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罪》昌武最高管理層:一頓“家宴”,吃出5個人不同的命

《罰罪》昌武最高管理層:一頓“家宴”,吃出5個人不同的命

《罰罪》臨近尾聲。

各大謎團逐一揭曉,每個人的命運和結局也就此塵埃落地,有的令人惋惜,有的叫人痛恨,更有的讓人感到著實不解。

《罰罪》昌武最高管理層:一頓“家宴”,吃出5個人不同的命

常徵坐在父親常非靈龕前陷入回憶。

那天他拿到了警校的錄取通知書,常非請來自己的老戰友,同事和好搭檔共赴家宴,為兒子慶祝命運轉折的重要一刻。

《罰罪》昌武最高管理層:一頓“家宴”,吃出5個人不同的命

來參加家宴的都是什麼人物?

他們曾經是昌武市濱西分局刑偵科的主要領導班子。

如今已經成為昌武市局副局長的肖振邦,昌武市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李伯東。

現任濱西分局刑偵大隊長張秋峰。

原一級警督,一線戰鬥經驗極其豐富的老刑偵長常非,和他引以為傲的兒子,濱西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常徵。

從《罰罪》劇集背景和人物設定來說,他們就是維持昌武市治安的主要管理層,手裡權利,決定著這個城市的黑白與善惡。

《罰罪》昌武最高管理層:一頓“家宴”,吃出5個人不同的命

這頓家宴表面其樂融融,推杯換盞,一團和氣,其中摻雜著親情、友情,還有生死與共的兄弟之情,可背後卻暗流湧動,風雲詭譎,

陰影下藏著利益慾望,看不透的是人性驅使下無奈與卑劣的妥協。

《罰罪》昌武最高管理層:一頓“家宴”,吃出5個人不同的命

《罰罪》昌武最高管理層:一頓“家宴”,吃出5個人不同的命

首先,我們不要忘了一點,他們是人民公僕,是維護正義的警察,但他們也是父親、是丈夫、是兒子,更是一個普通人。

他們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慾望。

是人就會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岔路口做出自己認為正確的選擇,一個人一個命,他們的結局其實早已註定。

這也是該劇頗為寫實的地方,群像不過是眾生代表,不同的命,對應的正是我們不同的人生,細細品來,頗為感慨。

《罰罪》昌武最高管理層:一頓“家宴”,吃出5個人不同的命

肖振邦

肖振邦下線令人惋惜,也讓人感到不解,本以為兒子肖晨身死後會激起他的血性。

結果肖振邦卻以自殺方式來了結餘生,寧可揹負罵名也要保全家人。

但這個家早已支離破碎,留下唯有鄭廣天的親生女兒,虎毒不食子,肖振邦已報了必死決心,還有什麼顧慮呢?

難道除了保護自己妻子,還要繼續維護把他害到家破人亡的岳父鄭廣天?

《罰罪》昌武最高管理層:一頓“家宴”,吃出5個人不同的命

《罰罪》昌武最高管理層:一頓“家宴”,吃出5個人不同的命

合理解釋就是他被奴役太久了。

久到只剩下一具空殼子。

從五號礦命案開始,從鄭廣天給他的那一巴掌開始,他的靈魂就已經被抽走了。

肖振邦本性恇怯膽小,優柔寡斷。

如果不是鄭廣天一路扶持,副局長這個職位怎麼也輪不到他來坐,懦弱正是他的命格所在,感情用事,左右搖擺。

半輩子活在別人的手掌心裡,活在恐懼當中,唯有一死才能解脫,但即便身死魂散,也是選擇了最窩囊的一種方式,所謂情不立事,在肖振邦這個人物身上得以體現。

《罰罪》昌武最高管理層:一頓“家宴”,吃出5個人不同的命

李伯東

李伯東與肖振邦的性格剛好相反,乃是殺伐果決之人,內心堅毅,敢拼敢言。

論能力要遠遠高於肖振邦,奈何自己沒有個好岳父,看透體制規則後,只能透過自己的方式延續仕途,其實這個人很真實,相比肖振邦他更像個男人,更有勇氣。

雖然他爛透了,但他卻是個好父親,好丈夫,為了家他鋌而走險,不惜黑化。

可誰能想到,“家庭”最終成了他心裡難以逾越的,最大的修羅場。

《罰罪》昌武最高管理層:一頓“家宴”,吃出5個人不同的命

“善不為官”一語兩意,其厚黑理論一面,在李伯東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所以說李伯東的性格特徵是符合現實邏輯的。

人類面對無止盡的誘惑,結果從來都不會超出我們的預期。

而堅毅也可以以此來做解釋,只不過它滿足的是自己釋放出的慾望。

李伯東的結局就是為自己的慾望買單,因果業報,自有輪迴。

趙家土崩瓦解後,他也難逃法律制裁。

《罰罪》昌武最高管理層:一頓“家宴”,吃出5個人不同的命

張秋峰

張秋峰是劇集第一個丟擲來,持有隱藏身份牌的角色,起初正邪難辨,被不少觀眾誤解,隨著劇情推進逐一展開才揭曉。

張大正是那位實名舉報者,是秘密調查組的第一位成員,多年蒙冤,遭人冷眼,忍辱負重,只為死去的人討回公道。

《罰罪》昌武最高管理層:一頓“家宴”,吃出5個人不同的命

張秋峰這個角色是有人物弧光的,是有成長和變化的,透過回憶片段我們可以瞭解,張秋峰謹言慎行,頗為圓滑,是對於任何事物都抱有懷疑和顧慮的人。

他對身處職業心懷敬畏,可面對生活又處處無奈,他不能像常非一樣放開手腳,滿腔熱血地去幹事業,去伸張正義。

往往沉默與妥協才是符合人性受牽掛束縛的最好詮釋,畢竟我們還是一介凡人,而能夠觸動麻木靈魂的唯有死亡。

《罰罪》昌武最高管理層:一頓“家宴”,吃出5個人不同的命

常非、常徵

常家父子線是《罰罪》故事裡最令人動容的一條情感線,兩人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在這個非黑即白的世界裡,他們眼裡容不得半粒沙子。

這兩位劇中人是戲劇化處理後的角色,命中註定被賦予了“偉大”的標籤。

他們身披的不是所謂的主角光環,而是這部作品的立意與期望。

《罰罪》昌武最高管理層:一頓“家宴”,吃出5個人不同的命

面對冤屈,總要有人站出來主持公道,面對犧牲,總要有人來奉獻自己的血肉之軀,而面對人性偽裝的醜陋面具,同樣也要有人站出來將其撕碎踏破。

常非是常徵的人生燈塔,指引他前進的方向,常徵則是這座城市的燈塔,他象徵著一道光,是人性之光,是希望之光。

利慾薰心造殺孽者,懲之鎮之,唯有正義可破除世間真假虛妄。

罰罪,罰的不是罪念,而是罪惡。

《罰罪》昌武最高管理層:一頓“家宴”,吃出5個人不同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