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古詩教案《村晚》教學設計,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譯文

在一個長滿水草的池塘裡,池水灌得滿滿的,山銜住落日淹沒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隨意地用短笛吹奏著不成調的樂曲。

註釋

陂(bēi):池塘的岸。

銜:口裡含著。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掛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沒。

寒漪(yī):水上波紋。

橫牛背:橫坐在牛背上。

腔:曲調。

信口:隨口。

歸去:回去。

《村晚》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5個生字,聯絡課文語境,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解釋詩句中帶點的詞語,再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並寫出《村晚》所描繪的景象。

4、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鑑賞力。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

教學難點:

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新課。

1、引導回憶、背誦以前學會的古詩,複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2、出示詩題:村晚

(1)解題:啟發學生用逐字理解、補充意思的方法讀懂詩題,初步瞭解這首詩描繪色的景象。

(2)簡介作者:雷震,宋代詩人。

二、初讀,感知詩意。

1、提出要求,指導自學。

2、檢查自學效果:

(1)讀準字音:指名讓學生分句朗讀,相機出示生字,指導識記。

(2)讀好詩句:重點指導學生按古詩的節奏讀好詩句。

草滿/ 池塘// 水滿陂,

山銜/ 落日// 浸寒漪。

牧童/ 歸去// 橫牛背,

短笛/ 無腔// 信口吹。

三、細讀,理解詩意。

1、默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

2、交流議答,使學生明確:

學習第一行詩:

1、指名讀。

2、這一行詩裡的“陂”你是怎麼理解的?

陂:池子的堤岸。

3、看書上的插圖,哪部分是和這一行詩句意思相對應的?

學生指著投影幕回答:圖的下部,畫了池塘和兩岸,池水滿盈盈的,兩岸長滿青青的草等。

4、點示:由於“陂”也代表“池塘”的意思。

所以這一行詩的意思也可說成“草滿陂,水滿池。”兩個“滿”表示了水草豐美的樣子,寫得生機蓬勃。(板書:草滿、水滿)

語文古詩教案《村晚》教學設計,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5、誰能說一說這行詩的意思?

池塘堤岸上長滿了綠油油的草,池塘裡漲滿了水。

學習第二行詩:

1、指名讀。

2、這一行裡的“銜”是什麼意思?

螢幕上出示:

銜:用嘴含,叼。

3、“山”如何“銜”落日?請同學們看圖想象,聯絡上下文來理解。

同桌同學討論討論。

動畫演示:太陽漸漸落下,夕陽夾在兩山之間。

交流議答:課文中的“銜”是什麼意思?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掛在山腰,好像被山含住了。

圖上哪一部分和“山銜落日”相對應?

學生指著投影幕回答:圖的上面部分畫面和“山銜落日”意思相對應。

“寒漪”這個詞你是怎麼理解的?

螢幕顯示:

寒漪:“漪”指細小的波紋。“寒漪”是指傍晚夕陽下的暗綠色波紋。

“浸”是把東西泡在液體裡,課文中作者是說把什麼浸泡在寒漪中呢?

螢幕畫面的下方出現“一塘池水”,水面呈暗綠色,水面隱隱約約出現“山銜落日”的倒影(板書:山銜落日浸寒漪)。

誰說一說這行詩句的意思?誰再連起來說說一、二兩行詩句的意思。點選進行連結,齊讀

第一、二兩行詩句和意思。

在一個長滿水草的池塘裡,池水灌得滿滿的,山銜住落日淹沒了水波。

學習第三、四行詩: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1、指名讀。

2、“牧童”指什麼人?

這裡指放牛娃。

“歸去”表示回到哪裡去?

回到村裡去。

看圖:“橫牛背”你是怎麼理解的?

橫騎在牛背上。

3、“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這兩行詩你是怎麼理解的?

展示動畫:牧童從遠及近慢慢走來,並配上賀綠汀的《牧童短笛》作為背景音樂。

指名說說這兩行詩句的意思。

齊讀三、四行詩句和意思。

放牛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隨意地用短笛吹奏著不成調的樂曲。

四、熟讀,背誦課文。

1、朗讀指導:

(1)提示朗讀注意點:

這首詩的韻腳字是“陂、漪、吹”,要讀得清晰,讀出重音;

按古詩的節奏讀好詩句。

(2)教師分行領讀,學生跟讀。

(3)學生練習讀。

(4)指名讀。

(5)集體齊讀。

喜歡就關注,素材來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