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湖南74歲老人把豬養到2600斤10萬都不賣,因養兒不如養豬

2000年的湖南某地出了一件大新聞:已經70多歲高齡的劉老太,獨自一人養出了一頭遠近聞名的大豬。這頭豬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的體重足有2600斤!這一舉打破並重新整理了當時的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十里八鄉的人都來到劉老太家希望一睹為快,湖南臺的紀錄片劇組也來到劉老太家中拍攝。只見劉老太家中家徒四壁,堆滿了廢品。家裡除了大豬,沒有一點看上去值錢的東西。劉老太本人也是身材瘦胸小,脊背佝僂,滿臉的皺紋寫滿了生活的艱辛和滄桑。

村裡甚至有人出兩萬元想要買下這頭豬。但劉老太表示:“這頭豬我要賣10萬!等我死了,就把它賣掉,買一幅水晶棺材。”更直言:“養兒不如養豬。”

2006年,湖南74歲老人把豬養到2600斤10萬都不賣,因養兒不如養豬

年老體衰的劉老太,是如何在自己維持生活都很困難的情況下,把這頭豬養得如此好呢?又是因為什麼糾葛,才讓她說出養兒不如養豬這樣絕情的話呢?一圈三連,點個關注~

那天一早,人群把劉老太家的院子圍得水洩不通。因為他們知道電視臺的記者正在這裡錄製節目,紛紛趕來看熱鬧。同時他們也是特意來看看,劉老太所養的那頭被吉尼斯世界紀錄頒發世界最大豬稱號的名豬。

面對電視臺的到訪和如此多的圍觀群眾,劉老太沒有顯示出一點不適應,仍舊滔滔不絕地向大家介紹著大豬的情況。家裡久違的熱鬧,讓她非常開心。

劉老太興致勃勃地邁著步伐,將眾人帶到豬圈旁。許多村裡養豬的人都從沒見過這麼大的豬,都驚訝不已。紛紛向劉老太討教養豬經驗。當記者向他詢問為什麼要把豬養到這麼大時,劉老太的臉上滿是喜悅和自豪。

2006年,湖南74歲老人把豬養到2600斤10萬都不賣,因養兒不如養豬

在記者的鏡頭下,劉老太也展示了平時他是如何餵豬的。只見在燈光昏暗的豬圈裡,劉老太就緊挨著大豬坐下。用手將洗淨的各種蔬菜掰碎了一口一口送進大豬嘴裡。她還有些得意地說,自己還專門為這隻大豬定製了營養均衡的食譜呢!

她對眾人說道,自己每天的生活就是撿破爛和餵豬,這就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她把這頭豬當成了自己的孩子來養。等到自己死後,就讓人把它賣了,給自己置辦一套水晶棺材。

把豬當成孩子養,那她的孩子呢?老人逝世,不該是子女操辦嗎?怎麼老太像是自己在安排自己的後事,絕口不提子女呢?聽到這句,記者為此向劉老太問起他子女的情況,氣氛突然從歡樂變得沉重起來。

面對大家的疑問,也許是太久沒有與人這樣聊天的機會。劉老太緩緩坐下,敞開心扉向大家講述起了過去。

2006年,湖南74歲老人把豬養到2600斤10萬都不賣,因養兒不如養豬

劉老太是土生土長的湖南人,在20世紀90年代初出生。與那一代的很多人一樣,村裡重男輕女的陋習讓她從小就過著艱苦的生活,也沒有獲得讀書的機會。從小就低人一等的生活,加上沒有文化沒有見識,讓她的性格中總有一絲孤僻。

農村的女孩子都是聽父母的安排結婚生子,劉老太也不例外。建國前,她就早早地結婚並生下一個兒子,日子雖然清苦倒也安穩,三口人的小家充滿了笑聲。

不幸的是,在劉老太22歲的時候,他的丈夫因病英年早逝了。一個寡婦要帶著一個襁褓裡的孩子謀生是極其困難的。但劉老太擔心改嫁後,丈夫會對前夫留下的兒子不好,便放棄了改嫁這個想法。

她一心想要把兒子好好帶大,於是,她便靠自己撐起了這個小家。替人砍柴、幫人洗衣、播種收糧,只要有能掙錢的雜活,她都會不辭辛苦地去做。

2006年,湖南74歲老人把豬養到2600斤10萬都不賣,因養兒不如養豬

吃了苦她忍著,受了傷她熬著,生病舍不得治。為的就是給兒子多吃些有營養的食物,多穿些保暖的好衣服。而自己長年累月吃著殘羹剩飯也不在乎。因為兒子就是她堅持下去的唯一寄託。

村裡有個年輕小夥子,看著劉老太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特別地艱辛。又瞭解到劉老太為人品質純厚,能吃苦耐勞。便多次透過媒人向她提出結婚的請求,也希望能夠藉此幫她一把。劉老太雖一再拒絕,卻終於還是被對方的誠懇所打動,最終接受了這個男人,與他再次組建起家庭。

家裡有了頂樑柱,劉老太肩上沉重的擔子輕了許多。而丈夫對她的兒子也是視若己出,關愛有加,兩人也沒有再要一個孩子。平淡的日子在溫馨和睦中變得又有了盼頭。這一段生活,劉老太在回憶起時,臉上都還會浮現出笑容。

2006年,湖南74歲老人把豬養到2600斤10萬都不賣,因養兒不如養豬

然而,第二任丈夫也在10多年前撒手人寰。本就悲痛不已的劉老太,竟然還被周圍的人指指點點,帶上了“剋夫”的稱號。這也成了她往後人生裡難以磨滅的悲傷記憶。

雖然經歷傷痛,但是生活還得繼續。對於傳言,她也不做爭辯。丈夫去世後,劉老太就靠著丈夫單位的撫卹金生活,與兒子相依為命。

過了些年,成年的兒子也在劉老太的操辦下結婚成家。按理說,被劉老太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兒子,應該讓母親在家頤養天年,盡一份孝道。為何劉老太偏偏在這時候自己去養了豬?還下了這麼大的心血呢?

其實這還與劉老太和兒子、兒媳婦的緊張關係有關。劉老太說,兒媳婦剛嫁過來時,就經常與她吵嘴。但這樣的婆媳關係在大家眼中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矛盾並沒有消失,卻愈演愈烈。

2006年,湖南74歲老人把豬養到2600斤10萬都不賣,因養兒不如養豬

某一次,兒媳的孃家人竟對劉老太大打出手,而兒子夾在中間完全不管。只在一旁聽著兩方人指著鼻子互相怒罵。兒媳婦更是罵出:“老畜牲該死!”雙方都說是對方先動的手,誰也不能服誰。最後還是在旁人的勸解下了事。

在那以後,兒媳婦就沒再叫劉老太一起吃過一頓飯。兒子依舊是一言不發,在劉老太看來,兒子顯然是“娶了媳婦忘了娘”。他任由媳婦將母親趕到了隔壁的小院,在殘破的老屋中生活。

母子倆隔牆而居不再往來。劉老太失去生活的依靠,沒有經濟來源,就只能靠著拾破爛生活。低矮的老屋光線昏暗,她只能蹲坐在其中,每天吃的是稀飯和鹹菜。

而隔壁兒子家的小院像是另一番天地:新建的二層小樓下,鋪著平整的地磚,整潔而敞亮。兒子新買的摩托車就停在院中,也擦拭得乾乾淨淨。而他卻從來沒有管過一次母親的生活。

2006年,湖南74歲老人把豬養到2600斤10萬都不賣,因養兒不如養豬

婆媳關係本就是一筆糊塗賬,更別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不管誰對誰錯,兒子在當中的處理方式,讓劉老太徹底地失望了。越是傾盡了心血養育的子女,在這一刻就越寒心。

1997年,劉老太拿出了丈夫去世後攢下的撫卹金,在集市上買了一隻小豬崽,打算將它養大了之後賣掉,賺一些生活費。

這隻小豬在劉老太的悉心養育下,只用了一年的時間,體重就從剛買回來時的23斤,漲到了800多斤。就在這個過程中,劉老太也在其中獲得了心裡安慰,得到了陪伴找到了精神寄託的她,餵豬的時候也變得更加用心。

她從不會把豬食直接倒進食槽,從來都是將紅薯青菜洗乾淨,一口一口的用手餵食。看著豬一天天長大,她也覺得非常開心。甚至一邊餵食一邊和豬聊天,喂完了之後還會帶著大豬起身活動十幾分鍾,就像是帶孩子一樣。

2006年,湖南74歲老人把豬養到2600斤10萬都不賣,因養兒不如養豬

為了能夠讓大豬吃的更好,她會每天一早趕去鎮上的學校食堂,等著學生們吃過午餐,她就立刻去撿大家吃剩的飯菜。離開學校後,她又會去集市上撿大家不要的瓜果蔬菜,時間久了,集市上的一些人也熟識了這位“劉媽”,會多準備一些食物送給她。

為了能填飽豬的肚子,劉老太每天往返鎮上,需要走上幾個小時的路,但她仍然樂此不疲,不分春夏秋冬,從不間斷。

回家的路上,劉老太會將剩飯剩菜在河水裡清洗一下,剝去外皮帶回去餵給豬吃。到了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他還會給豬扇扇子解暑。正因為如此,大豬在這些年裡從來沒有生過病,甚至過得特別安逸。

對大豬的飼養,劉老太就像當年拉扯兒子一樣用心。而劉老太對自己的飲食,卻也像當年那樣應付。每隔兩天,她才會煮上一鍋粥,就著鹹菜填飽肚子就可以。

2006年,湖南74歲老人把豬養到2600斤10萬都不賣,因養兒不如養豬

到了2000年,大豬已經漲到了2600斤之巨。一度引來了十里八鄉人們的關注,大家甚至將它稱為豬王。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認定書也隨之送到手中。劉老太也這“兒子”自豪不已,逢人就會拿出來說上幾句。

村裡的一名屠夫提出,要拿出兩萬塊錢買下這隻大豬。劉老太當場就拒絕了。她表示,這隻當作兒子一樣養大的豬,餓它一頓都捨不得,哪能說賣就賣?

劉老太早就想過,總有一天要把這隻出了名的大豬賣上十萬塊,她就可以拿出一部分錢來給村裡修路,報答學校和集市上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最後,還要給自己置辦上一副水晶棺材。自己活不了多少年了,兒子指望不上,那自己也要將後事辦得有面子。

2006年,湖南74歲老人把豬養到2600斤10萬都不賣,因養兒不如養豬

可世界之最的喧鬧就是一陣風,很快就被人忘在腦後。大豬最終也沒有賣出去。過了幾年,劉老太年邁的的身體更加虛弱,已經需要拄著柺杖的她,行動愈加不便。她雖然還是每天勉強拖著身體去鎮上,可是能帶回來的菜也越來越少,大豬也變的越來越瘦。養豬這件事,逐漸從她的精神寄託,變成了她的負擔。

後來,劉老太曾主動找到當年那位屠夫,想要以他當年的開價賣掉大豬。可大豬早已過了適合食用的年齡,屠夫自然也是拒絕了。

回想這些年,劉老太將心血傾注在這隻大豬身上,確實是一種辛酸的無奈。她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兒子,在她的晚年沒能盡到一丁點贍養的義務。長期獨自生活,親情陪伴的缺失讓她倍感孤獨,更可怕的是,原先支撐她的精神支柱竟是這麼不堪一擊,無法依靠!

湖南臺來拍攝劉老太故事的紀錄片 ,名字叫做《伴》。

2006年,湖南74歲老人把豬養到2600斤10萬都不賣,因養兒不如養豬

這個伴,本應是子孫在膝下奉孝,讓劉老太安享晚年福的“伴”,卻無奈之下,成了一頭大豬,給孤獨老太帶來寄託的“伴”。

如果不是在極度孤獨和困苦的生活中,找到了養豬這麼一個在旁人看來甚是離譜的精神寄託,劉老太可能早就無聲無息地離開人世了。

劉老太的兒子,從小得到了母親太多的愛和關注。沒有獨自承受過生活的艱難困苦,他很難真正理解母親的付出,更不會有能力承擔起贍養母親晚年的責任。

如果在當初婆媳二人剛剛產生微小摩擦的時候,他就堅定立場,協調好這份家庭關係。也許自己和母親的關係就不會如此割裂,更不會讓母親的晚年生活如此悽慘。

2006年,湖南74歲老人把豬養到2600斤10萬都不賣,因養兒不如養豬

也許劉老太養豬成名在旁人看來是一件值得欽佩的事,但對於老太本人來講,就是對看客笑笑之後,心裡滴下的淚。對他的兒子來說,更是對他的無能不孝,狠狠打在他臉上的一記耳光!

古語有云:“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可試問如果有選擇的話,哪個人真的自願去為了別人承受這份苦,煉出這份剛呢?在劉老太還年輕的時候,她大可過上自己青春洋溢而又輕鬆快樂的生活,可是她還是選擇為孩子付出了一切。

這件荒誕的故事,作為讀者的我們在看完它之後,心情一定是沉重的。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用自己不可替代的一生,教給世人的一個教訓。我們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到時我們也會需要下一代的照顧,而下一代總會效仿父輩的做法,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對得起良心。

2006年,湖南74歲老人把豬養到2600斤10萬都不賣,因養兒不如養豬

天大地大,父母的養育之恩最大,我們在心裡這麼想,行動上更要如此堅定地貫徹下去。讓父母的辛勤養育,能夠得到對等的報答。“百善孝為先”——父母晚年的幸福,就是我們作為子女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