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方向研究,青少年的攻擊行為是怎樣形成的?

引言

攻擊行為形成原因的理論假說。關於青少年攻擊行為的形成原因,學者們提出了多種不同的見解,其中影響較大的理論研究假說有本能論、挫折

-攻擊理論、社會學習理論、社會認知理論和攻擊的生態學理論等,而近期提出的認知-新聯結主義模型理論更加全面的闡釋了情緒與攻擊行為的關係。

從心理學方向研究,青少年的攻擊行為是怎樣形成的?

1)攻擊行為的本能論——精神分析理論弗洛伊德認為,攻擊性是天生存在的,個體的攻擊表現源於其破壞性本能,這種本能的侵犯效能量遲早要“宣洩”釋放出來的,否則就會產生壓力,導致疾病。如果能量朝向內部宣洩,也即是指向自身,就表現為對自我的折磨和摧殘,甚至會導致自殺;若是宣洩朝向外部,就表現為對他人的有意傷害,也即是出現多種攻擊行為。

2)攻擊行為的挫折-攻擊理論多拉德、米勒等研究者認為,攻擊是人體遭受挫折後所產生的行為反應。當一個人經過巨大的努力卻無法達到或者實現自己的目標或者理想時,就會產生挫折感。一般情況下挫折很容易使個體具有攻擊性,尤其是當個體受到的挫折比較強烈,而其又認定透過攻擊這種手段可以直接指向目標時,攻擊就是必然會發生的。但攻擊反應只是其中的一種形式,而不是一種必然的結果。同時,該理論認為,要減少攻擊,重要的是降低引發挫折的驅力的需要,而且透過宣洩也可能降低攻擊。

從心理學方向研究,青少年的攻擊行為是怎樣形成的?

3)攻擊行為的社會學習理論班都拉和他的同事發現,個體是透過觀察和強化習得攻擊,這種攻擊也可以在新的學習過程中進行改變或消除,學習是攻擊行為發生的主要決定因素。另外,透過實驗研究結果班都拉還提出,個體不僅可以透過直接的觀察學習而獲得,也可以透過間接的學習而習得,如從大眾媒介中也可以使個體受到和直接觀察學習同樣的影響。

4)攻擊行為的社會認知理論道奇認為,個體對社會資訊的錯誤理解會引發攻擊,攻擊行為發生的基礎是個體對其所面臨的社會情境的認知過程。他提出了一個引發個體攻擊行為的社會資訊加工模型,該模型認為,個體從最初面臨某一社會線索,到做出最終的攻擊行為反應,這整個的資訊加工過程包括5個步驟或環節,如果個體不能按照這些步驟順序加工輸入的資訊,或是在某一環節上出現了加工偏差,就有可能出現攻擊行為。

從心理學方向研究,青少年的攻擊行為是怎樣形成的?

5)攻擊行為的生態學理論該理論同布朗芬布倫納的生態系統理論是一致的:攻擊行為應是存在於一個廣闊的社會系統中,該系統包括家庭、同伴、學校、社群、社會文化等許多子系統,這些子系統即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絡。在這個宏觀結構中,各種直接的與社會廣泛的聯絡是一個完整的攻擊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種來源中都有一個雙向的影響,每一種因素可以直接影響另一種因素,或透過其他因素間接影響另一種因素。

6)攻擊行為新理論——認知-新聯結主義模型理論近期提出的一些理論模型更加的成熟,更全面和充分的解釋了攻擊行為的發生機制。伯克威茨的認知-新聯結主義模型理論研究了情緒喚醒和外顯行為的關係,特別是憤怒和攻擊行為的關係。根據這個模型,當情緒反應消極時,會觸發與憤怒情緒、記憶以及攻擊傾向相關的網路,而且這個網路上任何一個成分被啟用,都會引發網路上的其它成分也被啟用,從而在經歷一系列的反應後引發憤怒和攻擊行為。

從心理學方向研究,青少年的攻擊行為是怎樣形成的?

也就是說,當個體擁有較多的負性情緒時,個體內部的憤怒、

攻擊網路會有很高的喚起水平,個體的敵意性會更強,會擁有更多的憤怒感,就會對合適的發洩物件進行攻擊。該理論認為,主動的資訊加工對於修正和改變反應趨勢是非常重要的,但憤怒會直接導致欺負或攻擊行為,而不必經過複雜的思維過程。在消極的外在影響下,個體會由於生成的內在敵意思想和憤怒去向一個可責怪的物件發洩,這是消極情緒反應的結果,而不是情緒發生的原因。

雖然本能論、挫折

-攻擊理論、社會學習理論、社會認知理論和攻擊行為的生態學理論從不同的角度解釋了攻擊行為形成的原因,但卻有著各自的缺陷:本能論在今天看來更多的是一種猜測,不能用科學實驗來加以驗證,而且該理論主要是用於對心理異常者的行為發生進行解釋,因此不能簡單或者隨便的擴充套件運用到青少年以及其他的成年人;挫折-攻擊理論解釋了一部分攻擊行為是由挫折引起的,而不能解釋所有的攻擊行為的發生原因。社會學習理論過於強調示範和學習在引發攻擊行為中的重要作用,而忽略了個體的內部認知變化,淡化了個體的主動性。

從心理學方向研究,青少年的攻擊行為是怎樣形成的?

社會認知理論重視了認知因素對個體行為發生發展的影響,從個體內部的心理活動變化解釋了攻擊行為的形成原因,卻忽略了由認知引發的一系列情緒情感喚起問題;生態學理論強調了社會大系統中的許多子系統與攻擊行為的聯絡,研究過於廣泛而不具體,沒有研究個體自身的變化。而認知

-新聯結主義模型理論解釋了負性情緒所自動引發的原始的行為反應傾向,將這種負性情緒與一系列的身體反應、感受、動作等緊密聯結,重視了情緒、氣質等個體特質對攻擊性的重要影響,更全面的解釋了攻擊行為的發生機制。

自尊的內涵:自尊是與青少年的人格發展密切相關的個體自我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標誌,對個體的情緒情感、動機態度、社會行為等的形成與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自尊的產生是以兩個生命前提的存在為基礎的;一個是自我意識的建立,另外一個是挫折和死亡對生命的危機。自尊作為人所特有的內在品質,它的本質的真正內涵在於人的生命性。

從心理學方向研究,青少年的攻擊行為是怎樣形成的?

在嬰幼兒時期形成的自我的掌控感以及由親子依戀產生的歸屬感可以作為自尊形成的前兆,隨著社會化程度的加深,個體產生能力感和價值感,形成初步的自尊。自尊作為個體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是你所能給予自己的最好的禮物,它作為人生命的心理根源,可以保持生命的充沛和活力,從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維持生命的圓滿。擁有良好自尊的個體會更加積極的去適應環境,維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從而避免或修正環境所帶來的壓力和不安,保持自己的生命和諧。

而自尊一旦不足或缺乏,個人就不能夠準確而合理的面對環境的壓力,不能對造成焦慮的社會環境做出合理反應,就會形成種種不健康的態度或行為。自尊的概念首先是由

William James在其《心理學原理》一書中提出,在隨後對自尊的研究中,研究者們各自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見解,有些概念甚至相互矛盾。

從心理學方向研究,青少年的攻擊行為是怎樣形成的?

具體來說有以下幾種代表性定義:James認為,個體的自尊即是其對自我價值的感受,並提出了著名的自尊公式:自尊=成功/抱負,即個體對自我價值的感受取決於自身的真實成就——真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的比值,他指出,自尊是一種情感性的(強調心理感受)、能力指向的(強調依靠活動的效果)、動態性的(具有變化的)開放性心理結構;他這一觀點得到了M·Rosenberg的認同,他也認為認為自尊是針對自我的一種積極或消極的態度和自我感受,反映了個體知覺到的現實自我狀態和理想自我狀態之間的差異。

基於此理念,他編制了現在被廣泛使用的具有很高的信效度的自尊量表(

SES),個體在量表中所表現出的高自尊表明個體認為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滿意並尊重自己。在國外學者對自尊進行充分研究的同時,國內學者也在理論和實證方面對自尊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驗證。朱智賢認為自尊是社會評價和個人的自尊需要之間關係的反映。

從心理學方向研究,青少年的攻擊行為是怎樣形成的?

林崇德認為自尊是

“自我意識中具有評價意義的成分,是與自尊需要相聯絡的、對自我的態度體驗”;黃希庭認為自尊即自我價值,是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客體我認知和評價主體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體驗;張靜認為自尊是個體在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一種對自我的積極情感體驗,而且它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產物,由自我效能(自我勝任)和自我悅納(自愛)兩部分構成。

結語

雖然國內外的學者對自尊的界定有所不同,但總體說來,對自尊的基本成分具有一致的看法,也即是自尊具有情感成分和認知成分兩種基本的構成成分,情感成分主要表現在良好的自我價值感以及愉悅感、勝任感等積極的情緒狀態;認知成分主要表現為個體對自身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因此,本

從學者們的已有研究出發,依據張向葵教授對自尊的定義,將自尊定義為:個體對自我行為的價值與能力的主觀評價和被他人與社會承認或認可的一種主觀需要,以及對自我積極的情感體驗,是個體對自己尊嚴和價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