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沉迷手機”,病根在哪?

青少年“沉迷手機”,病根在哪?

9月2日,《中國青年報》刊登了一篇題為《暑期手機爭奪戰》的教育報道。這個標題看起來頗為生動,然而在這個生動的標題背後,文章展現的卻是許多家長心中揮之不去的一份教育焦慮,令人讀來頗感擔憂與沉重。而這份焦慮的來源,便是我們再熟悉不過,以至於成了當代生活必需品的手機。在文章中,記者採訪的兩個家庭,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孩子愛玩手機”這件事的負面影響。

青少年沉迷手機——近幾年來,這個話題早已成了各大媒體平臺的“常客”。各種圍繞著手機而產生的家庭教育問題,在太多家庭裡扮演了“麻煩製造者”的角色。社交網路、電子遊戲、青少年亞文化……對青少年而言,手機的存在,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通往網際網路花花世界的終端視窗;但與此同時,當孩子們在這個花花世界裡徜徉的時候,家長們卻也難免擔心:孩子是否會沉溺於虛擬世界,忽視了學習與生活本身,又會不會在形形色色的誘惑之下“學壞”。

從一系列見諸報端的個案來看,不得不說家長們的擔憂不無道理。放眼望去,不難看到一些原本成績優良的孩子因為沉迷手遊一落千丈,或是一些孩子用手機頻繁接觸不良資訊,以致遭受欺騙、傷害的例子。每一起類似案例,都意味著一個孩子的人生受到了後果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對此,誰都會感到無比難過與心痛。因此,努力消除相關風險,阻止此類情況在更多家庭中發生,自然也是所有家長和社會大眾整體的真誠願望。

然而,對於任何社會問題,想要對其加以解決,都必須找準病根,對症下藥。種種圍繞著手機展開的家庭教育問題,儘管都與手機的存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或者說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切入點,恐怕並不在手機這個通訊終端本身上面。

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2019年最新統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已達8。47億。這意味著具有上網功能的手機的普及率,在我國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準。對生活在城市裡的青壯年人口而言,手機無疑是百分之百的生活必需品,而對未成年人而言,手機也早已融入了其日常生活。對10年前的青少年來說,手機可能只是一個新鮮的“玩具”,上網也有如一次“探險”,但在今天的青少年看來,手機與網際網路,都是其生活中天經地義般存在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上看,想要從“入口”上管住青少年對手機和網際網路的接觸,一方面缺乏現實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未必真正有利於青少年的成長。

青少年“沉迷手機”,病根在哪?

不少父母為了預防子女沉迷手機,都會做出一個簡單的決定:嚴格控制子女對手機的接觸。然而,熟悉青少年行為習慣的人都會知道,

面對這樣的“禁令”,大多數青少年都會生髮出叛逆的牴觸情緒,或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反而容易產生更多的次生問題。

與此同時,當各種各樣的網路文化已經成為青少年社交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時,

斷絕自家孩子對這些文化的接觸,也有使得孩子難以與同儕交流並進,進而心理失衡的潛在風險。

歸根結底,對於家庭教育中的“手機難題”,封堵註定不是出路,解決問題的關鍵也從來不在手機上面。想要解決問題,

一方面需要青少年透過手機接觸的那些網際網路產品的運營與管理者負起責任,另一方面也需要對青少年負有教育責任的教育者反求諸己。

只要那些以促使玩家成癮為核心賣點的遊戲依然能夠毫無限制地向未成年人開放,只要各種各樣的欺詐、自殘類不良資訊依然能夠肆無忌憚地在青少年使用者之間傳播,青少年就算被家長沒收了手機,也總會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東西。為此,

網際網路產品的運營與管理者,有義務主動維護未成年人網路空間的健康與安全,只有淨化了問題的源頭,下游終端才能免遭汙染。對此,許多接受採訪的專家都建議國家加強相關立法,以實現切實有效的行業約束。

與此同時,家長和老師等教育者也應該認識到,他們終究是青少年教育的第一責任人,青少年在不良誘惑的吸引下誤入歧途,固然有外部因素的影響,但教育者同樣難辭其咎。

簡單地將責任全部丟給手機或是其他的外部誘惑,除了卸責以外,並不能解決青少年的成長問題,對此,教育者還應隨時關注青少年的精神需求,讓有意義的事情填補他們的精神缺口,如此才能避免負面事物乘虛而入。

(來源:海運倉內參微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