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出現網路暴力?人們該如何制止網暴者?

在現代社會中,社交網路將人們連線在一起,其便利性毋庸置疑。但伴隨著社交網路的誕生,誹謗中傷等網路暴力現象也成為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有時,社交網路還會成為一種心理負擔,造成社交網路疲勞。那麼,人們應該如何面對社交網路呢?讓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思考一下吧。

在日常生活中,微博、微信等社交網路服務(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社交網路之所以如此普及,是因為其具有滿足人類需求的功能。

為什麼會出現網路暴力?人們該如何制止網暴者?

社交網路幫助我們“自我實現”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把人類“自我實現”5個階段的需求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提出了“需求的5個層次”。

為什麼會出現網路暴力?人們該如何制止網暴者?

馬斯洛將人類的需求分為5個層次, 有滿足食慾的生理需求以及期待和家人朋友構建充實人際關係的歸屬和愛的需求等。只有滿足了低級別的需求才會產生更高級別的需求。

我們根據馬斯洛的學說來解釋一下為什麼社交網路能滿足人的需求。社交網路的特徵之一是能和他人建立起各種各樣的聯絡。與老朋友分享近況,或與有共同興趣的人在網路上交友,這是社交網路的最大特徵。這個特徵在需求的5個層次中屬於滿足自下而上的第3個“歸屬和愛的需求”。

自己釋出的照片或文章如果得到了很多點贊,就可以滿足更上一層的“尊重的需求”。除此之外,還有人為了“自我實現”而每天檢視自己關注的人有沒有釋出新的內容。

反過來,如果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反作用。需求得不到滿足產生的反作用就是社交網路中“網路暴力”產生的原因之一。

不安和不滿有可能是網路暴力產生的原因

網路暴力指“個人的言行在網路上遭遇大量批判和誹謗中傷的狀態”。相關資料顯示,在日本,一年內網路暴力的發生數量從2011年的341件增加到了2015年的1002件。這主要是由於2011年以後智慧手機和社交網路開始普及。

在網路暴力中,誹謗中傷這樣故意傷害他人的行為在心理學上稱為“攻擊”。人為什麼會攻擊他人呢?解釋攻擊他人行為的理論之一是“替罪羊理論”。該理論認為,當人無法消除自身的不安或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把看起來容易攻擊的他人選為“替罪羊”(犧牲品)進行攻擊。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會有各種不安和不滿情緒。有時這種情緒得不到消除就會在心底堆積。這時,如果看到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發言就會把發言人當成替罪羊在社交網路上進行攻擊。網路暴力可以說是這種攻擊或批判發生連鎖反應,不斷髮酵,最終規模擴大的狀態。

任何人在生活中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不安和不滿情緒,帶著這些情緒生活是非常痛苦的。因此,人會把這樣的負面情緒投射給他人,透過攻擊他人來消除自己的不安和不滿。

不滿和契機結合在一起產生了攻擊

讓我們來介紹一下有關替罪羊現象的心理學實驗。此項實驗及結果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佩德森於2000年發表。

首先,佩德森讓64名大學生把隨機排列的英文字母還原成正確的單詞(例如把tophhapogr還原成photograph)。一共有15道題,學生們需要在5分鐘內儘量完成更多的題目。學生被分成兩組。一組為“有怒氣”組,答題時在耳邊播放嘈雜的音樂,並且提高問題難度。答題完畢後考官(實驗策劃人)會故意對測試者的成績進行否定,例如說“達不到平均分”“需要重考,不過這是浪費時間”等刺激性的話語。

相反,“無怒氣”組回答時會播放舒緩的音樂,並降低問題難度。答題完畢後考官會對測試者說成績“達到了平均值”。

為什麼會出現網路暴力?人們該如何制止網暴者?

接下來,讓兩組學生再回答15道第二組問題(綜合知識問答)。答題時在學生面前放置電視機,由電視機裡的女性助手讀題。

這時,把每一組學生再分為兩組,分別為“有刺激”組和“無刺激”組。也就是說,現在學生被分為了4組,分別為“有怒氣、有刺激”“有怒氣、無刺激”“無怒氣、有刺激”和“無怒氣、無刺激”。這裡的“刺激”是指故意讓學生產生不愉快的情緒。

在有刺激的條件下,電視中的女助手在讀題時讀得非常快,讓人難以聽清楚,並且屢屢讀錯題號。答題完畢後考官對學生宣告成績未達到平均值。

而在無刺激的條件下,女助手緩慢地讀題,並且不會讀錯。答題完畢後考官對學生宣告成績達到了平均值。

為什麼會出現網路暴力?人們該如何制止網暴者?

最後,讓各組學生對女助手的工作狀態進行評價。結果下圖中方柱狀圖所示。縱軸的數值越大表示對女助手的評價越差,大於零為差評,小於零為好評。

從這個柱狀圖可以看出,只有“有怒氣、有刺激”的一組對女助手是差評。這個差評可以看作是學生對女助手的“攻擊”。“無怒氣、有刺激”一組和“有怒氣、無刺激”一組的評價並不差。

為什麼會出現網路暴力?人們該如何制止網暴者?

當需求得到滿足就不會產生攻擊

讓我們來試著解釋一下實驗的結果。首先,在同樣有刺激的條件下,只有事先有怒氣的一組進行了攻擊。也就是說,人的攻擊性會隨著憤怒和不滿而升高。這種理論稱為“挫折攻擊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約翰·多拉德(John Dollard,1900~1980)和尼爾·米勒(Neal Miller,1909~2002)提出。

從“有怒氣、無刺激”組沒有產生攻擊可以看出,如果沒有容易攻擊的他人(替罪羊)就不會產生攻擊。在這個實驗中,不能對難題或刺耳的音樂進行攻擊,也不能對作為考官的權威人士進行攻擊,因而會把不直接接觸的電視機中的女助手作為替罪羊。

原本人們會攻擊阻礙自己需求得到滿足的事物,但如果不能,就會攻擊替罪羊。並且,除了像怒氣這樣由外界刺激產生的情緒,人在無意識中具有的慾望和自卑感也會成為替罪羊現象產生的原因。人會本能地有意逃避自身的不愉快情緒。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壓抑機制”。把被壓抑的負面情緒投射到替罪羊身上進行攻擊,就是試圖讓自己與心中的這種情緒劃清界限。例如,越是指責他人吝嗇的人,越有可能自己心中就隱藏著對金錢的強烈執念。

社交網路上更容易找到替罪羊

社交網路上充斥著大量資訊,很大機率會遇到讓自己不愉快的資訊。因此,也可以說在社交網路上很容易找到替罪羊,並且很容易產生替罪羊現象。

另外,社交網路還具有“匿名性”,可以隱藏自己的身份進行發言,這也使替罪羊現象更容易產生。“心理學實驗證明,匿名會讓人感覺個人的責任變弱,容易增加人的攻擊性。正常情況下,人們會由於罪惡感和遵守社會規範的意識來約束自己的言行,但匿名會使倫理的‘屏障’變得無效。”綿村博士說道。

根據佩德森的實驗,需求得不到滿足和有刺激這兩點,只要不同時具備就不會產生攻擊行為。如果是這樣,為了避免發生“網路暴力”,我們能做的就是不積累不滿的情緒,或是儘量少接觸讓自己產生負面情緒的資訊。

社交網路上也容易產生群體之間的紛爭

社交網路上有時會因為對政治或社會問題的看法不同而產生群體之間的意見對立。這種對立的現象並非僅限於社交網路,但社交網路更易於產生這種對立。眾所周知,在社交網路上人們會容易認為“自己的想法是一般大眾的想法”。這樣就更容易認為對方的想法是錯誤的,從而引起爭論。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想法或興趣類似的人總會相互吸引,社交網路上的“粉絲”“好友”等便是由此而來。並且,有的社交網路還會自動推送與自己有共同興趣或共同好友的人。

這樣一來,當我們瀏覽社交網路時就會只看到和自己意見相近的資訊。因此就容易認為自己的想法是一般大眾的想法。這種現象就像是自己的聲音在房間裡不斷迴響一樣,因此被稱為“回聲室效應”。

下圖表示了某社交網站上對政治持保守意見的賬戶(紅球)和持激進意見的賬戶(藍球)在網路上的資訊交流情況。這是分析了關於美國政治的25萬條內容後作出的結果,針對同一問題進行討論的人越多,圓球的距離越近。可以看出,具有相同意見的使用者之間有資訊的往來,而具有不同意見的使用者之間幾乎沒有資訊的往來。

為什麼會出現網路暴力?人們該如何制止網暴者?

認為自己的意見是多數派的“回聲室效應”

影象是對某社交網站上25萬條關於美國政治的內容進行分析的結果。表示了對政治持有“保守”和“激進”兩種不同意見的人在社交網路上的關聯。紅球代表保守,藍球代表激進,實線表示資訊的交流。對共同問題進行交流的人越多,球之間的距離越近。可以看出,根據意見不同,人群明顯分成了兩組,只有持相同意見的人之間相互有資訊的交流。

和志趣相投的人容易建立起連線是社交網路的優勢。但人有一種心理,會把“夥伴”(心理學中稱為內部群體)以外的人一概視作“敵人”(外部群體)。於是,當看到和自己意見相似的夥伴遭到反駁或責難時就會為了夥伴而產生攻擊心理,導致群體之間的對立。試圖幫助夥伴這種優待內部群體的心理稱為“群體自我偏愛”。社交網路容易形成夥伴關係,但也容易產生這種現象。

我們在瞭解了這些社交網路中的心理機制後,從渠道獲取資訊時就要格外注意。

點贊既是“毒藥”也是“良藥”

社交網路有給他人釋出的內容“點贊”的功能。此外,也可以對釋出內容進行評論,和釋出者進行直接交流。在社交網路上期待自己釋出的內容獲得更多的“點贊”,是一種期待被他人或社會認可的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不希望別人覺得自己不好”的需求(迴避否定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希望別人覺得自己好”的需求(獲得讚賞的需求)。根據個人情況不同,這種需求往往會更傾向於某一個方面,使人呈現出不同的型別。更傾向前者的型別對於自己釋出的內容易產生類似於“這樣寫行不行啊”的煩惱,或是得到點贊較少的話就會越來越覺得“不應該那麼寫”,並由此產生倦怠。

而更傾向後者的人則更熱衷於獲得點贊或粉絲數量的增加,會積極在社交網路上發言。

但過分期待點贊也是一個問題。和攝取酒精或菸草一樣,獲得點贊後,大腦中的獎賞系統神經迴路開始起作用。獎賞系統是使人產生快感的神經迴路。一旦點贊和快感產生了關聯,就會期待再次獲得點贊。也就是說,這種情況和酒精或菸草成癮一樣,同樣可能產生“點贊依賴症”的狀態。

在使用社交網路時還要注意一點,能否獲得點贊,不完全取決於自己,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他人的態度。無論怎樣,在自己感到愉悅的範圍內使用社交網路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