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孝公變法過程中,商鞅真的不可或缺嗎?

公元前362年,秦獻公嬴師隰去世,他的兒子秦孝公嬴渠梁繼位,年僅二十一歲。

嬴師隰之前所做的鋪墊工作,秦孝公全看懂了,所以他上位之後,立刻張榜求賢。

在這種背景下,商鞅離開魏國來到秦國,經過一系列波折之後,最終成為秦孝公的左膀右臂,著手準備變法事宜。

在秦孝公變法過程中,商鞅真的不可或缺嗎?

但秦國的變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秦國國內,有著大量的功勳階層,他們躺在祖輩的成績上吃老本,一心只想穩定,不願意變法。

說起來也很有道理,畢竟“祖宗之法不可變”。

可是商鞅卻說,祖宗當年並沒有被魏國壓著打,所以當年的法是好法。

現在,我們連黃河都過不去,要是還抱著祖宗之法,只能被魏國慢慢悶死。

客觀地說,雙方的說法都有道理,但也都有漏洞,如果搞辯論,那顯然是棋逢對手,沒個幾年根本分不出勝負。

然而,是否應該變法,不是看誰的嘴皮子利索,而是看誰手裡的力量更強大。

如果秦孝公的力量足夠強大,哪怕商鞅是個不會說話的啞巴,也不會妨礙變法的推行。

如果秦孝公的力量不夠強大,就算商鞅說得天地倒懸,秦國也依然是從前那個秦國,不會有一絲絲改變。

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大家就該達成一個共識:商鞅的優秀,只建立在秦孝公為其搭建的舞臺之上。

如果沒有這個舞臺,商鞅無論多麼優秀,等待他的都只有敗亡一途。

比如說,之前在楚國搞變法的吳起,無論是個人能力還是個人魅力,顯然都超過了商鞅一大截。

但結果呢?支援他變法的楚悼王剛死,吳起就被人射成了刺蝟。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在秦孝公變法過程中,商鞅真的不可或缺嗎?

或許有人認為,秦國之所以能變法,完全是因為國內的保守勢力不夠強。

我認為,這個觀點也是不對的。

商鞅初來乍到,無權無勢無根基,他之所以能站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談,只因為他背後有一個秦孝公。

與商鞅辯論,就是與秦孝公辯論,這是公開的秘密。

可即便如此,保守勢力依然敢大肆攻訐商鞅,擺出一副與變法勢不兩立的樣子。

這本身就說明,在秦國國內,有著非常龐大的保守勢力,甚至敢跟國君打擂臺。

而這一切,還是建立在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嬴師隰,已經緩慢做出過部分改變的前提下。

如果毫無準備地從零開始,秦孝公和商鞅所面臨的抵抗必定會大得多,也激烈得多。

在秦孝公變法過程中,商鞅真的不可或缺嗎?

很多人之所以會高看商鞅,其實就是認為,如果沒有商鞅的高明見解,秦國就會在保守的道路上裹足不前。

這是因為,他們只認準一點:當時的秦國,不改就是死路一條,所以大家必然都想改,只是缺一個領頭羊而已。

於是在這種時候,領頭羊秦孝公帶著商鞅隆重登場了。

可問題是,不改就是死路一條,最後大家互相吵鬧推諉,然後加速死亡的事情,歷史上也發生過不止一次。

畢竟大明皇室缺錢的時候,那些富商大賈寧願讓錢爛在倉庫最後資敵,也不願意交給朝廷改善困境。

照理說,大明繼續存在,才能更好地保衛他們的利益,然而他們就是隻看眼前不看未來,就是要樂觀地估計未來,你能有什麼招?

認為所有人都會在面臨死路時團結一心,本就是迂腐之見。

所以當商鞅談到什麼“不變法就滅亡”的時候,不管大家信不信,表面上顯示出來的態度都是“你小子少唬人,畢竟我當年也是靠這套話術混江湖的。”

我說這些,只是想告訴大家,在天下大勢變更,以及利益集團交鋒的關鍵時刻,個人的作用必然是微乎其微的,甚至無法影響大局。

秦孝公和商鞅在這關鍵時刻表現優秀,固然值得稱讚。但如果有人非要斷言,沒有這兩人,秦國就必然會走上不同的道路,中國的未來也將大不一樣。

那麼我也只能說,你開心就好。

畢竟我不會傳唱什麼英雄史詩故事,只會堅守唯物史觀的初心,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