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沒有一隻雞可以活著走出無雞不成宴的廣東!

“今天吃啥呀?”“吃雞呀。”

“明天過年要弄啥菜呀?”“弄雞吃吧。”

“中秋節加個菜吧?”“那我去殺一隻雞。”

……

“怎麼又是吃雞呀?吃點別的不行嗎?”“你懂啥,啥東西有雞這麼好吃,還吃不厭!”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沒有一隻雞可以活著走出無雞不成宴的廣東!

這是我與奶奶的日常對話。

自己也在不斷的抱怨中,吃了快小半輩子的雞。

離家後,本以為自己已經擺脫了雞的詛咒,不用再與雞接觸。

但還是在夜深人靜時偷偷的自己點了一隻雞孤獨的啃了起來,小小聲的抱怨:“哎,都不夠家裡的好吃。”

而在廣東,雞的做法更是被廚師發展道路極致,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沒有一隻雞可以活著走出無雞不成宴的廣東!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沒有一隻雞可以活著走出無雞不成宴的廣東!

白切雞

小時候,我總不會去品味白切雞。看著長輩吃得歡倒覺得奇怪:清湯寡水的,不沾醬油就沒味,有啥好吃的?炸雞不香嗎?

直到後來離家在外面讀書工作,學會靜靜品味,才發現:簡單不做作,高階真正的表現。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沒有一隻雞可以活著走出無雞不成宴的廣東!

《舌尖上的中國》有一句話:“高階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淳樸的烹飪方式”,這句話就是為白切雞量身定做的。

製作白切雞,不是什麼雞都行的。一定要體型小,長得慢,而且肉質緊緻鮮滑的走地雞,才能成為一直純正好吃的白切雞。於是,清遠雞由於其地域、放養山林的飼養方式,成為白切雞首選

而白切雞,製作原理上特別簡單,就是把雞殺好清理淨,弄熟,就完事了。

但要展開來說,就大有學問了。

先把燒開的水關火,將整隻雞浸入定型,然後過冷水,以此來讓雞肉達肉嫩的效果。此重複三次。

廣東人稱之為“三浸三提”。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沒有一隻雞可以活著走出無雞不成宴的廣東!

然後再將雞放入水鍋浸泡三十分後就可出鍋,塗上香油就可切開擺盤開吃。配上蔥頭醬油,簡直是世間美味。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沒有一隻雞可以活著走出無雞不成宴的廣東!

“無雞不成禮,”作為“雞中經典”,只要是廣東的傳統祭祀活動,白切雞自然是少不了的。帶著些許雞血的白切雞,被後人們帶上山頭,放置在供臺上,祭拜先祖。只有在祭祀結束之後,它才會被擺回家族中享用。

鹽焗雞

鹽焗雞是一道客家經典菜色,卻是我從小到大最愛吃的雞。

傳說,它是在客家人的遷徙生活中產生的。向南遷徙時,客家人總是受到各種侵擾只能不斷搬遷。在搬遷過程中,飼養的家禽不便於攜帶。於是乎他們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們將活禽先宰殺好,放入鹽中醃製,以便於儲存攜帶。等到了一個地方後面,經過簡單處理就可以食用了。這就是鹽焗雞的雛形——客家鹹雞。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沒有一隻雞可以活著走出無雞不成宴的廣東!

之後經過後世的廚師不斷改良,變成了現在的鹽焗雞。

在鹽分的作用下,雞肉的鮮香被最大程度的激發出來。而其中鹽焗雞的雞皮,又鹹又香,肥而不膩,又是一絕。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沒有一隻雞可以活著走出無雞不成宴的廣東!

鹽焗雞有兩種食用方式,一種是直接切開,這樣吃起來更方便。而作為客家人,我更喜歡手撕,這不僅能讓雞的雞肉纖維不受到破壞,最主要是,這樣吃起來更香。

豬肚雞

又名豬肚煲雞、鳳凰投胎。它有一個典故:在清朝時期,宜妃生了太子後茶飯不思,使用名貴藥材進補也不濟於事。於是御膳房根據民間坐月子做雞湯的方式改良出了藥材豬肚雞。宜妃吃下去後胃口大開,經過一段時間調理終於痊癒。於是豬肚雞也因此聲名大噪,開始在民間流行開來。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沒有一隻雞可以活著走出無雞不成宴的廣東!

在雞內塞入姜蔥胡椒等調料,然後整隻包入豬肚中用泉水燉煮2小時。待湯色發白,兩者味道交融,掏出豬肚和雞進行拆件後重新回鍋,加入藥材後調味就完成了。

豬肚雞在夏天能擴張毛孔舒心,在冬天能暖胃溫暖身子,就像客家人一樣,無論時間變遷都不改樸實、溫柔的個性。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沒有一隻雞可以活著走出無雞不成宴的廣東!

在外漂泊,獨自努力,但自己不能退縮。我知道,唯有自己足夠努力,才能昂首挺胸的回到家鄉,問心無愧地吃那一隻自己日思夜想的家鄉雞,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沒有一隻雞可以活著走出無雞不成宴的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