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為什麼總哭?

郭敬明被爾冬升罵哭了!郭敬明哭著向爾冬升道歉,

“導演,我沒那個意思。”

事情原由是《演員請就位2》最後之戰,郭敬明對爾冬升導演作品的點評用語不當,爾冬升勃然大怒,當場發飆,而後憤然離場,最終更是以郭敬明哭著道歉收尾。

郭敬明為什麼總哭?

點評爾冬升導演的作品是,趙薇等評委都給與表揚,走到最後的演員都不容易,皆大歡喜的為主。但郭敬明卻上來第一句:“我不喜歡這個作品,原因跟演員沒有太多關係。”

郭敬明一開場就說了這句話,這句話也是讓爾冬升勃然大怒的導火索。

跟演員沒關係,那不就是導演和編劇的問題嗎?

模稜兩可的語句,爾冬升不至於暴怒,而是郭敬明說出一堆不好的理由後,

雪上加霜來一句:“我受的訓練體系不一樣,我拍電影比較多。”

爾冬升在聽到這段話的時候臉直接變臉。對於一個老前輩、大導演來說,這句話的殺傷力太大了。爾冬升憤恨離席:“關麥”。

郭敬明為什麼總哭?

郭敬明在《演員請就位》兩季以來,不是第一次哭了,哭的層次也不同,有喜極而泣,有被罵哭,但都有一個共同點:來自年長的權威導演的認同或不認同。

這一點為什麼如此觸動他的淚腺?

01 |關注

很多人問郭敬明為什麼每次的見解都要獨樹一幟?大眾覺得好,他一定說不好,大眾認為差,他一定說好?

其實,藝術作品是無法有結論性的評分,符合大眾評判標準的作品,也有瑕疵可以挑剔,再爛的作品搬上舞臺,也能找出亮點。

所以,郭敬明喜歡打“差異化”觀點並非強詞奪理,並非生硬地把白說成黑。

而他背後的心理並非刻意策劃謀略,而是“習慣性求關注”。

從精神動力學來講,一個人急於求的關注,是因為會獲得存在感。

郭敬明為什麼總哭?

很多小孩子在下雪的時候喜歡在雪地上踩出自己的足跡。“踩”這個動作是我們的訊號,“痕跡”是外界對我們的迴應,當小孩子看見自己的足跡時,確認了自己的動作,證明了自己的存在,也就獲得了存在感。

人人需要存在感,因為我們生活在社會群體中,但為什麼郭敬明如此強烈的需求?

郭敬明四五歲身患重病,他自己說雖然不是絕症,但死亡率也非常高,每一年的一半時間是在醫院度過的,愛玩愛動的年齡,只能選擇另一個種方式排憂解難:讀書寫作。

小學二年級拿到了第一筆稿費五塊錢,高中時獲得了新概念寫作大賽一等獎,並連續兩年蟬聯冠軍。

我們知道存在感,是可以透過多種途徑來獲得:自感、自知、他人的反饋和社會的關注,但是歸根到底,無論是生理的還是心理的,外界賦予的還是自己所產生的,最終要刺激的並依附的,是自我存在的肯定。

郭敬明從一個被迫住院病弱的孩子,到受到社會關注的“新作家”,每一步都是他暗暗小決心,自己爭取來的,他對外界的在意大於對自己的認可程度,或者說,時常收到外界的關注,才會感受到存在感。

如果不過用力,如果不爭取關注,

他會很怕回到“病房”,那個只有自己的孤獨世界。

郭敬明為什麼總哭?

02 |妥協

在上一季中,陳凱歌稱讚郭敬明拍攝的《親愛的》,郭敬明現場哽咽:

“因為我很少受到表揚,你知道嗎?”

郭敬明為什麼總哭?

只要是藝術創作者,無論是作家,抑或導演,永遠是作品說話。

如陳凱歌,有5。3分的《無極》,也有9。6分的《霸王別姬》。

如李少紅,有備受爭議的《新紅樓夢》,也有9。0分的《大明宮詞》。

儘管趙薇《致青春》6。6分的成績不算出眾,但演戲20餘年的經驗,讓她在執導年輕演員方面有足夠的發言權。

反觀郭敬明,四部《小時代》,均分4。7,《爵跡》則更慘,只有3。8分。

面對媒體和觀眾的惡評,他表現的像個鬥士,一直在抗爭。

在第一季時,李成儒老師對郭敬明作品及演員提出質量問題,郭敬明雙眼露出鋒芒,火力會懟:

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他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自己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對它的喜歡。

郭敬明為什麼總哭?

在第二季,李誠儒對郭敬明亂改S卡規則,提出質疑“我不喜歡翻手為雨覆手為雲的各種做法”“四個導演一共就八張S卡,而有40個演員,這裡存在一個公平公正的問題以及肯定他的演技和表演水準的問題,不是你可以隨性而來的”。

郭敬明再次強勢迴應質疑

“導演可以遵從自己的內心發出S卡”

“你可以不喜歡,但請允許它的存在”。

觀眾在反覆回看爭執過程中,很多網友回覆說:我們覺得小四說的都對,但我們同意李成儒的觀點。

郭敬明為什麼總哭?

也就是說,在辯論過程中,郭敬明的詭辯贏了,但輸在了核心傾向上。那麼郭敬明為什麼還有一而再再而三的辯解,去合理化自己的觀點?

“我妥協行嗎?我妥協,我身高就能變一米八嗎?”

郭敬明為什麼總哭?

郭敬明曾在《青春》節目採訪中說過這句話,聽了讓人心疼。生理上的缺陷不是他個人意志力可以可以克服的,卻讓他飽受歧視和詆譭。

而除了生病、身材這些不可人為控制的事情之外,他還遭受過兩次打擊:一次是已經作家出道的郭敬明,在高考作文上60分滿分,他只拿到了30分。因此與第一志願失之交臂。

一次是,大學高額的學費讓家庭陷入困境,他放棄學業孤注一擲做生意,兩個合夥人卻意外出走。

習慣性的反擊過程中,

他給自己灌輸了一個處事理念:絕對不能妥協。因為意外性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降下來讓人永無翻身之日。

03| 和解

郭敬明兩次情緒激動痛哭,最後收場都是以一種孩子的狀態呈現:

一次是被罵慣了的孩子,突然受到父親的表揚;一次是挑戰父親的權威,最後承認錯誤。

郭敬明不管是劍拔弩張,還是掩面而泣,都處於“兒童狀態”裡。每一次都是在體驗童年的感受,辛苦的自己,贏得他人的關注和厚愛。

我們能看到他的才氣橫溢,也無法迴避他處於俊男靚女中的尷尬,我們能聽到他邏輯緊密的辯論才能,也能看到如情急的孩子頻繁眨眼展現出的緊張;我們能看到他急於和“權威”爭辯是為了萬事沒有定律,也能看到他最後俯首於“權威”下的自卑與羞愧。

郭敬明為什麼總哭?

在暢銷心理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中,蒼鷺說:

只有在成人狀態裡,你才能思考當下的事情,評估自己的行為,或者傾聽別人對你的看法而不馬上駁斥。

我們選擇憤怒和爭執,很多時候都是故意演給別人看的,只是自己並沒有意識到,是什麼讓我們憤怒,是什麼讓我們據理必爭?

我們經常看到耄耋之年的智慧老人,對待萬事都不予爭辯、不予評判,是對這個世界妥協了嗎?亦或者在時間上沒有爭辯的必要了嗎?

我想兩者都不是,而是在遼闊一生的最後關頭,才明白一切的人生目標都是內向自己,企圖征服世界或者臣服世界,都是徒勞無功的。

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是最重要的,而非他人。

作者介紹:榮榮

每本書都認真讀過,寫書評,推薦好書!歡迎關注~@榮榮家庭關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