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食慾,暴露了你的內心

週末的朋友圈,總是分外熱鬧。

大家分享最多的,就是美食。

你的食慾,暴露了你的內心

你的食慾,暴露了你的內心

圖源:安妮朋友圈

一個酷愛美食的朋友跟我說:

“工作一週累死了,休息就得吃點好的。”

聽起來,吃是她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

我想起韓劇《酒鬼都市女人們》。

3個年近30的女人,生活中各有各的不如意:

職場壓迫、性騷擾、以及和父母溝通的難題。

解決不了怎麼辦,下班了一起去吃肉,一起去喝酒。

白天壓力太大, 到了晚上,在吃吃喝喝中卸下一天的偽裝,在食物、在酒精中得到釋放。

然後第二天,又能滿血復活,成為一個能扛事,能好好生活的大人。

吃,一個生下來就會的本能行為,在漫長的成長中,卻變了樣。

有時候它是一種寄託;

有時候是一種釋放;

還有時候,也是我們抵抗壓力的方式。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關於吃的那些事兒。

食物的背後,你的內心

我們從有飢餓感,到去吃東西,大腦過程是這樣的:

大腦裡負責調節飢餓的部位,是下丘腦。下丘腦中含有的感測器,在「品嚐」你的血液。

當它發現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很低時,就會傳資訊給外側下丘腦。

大腦接收到訊號,就會告訴你,去找點吃的。

當你吃進東西,食物被消化,血液裡的葡萄糖和脂肪水平提高時,腹內側下丘腦會獲得訊號:夠了!

大腦於是命令你:別吃了!

這是生理性飢餓。

你的食慾,暴露了你的內心

圖源:Pexels

還有一種,叫做“心理性”飢餓。

比如,明明不餓但被帶到一個全是好吃的地方,你的食慾被激發。

或者,你覺得壓力太大,要補充能量,大腦也會發出吃的指令。

這時候的飢餓感是一種心理狀態,不是身體想吃,是大腦想吃。

武志紅老師說過:

“狹義的食慾,是因為「身體」餓了。然而,飢餓還有「性」的飢餓,情感的飢餓、頭腦的飢餓,乃至靈魂的飢餓。”

人天然的知道自己要吃多少,想吃什麼。

但當你處於心理性飢餓狀態時:

你會開始不知道自己要吃多少,不知道自己想吃什麼。

明明已經很飽了,但還是控制不住的吃;明明知道自己的吃的是垃圾食品,但還是忍不住;告訴自己要控糖,奶茶還是一杯接一杯。

就像是失戀了,去吃一頓,好像就沒那麼難受了,胃滿了,心就滿了。

可,真的是這樣嗎?

這種吃的背後,本質上是對自身感受的迴避。

你的食慾,暴露了你的內心

圖源:Pexels

孤單和難過,只是被壓抑掉了而已。

吃,成了一種防禦機制。

真實的需求,也被迴避了。現實層面,帶來困境的壓力源並沒有解決。

用食物來逃避現實:

也是你和內心失聯的一種跡象。

偶爾一兩次沒什麼。

可一次次紊亂之後,我們就會離自己的內心越來越遠。

因為,長時間紊亂,感測器也會變得不敏感:

你的「飽感」閾值被扭曲。

更糟糕的是,變成了一種強迫性習慣。

一時逃避一時爽,一直逃避一直爽。

可用慣的行為,會逐漸成為你的應對現實的模式,一直延續下去。

吃的兩種,強迫性習慣

堪薩斯大學心理學教授 Sabrina Gregersen 說:

當人們情緒低落、沮喪、壓力大時,食物是一種安慰。

在嬰兒期,我們從母親那裡得到餵養、得到來自母親的溫暖和愛。

這也會在食物和愛之間建立了一種牢固的聯絡。

食物本身,很容易喚起很多溫暖和愛的回憶。

就像難過時,喝一碗熱乎乎的湯,會舒服很多。

或者,累的時候,回家吃一吃媽媽做的菜,我們就又能滿血復活。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並不是食物,而是一種:

“有人跟我在一起,有人可以支撐我”的感覺。

對待食物的態度,反應的是你背後的深層需求。

你的食慾,暴露了你的內心

圖源:Pexels

對食物的態度,一般有幾類:

1、控制不住地吃,使勁填補

我一個朋友說,結婚一年,胖了20斤。

倒不是因為幸福胖,她說,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一個人時吃的。

原本不愛吃甜食的她,婚後變得超級愛吃蛋糕。

工作日沒時間,一到週末就要點好幾個蛋糕,自己默默消化掉。

我問她轉變是怎麼發生的,她說自己這個已婚的人過得單身都不如。

老公總是不著家,這陣子出差,那陣子回父母家,總有各種理由。

一開始,她還說幾句,老公就一臉笑嘻嘻,“老婆,我也是沒辦法啊,我也想回來多陪陪你,可是事情來了我也不能不管不是。”

後來就倦了。

結婚剛買的房子還是新的,可兩個人倒成了兄弟般的老夫妻了。

兩個人時的孤獨,比一個人的孤獨難熬多了。

感情甜度不夠時,就得用蛋糕來填補。

你的食慾,暴露了你的內心

圖源:Pexels

2、不吃,自我對抗

一個影片下的留言讓我印象深刻:

“一口都不想碰,什麼也不想吃,吃進嘴裡是真的會覺得噁心,然後吐出來。

真的感覺十分飢餓的時候,也會故意不吃,就想餓著自己。”

這種不吃,聽起來,是一種自虐。

就算想吃,也不滿足自己。然後在這種控制感中獲得一種快感。

這是一種自我對抗。

持續下去,就會成為自我剝削。

我認識的一個全職媽媽,生了孩子之後就一直在暴瘦。

5個月的時間,體重直接從120多斤跌到了80多斤。

她說是照顧寶寶累的,“經常沒時間吃飯,慢慢的,也就沒那麼想吃了。”

在她的意識裡,寶寶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她要投入全部心血去照顧寶寶,如果把精力花在自己身上,她會覺得很罪惡。

一直以來,她不斷的滿足著外界的要求,不自覺地壓榨著自己。

食物的態度,是被塑造的

最近看了很多“體重120斤和70斤交換乾飯”的主題影片。

印象最深的,是國外的一個版本。

交換飲食的主角,是300多斤的勞倫,和不到80斤的謝爾比。

一個走路都大喘氣,一個瘦到皮包骨。

勞倫,每天靠漢堡薯條碳酸飲料活著,就算只是早餐,她的盤子裡也都會堆滿:香腸、培根、薯餅、厚麵包……全是油膩膩的熱量炸彈。

吃完這些還有各種零食。

謝爾比是另外一個極端,餓了就幾片面包,有時候顧不上吃飯的話,就是一杯水對付一下。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可能不會這麼極端。

但也會有這樣的反應:

加班到很晚之後,還要去涮個火鍋;

壓力大的時候,一點兒也吃不下;

這種時候:

我們對待食物的反應,是在滿足我們情感上的需求。

但為什麼是用吃這樣的方式呢?和我們被對待的方式有關。

老一輩人挺喜歡用食物來解決情感需求的。

朋友講起小時候,爸爸脾氣暴躁,罵起人來口不擇言,甚至氣急了還會動手。

每次家裡人看到爸爸生氣,大氣都不敢出。

但也會有一些時候,爸爸氣頭過了,知道自己過了,但是又不好意思認錯,就

會去買一些好吃的,默默帶回去。

大家吃著這些東西,心照不宣的讓這件事過去。

食物裡,藏著爸爸僅存的愛意。

你的食慾,暴露了你的內心

圖源:Pexels

還有一種也很常見的情況是:小孩鬧脾氣不吃飯,大人就慌了,有什麼需求通通滿足。

孩子在這種互動中,就學會用食物去控制:

“我餓著我自己,能得到好處。”

用食物來解決情感需求,看起來是愛,但其實只是一種敷衍。

但被這種方式撫養長大的我們,不自覺地也學會了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對待自己的情感需求。

《老友記》中,莫妮卡的媽媽一直對她挑剔,爸爸呢,神經又比較大條,不怎麼會關注到她。

莫妮卡經常在壓力大的時候狂吃。

後來,有個菲比有一任男友是心理醫生,他對莫妮卡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

“那是食物,不是愛。”

回到我們身上來也是,食物只是食物而已。

我們真正的要面對的,是那個現實的困境。

在心理上,找到一種「飽」的感受。

怎麼吃,就怎麼愛自己

偶爾大吃一頓,或者餓一頓,靠食物發洩一下情緒,也無可厚非。

選擇任何一種方式,一定也都有你的理由。

但是,不要把食物當成唯一的方式。

當我們一直處於“迴避-失聯-迴避” 這個迴圈中時,最後的結果只能是離自己更遠。

同時,長時間的迴避,就會給我們造成新的困難。

壓力大的時候,大吃一頓,好了,壓力沒了。

失戀了,大吃一頓,好像那種難過的心情被消解了。

那跟人吵架了、工作被批了……是不是也要去大吃一頓?

當我們面對不同情境,都只會用逃避的方式時,這就成了一種泛化。

你的食慾,暴露了你的內心

圖源:Pexels

迴避是最高效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不管它,不把它當問題,人立馬就不會痛苦了。

可實際上,沒有解決的問題,會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改變的第一步,就是:

好好吃飯,重新喚醒身體感受。

正念冥想中,有一個葡萄乾冥想,就是關於吃的。

操作方式大概就是:拿一顆葡萄乾,先放在手上觀察它,看看它的形狀,看看它的紋路,聞聞它的味道。

然後,放進嘴巴里,但別急著吞掉。

慢慢地咬,細細品味它的味道。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食物是有覺知的;

同時,我們也在重新和自己的身體建立連線。

讓感受重現鮮活起來。

這之後,再去看看那個情感的部分。

就像勞倫和謝爾比,交換飲食9周後,兩個人都發生了變化。

勞倫,開始學會品嚐食物本身的味道。

她瘦了13斤,精力變得更好了,穿上了自己喜歡的小黑裙。在這個過程中,她

學到的是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

不願意吃東西的謝爾比慢慢找回了食慾。

透過吃飯這件事,她學會了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我們也一樣,看到食物,記得問問自己:

“我真的餓了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不要吃。

那不是你身體的需求。

當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好好吃。

作者:金櫻子

圖源:網路

首發:壹點靈心理

專注心理成長,溫暖而有力地愛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