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平樂縣擦亮“一村一輔警”品牌服務

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近年來,針對農村警力不足、基層基礎工作薄弱等問題,平樂縣創新“一村一輔警”機制,以社群1名民警、2名輔警,行政村1名輔警標準,將駐村(社群)輔警全部派駐至全縣147個行政村〈社群),把公安機關的觸角延伸到農村最前沿,建立起群眾身邊的警務站,切實打通農村基礎警務“最後一公里”,打造“治安管理無漏洞、服務群眾零距離、化解矛盾全方位”的城鄉社群警務新模式,鄉村“平安網”越織越密。

村莊平安的“守望者”

平樂縣總面積1919。34平方公里,轄10個鄉鎮147個行政村(社群),總人口47萬,農村地區人口占全縣人口近80%。全縣派出所長期警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形勢下的基層基礎工作。

今年以來,平樂縣強力推進“一村一輔警”暨“網格化”管理工作,投入600餘萬元解決村(社群)輔警辦公用房、警用裝備短缺等問題。村(社群)輔警勤跑腿、勤動嘴、勤用手、勤排查,構築起鄉村堅實的平安防線。

8月14日,平樂縣二塘鎮沙衝村發生一起摩托車被盜案件。民警在勘查現場的同時,將案件有關資訊發到駐村(社群)輔警微信群,動員輔警協助破案。幾小時後,輔警小凌在群裡報告,已查實嫌疑人的位置。隨後,民警迅速與小凌會合,將兩名作案嫌疑人抓獲,繳獲被盜摩托車一輛。

“我對這個村人熟地熟,在微信群看到嫌疑人照片後,立即到村裡走訪,很快就排查出嫌疑人的位置。案件的快速偵破增強了我做好工作的信心。”小凌說。

平樂縣公安局推行“一村一輔警”暨“網格化”管理機制以來,全縣村(社群)輔警共消除各類森林火情隱患16起,協助破獲、查處各類案件32起,禁毒幫教406人次,服務群眾1000餘人次。

一連串數字的背後,凝聚著輔警辛勤的付出,是平樂縣公安局全面實施“一村一輔警”機制的見證。

群眾身邊的“貼心人”

今年7月的一天,平樂縣公安局附城派出所轄區某村發生一起糾紛,村輔警鄧祖桂聞訊而動。在現場,他了解到,王某將柴火堆放在家門口的村道旁,影響村民通行,引發糾紛。王某認為柴火堆放在自家門口,沒有錯,不願挪開。

結合情、理、法,鄧祖桂以聊家常方式對王某說:“柴火堆放在村道旁,村民每天從此經過,騎摩托車的容易碰到柴火翻車倒地,小孩在路上奔跑容易碰到柴火而擦傷,到時一大堆的麻煩事就來了,你的責任可大了……”王某一邊聽一邊頻頻點頭,答應將柴火移走。

“作為一名村輔警,如何化解群眾矛盾糾紛,維持本村的和諧穩定,一直是我思索的問題。”鄧祖桂說,他主動巡村檢查,發現糾紛及時介入,採取相應措施就地化解,避免因矛盾激化形成刑事案件。

今年以來,平樂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進一步構建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矛盾糾紛排查網路。村(社群)輔警密切關注基層熱點、難點,及時發現各種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充分發揮第一道防線作用,讓矛盾糾紛以最佳方式、最快速度、最低成本及時就地化解。據統計,自開展“一村一輔警”工作以來,全縣輔警參與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39起。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平樂縣進一步把“一村一輔警”機制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創新網格化管理,進一步提升公安機關把控基層治安局勢的能力,構築起社會和諧穩定的有力防線。今年上半年,全縣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常態化掃黑除惡成效滿意度等核心指數均創歷史新高。在第三季度全區民調測評中,全縣群眾安全感和政法隊伍執法滿意度持續上升,分別為98。68%和93。08%。

青山綠水的“守護者”

李城軍是平樂縣公安局青龍派出所大剛村駐村輔警。1986年,他出生在這個秀美的小村莊,打從記事起,就經常跟著父輩進山,穿梭于山林絕壁,採集野生石崖茶和藥材,和家鄉的山水朝夕相伴。

今年4月,畢業後的李城軍出於對家鄉的熱愛,競聘擔任駐村輔警。他再次鑽到大山,當上了青山綠水的“守護者”。

每天在熟悉的青山綠水間巡邏,李城軍深知肩上扛著重任。工作中,一旦發現有不法分子安裝的獸夾、挖下的陷阱,他便把獸夾弄壞丟入深坑,把陷阱悉數搗毀。有時遇上進山的群眾,他就耐心提醒注意安全。工作閒暇,李城軍會挨家挨戶把生態保護、森林防火宣傳資料發到村民手中。“能夠成為家鄉良好生態環境的‘守護者’,我感到很欣慰,也很光榮。”他說。

在平樂縣山區,像李城軍這樣的“守護者”還有不少。他們透過發揮人熟地熟的優勢,積極擔任生態環境保護員,用熱血、忠誠日夜守衛著“千年古昭州,壯美新平樂”的綠色生態屏障。

紮根鄉村,守護平安。平樂縣駐村(社群)輔警如同一個個“棋子”,遍佈在平樂大地的每個村莊,集中精力辦好群眾身邊的“小事”“難事”,“一村一警”正在煥發著勃勃生機。(尚永江、曹長青、王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