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機率,再看賠率

先看機率,再看賠率

許多人將股票交易看作類似賭博的遊戲,反正玩法無非就是爭取低買高賣,賺得差價。從投機角度來看,炒股確實可視作一種賭博。

從投資角度看呢?投資,也是面對不確定性的未來去“下注”,爭取獲利,似乎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賭博而已。

依我的理解,這兩種“賭博”之間的主要區別,好像只在於投資所追求的把握要更高,而通常歷經的時間也要更長。當然兩者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也都有差異,那是另一個話題。

我們將投資也看作一種特殊的賭博,那麼有兩個有意思的觀察角度,即機率和賠率。

我還特地去查了下,“機率”一詞的英文是probability,而“賠率”的英文是odds。但是這兩個英文單詞,本質上都可以翻譯作“可能性”,含義是相當的。

那我們在此說的機率和賠率,究竟有什麼區別呢?這麼理解吧:機率是指一個客觀的可能性,而賠率是市場或賭局所給出的、所預測的可能性。

以拋硬幣為例,出現正反面的機率大致是50%;而賠率卻可以因不同的賭局而異。

假如賠率是2倍,即每投入1元獲勝可得2元(失敗損失本金1元),那麼這個遊戲的數學期望收益剛好是0。

但假如賠率是1。5倍,即每投入1元獲勝可得1。5元(失敗損失本金1元),那麼這個遊戲的數學期望是負的(-0。25元),根本不值得你去玩。

萬一賠率是2。5倍,即每投入1元獲勝可得1。5元(失敗損失本金1元),那這個賭局的莊家很可能在犯一個錯誤,玩家大可積極參與這個遊戲,平均下來每局可以贏得0。25元收益。

任何理性人參與一個賭局或遊戲,前提條件是數學期望應為正值,說白了就是預期要能賺錢,否則就不該參與。但是市場可以選擇的標的(賭局)那麼多,人們究竟應該參與哪一個,以及應該投入多少呢?

我設計下面兩個遊戲——

遊戲A:

箱子裡有100個小球,其中60個紅球,40個白球。抽中紅球,你即可贏得10元;抽中白球,你需要付出下注的金額10元,下注金額可以翻倍。

遊戲B:

箱子裡有100個小球,其中80個紅球,20個白球。抽中紅球,你即可贏得5元;抽中白球,你需要付出下注的金額10元,下注金額可以翻倍。

假如你現在身上帶著100元,你更願意參加哪個遊戲?每次投注多少錢?

明眼人已經算得出來了,無論遊戲A或者遊戲B,其實參與每局(10元)的數學期望都是贏得2元。從這個角度而言,參與任一遊戲,長期而言都是等價的。

比如你兩個遊戲分別玩了1萬局,那麼最終兩邊應該都是差不多贏2萬元。玩的局數越多,兩邊的差異只會越小,這就是大數定律。

但只有100元的限制條件下,你更願意參與哪個遊戲呢?以及,每次投注多少錢?這就是個相對複雜一點的話題。

這裡我們需要引入“凱利公式”。

先看機率,再看賠率

其中——

f*為現有資金應進行下次投注的比例;

b為投注可得的賠率(不含本金);

p為獲勝率;

q為落敗率,即1-p。

凱利公式其實有嚴格的推導過程(並不難),由約翰·拉里·凱利(John Larry Kelly, Jr。)1956年發表。

我們分別算下兩個遊戲每次應該下注的比例:

f(A)=[(10/10)*0。6-0。4]/(10/10)=0。2/1=20%

f(B)=[(5/10)*0。8-0。2]/(5/10)=0。2/0。5=40%

也就是說,玩遊戲A,為了實現長期增長率最大化,你應該每次投注當前本金的20%;而玩遊戲B的話,應該每次投注當前本金的40%。理論上來講,參與遊戲B財富積累增長的效率更高。

這種效率的差異會有多大呢?我們按初始100元來算看看。為方便起見,直接按數學期望值做下測算。

先看機率,再看賠率

因為遊戲A每次只能投入20%,而遊戲B每次投入40%,所以日積月累,玩了50次之後,遊戲A我們財富積累到710元,而遊戲B我們將財富積累到4690元之多!

當然,因為存在隨機因素,這只是一個理論上的結果。現實世界中,完全有可能是玩遊戲A的人領先(比如A運氣好連續贏而B連續輸),只是說機率上而言,玩遊戲B的優勢明顯會更大。

為了進一步說明道理,我們再引入兩個更極端一點的遊戲——

遊戲C:

箱子裡有100個小球,其中51個紅球,49個白球。抽中紅球,你即可贏得15元;抽中白球,你需要付出下注的金額10元,下注金額可以翻倍。

遊戲D:

箱子裡有100個小球,其中99個紅球,1個白球。抽中紅球,你即可贏得1元;抽中白球,你需要付出下注的金額10元,下注金額可以翻倍。

計算可知,玩遊戲C的數學期望是每局(10元)平均能贏得2。75元,而玩遊戲D的數學期望是每局(10元)平均能贏得0。89元。

A、B、C、D四個遊戲,假如我們有無限可投的本金,以及無限可參與的次數,那麼顯然我們參與遊戲C是最划算的,因為數學期望值更高;相反遊戲D是最不划算的,因為數學期望最低。

但是根據凱利公式,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遊戲C和遊戲D我們每次應投入的本金比例差異很大。

f(C)=[(15/10)*0。51-0。49]/(15/10)=0。275/1。5=18。33%

f(D)=[(1/10)*0。99-0。01]/(1/10)=0。089/0。1=89%

遊戲C每次參與18。33%就好了,而遊戲D值得每次壓上89%的本金。

我們看下四個遊戲按凱利公式得到的本金比例投注結果會如何——

先看機率,再看賠率

數學期望最高的遊戲C,實際增長反而不是最高的。數學期望最低的遊戲D,實際增長也不是最低的,甚至還挺高的。

所以我們不單單要看一個賭局的數學期望,還應該同時考慮它值得投入的本金比例。而在(考慮機率之後)收益相當的情況下,顯然仍應該追求把握更大的——因為可以投入更高比例的本金。

針對機率更小的賭局,除了賠率需要能夠匹配提高以使得數學期望值相等之外,顯然還需要額外的“風險溢價”進一步提高賠率,才真正值得玩家參與。

換言之,對我們投資的啟示是:有把握的股票,才更值得我們重倉;把握低的股票,因為投資者們適合投入的金額比例也應下降,所以預期的收益需要超幅度地提高。

但現實的投資世界中,卻也並不是那麼簡單。

首先,投資股票通常很難損失掉所有本金,盈利的幅度(尤其短期內)也很難超過1倍之類的那麼多。

其次,類似遊戲D理論上值得投入89%本金比例的賭局,在投資中我是強烈反對的,因為現實中你很難找到這種99%盈利的投資機會(或者往往收益率很低),而現實中也不是每隻股票都是預期正收益,很多根本不值得投資。

再次,現實中投資股票的收益率是與持股時長高度相關的,不是一竿子買賣,這點與凱利公式所設計的模型也差異極大。

總之,凱利公式還是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就是:先看機率,再看賠率。賠率越高,通常機率越低,值得投入的倉位也很小,純屬浪費精力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