英雄走進觀眾心中,近距離感受黃繼光身上保家衛國的情感,也為觀眾建立了一片自我思考的空間,不斷探索英雄背後的豐富內涵。

還原真實戰爭場景

《特級英雄黃繼光》並沒有完整演繹黃繼光同志在朝鮮戰場上的全部經歷,而是將視野集中在上甘嶺戰役前後,圍繞597。9高地戰鬥展開。今年是黃繼光同志犧牲70週年,正是在70年前的10月20日凌晨5時許,黃繼光用盡生命的最後氣力撲向了正在噴吐火舌的敵軍碉堡。

《特級英雄黃繼光》取材真人真事,其能夠迅速得到觀眾的認可與青睞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劇組下狠功夫,高度還原了黃繼光犧牲的那場激烈戰鬥,真實重現當年炮火紛飛的上甘嶺戰場:

沒大腕沒炒作的電影《特級英雄黃繼光》,為何能衝上熱播榜首

其一,該片對597。9高地戰場做了逼真還原。據該片美術指導的回憶,劇組歷時半年之久在全國範圍內考察、篩選597。9高地之戰的拍攝場地,最終選定在的拍攝地位於河南鞏義的一個連手機訊號都沒有的深山之中。劇組根據戰場資料認真還原當年的高地面貌,在對坑道、戰壕、機槍陣地、碉堡工事等細緻考究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還原了戰場的季節、地域、地形等特徵。

其二,該片對交戰雙方的武器裝備做了認真還原。根據導演周潤澤和軍事顧問劉文陽的回憶,具體的武器裝備雖然有資料參考,但在70年後的今天去收集和製作它們仍然是困難重重。為了最大程度的還原當年的戰場環境和戰鬥過程,劇組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堅持“真槍實彈”,大量使用真槍和空包彈拍攝戰鬥場面。更難能可貴的是,該片真實還原了當時志願軍使用的幾種主力槍械:50式衝鋒槍、莫辛納甘M1944栓動步槍、DP28輕機槍、SG43重機槍以及黃繼光爆破碉堡時使用的RPG43反坦克手榴彈。

其三,該片對反攻597。9高地的戰鬥過程做了細緻還原。在1952年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15軍45師135團2營6連在夜幕掩護下提前潛伏至597。9高地6號陣地前僅百餘米處。戰鬥打響後,6連在我軍“喀秋莎”火箭炮的火力協同下,迅速楔入美軍陣地。該片綜合運用鏡頭的變換,形成不斷推進的戰鬥節奏感和連續性,緊扣著觀眾心絃,完全沒有許多戰爭影視劇亂哄哄的“人海戰術”或“瞎打一氣”的場景。美軍在夜戰中對照明彈的大量使用、志願軍對支援火力的運用、黃繼光突擊暗堡的戰術選擇等戰鬥細節都在影片中得到了良好呈現。

戰爭場景不僅僅是火光四射的勁爆特效,還包括戰士在戰爭中的成長經歷。在好萊塢大片和電影工業化的影響下,國內軍事題材影視劇呈現出重“武戲”輕“文戲”的趨勢,戰爭特效往往被放在首位。該片雖然以黃繼光為中心視角,但同時也成功塑造了教導員、肖登良、吳三羊等角色,將黃繼光的英雄事蹟延展為一種群體性英雄事蹟,旗幟鮮明的展現出人民軍隊內在具有的“英雄-集體”辯證法。以黃繼光的人物成長經歷為線索,該片生動詮釋了人民軍隊這個大集體、大熔爐對人素質的提升、對精神的昇華,其獨到之處就在於添加了赴朝參戰前的訓練過程。黃繼光在訓練時不僅要苦練技戰術,更要學習通訊專業知識、通訊裝備使用、團隊戰術運用等技術性科目,最終從農村毛頭小子成長為專業技術過硬的志願軍戰士。可以說,黃繼光的成長變化,離不開人民軍隊這個大集體,離不開與他共甘共苦的同志們。《特級英雄黃繼光》以黃繼光同志為例,正面展示了人民軍隊是如何教育和培養新人,以藝術性的手法解答了人民軍隊何以英雄輩出的問題,突顯了該片在創作上的馬克思主義立場和方法。

譜寫永恆生命華章

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的志願軍指戰員們前赴後繼,奏響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頌歌,樹立起一座座青春熔鑄的精神豐碑,譜寫了一首首流芳千古的生命華章。《特級英雄黃繼光》生動地向觀眾呈現了動人的戰鬥英雄史詩,傳遞了不朽的抗美援朝精神。

為什麼要跨過鴨綠江?這是一個所有抗美援朝主題藝術作品必須要回答的問題。該片多次出現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例如,當黃繼光因為身材瘦弱矮小而被徵兵人員拒之門外時,他神色凝重地對負責徵兵的教導員說:“我們剛剛解放,如果美國鬼子來了,我們的世世代代都要挨餓受凍,我怕的是這個。”寥寥數語,就道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真諦:保衛祖國不受帝國主義侵略,捍衛人民幸福生活的權利;又比如,教導員和其他志願軍戰士在給家人的信中都不約而同地表示自己在朝鮮一切都好,吃的飽,穿得暖,一個訴苦的字眼都沒有,信中極盡對家人的思念、對重逢的期盼。可在鏡頭裡,觀眾看到的卻是身負重創的傷員、焦急忙碌的軍醫、疲憊不堪的戰士。他們真的不苦嗎?為什麼不向家人訴苦呢?電影用質樸平實的語言講清了前線戰士、千萬家庭以及新生中國之間的割不斷的血肉聯絡:正是因為對國家、民族、人民愛的深沉,千千萬萬像黃繼光一樣的志願軍指戰員,才會在遠離祖國和親人的異國他鄉堅持戰鬥直至勝利。

沒大腕沒炒作的電影《特級英雄黃繼光》,為何能衝上熱播榜首

戰爭是最唯物的,頭腦中的玄想不能換來現實中的勝利,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敵人,志願軍以弱勝強贏得勝利靠的是什麼?《特級英雄黃繼光》中的進攻597。9高地0號陣地的戰鬥集中解答了這一問題:是志願軍指戰員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與靈活頑強的戰鬥作風,是人人心中燃燒著的不滅信仰,支撐起一個個血肉之軀的英雄壯舉。影片對黃繼光最後的戰鬥做了近乎完美的還原,將他用計騙開敵軍火力的機敏、抓住戰機猛打猛衝的果敢、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的高尚、身負重傷仍繼續戰鬥的堅強、為了勝利捨生忘死的英勇都展現的淋漓盡致。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對故土親人的真摯熱愛,激發出廣大志願軍指戰員心底的昂揚鬥志,指引著他們為了勝利而實現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蹟。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歷史不會忘記黃繼光們,人民不會忘記黃繼光們。2022年9月17日,第九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88名犧牲在異國他鄉的志願軍英烈終於回到了祖國和人民的懷抱。英雄從未遠去,《特級英雄黃繼光》以全中國家喻戶曉的英雄事蹟為主題,以細膩的藝術手法還原了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同志是怎樣煉成的,讓英雄再次走進觀眾的靈魂深處,在中華大地上續寫了那永恆的生命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