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賽道輪番跳水 基金“抱團式”投資再引爭議

2022年開年以來,市場畫風突變,黃金賽道遭遇重創。機構重倉股大幅殺跌,市場關於公募

基金

“抱團”式投資的爭議再度升級。

中國基金報採訪多家

基金公司

,在公募人士看來,流量時代對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管理人,基金公司追求的應該是有剋制的發展和可持續的規模增長,呼籲全行業共同努力,實現高質量的增長。

“抱團式”投資引發熱議

2022年以來,市場持續調整,白酒、醫藥、新能源等“黃金賽道”輪番跳水,不少基金重倉股損失慘重。究其原因,超預期的調整與海外流動性預期壓力、行業邏輯的變化以及資金切換有關。而在這場調整中,公募基金的“抱團”投資成為投資者吐槽的焦點。

永贏基金策略

分析師

戴清認為,“賽道股”調整,既有流動性的原因,也有行業層面的問題。宏觀流動性方面,美聯儲加快收緊流動性,美債

利率

持續飆升,美股科技股大跌,對A股倉位集中且估值較高的電新、軍工、

半導體

等板塊形成壓制。微觀流動性方面,去年四季度以來A股賺錢效應減弱,今年初新

基金髮行

遇冷,對基金重倉板塊產生壓制。行業層面,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鋰供需矛盾升溫、

半導體

龍頭遭減持等利空因素反覆擾動成長行業。

業內人士表示,過去兩年,A股結構性行情突出,公募基金大舉買入的個股持續上漲,如2020年的白酒、醫藥、光伏、新興製造,2021年的新能源。機構投資者的趨同行為使得行情更趨極端。

華南一位公募品牌部人士表示,公募“抱團”引發的潛在影響至少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估值分層,部分中尾部公司折價嚴重,長此以往將影響二級市場融資功能和正常執行;其二,高估值對流動性邊際變化的敏感度極高,一旦市場賺錢效應減弱,抱團股價格就會下跌,帶動

基金淨值

回撤,引發贖回,基金就會被迫減倉應對贖回,形成‘贖回-拋售-下跌’的惡性迴圈。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直言,從常識上講,“抱團”模式不可能長久。場外資金透過公募基金進入市場,靠“抱團”做高

業績

。而一旦“抱團”行情鬆動,市場波動將加大。如果公募基金的業績出現停滯甚至倒退,整個市場可能進入缺錢狀態,牛市也就走到了盡頭。

一位基金經理回顧了2015年那場極具危害性的公募“抱團”行動。“經歷了年中大跌之後,2015年四季度大盤開始反彈,到12月份,不少個股的估值甚至已經超過了2015年高點,且仍在上漲。‘抱團’最怕的是集體撤離,而‘抱團’撤離幾乎是不可避免的——2015年底,上漲結束,2016年一開年,市場開始連續大跌。”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抱團”是公募基金在當前宏觀環境與結構性行情下進行資產配置的結果,是對優秀企業的認可,未來機構持股集中度或將進一步提高。

北京一位公募投資總監認為,“抱團”是市場參與者在資本市場制度最佳化完善背景下,權衡風險與收益之後所作出的自然選擇,是一種結果而非手段。“機構‘抱團’抱的是業績增長、是確定性,是擁抱價值創造和價值成長投資理念的體現。不過,隨著壓力測試的開啟,低估滯漲品種的補漲和‘抱團’板塊的分化表明,資金在尋找價效比更高的品種,背後可能是部分明星基金的調倉換股。”

“不只是基金抱團,散戶也有這樣的行為。”華南一位成長風格基金經理表示,市場的認知不斷強化,就會出現資金的集聚現象。這主要還是緣於市場資訊越來越透明,參與者很快就形成了一致預期,造成行情的快速實現和結束。

淳厚基金表示,機構化是權益資產配置的必然趨勢。當前市場環境看似艱難,但這只是機構化調整過程中的一小段波折,長期看仍然會向上健康發展。

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對機構抱團行為行業還有不同看法,但在基金行業應不懈追求高質量增長這點上,業內的認知完全一致。

滬上一位公募市場部人士直言,“抱團背後是機構趨同的考核機制和‘選美’標準以及利益最大化的驅動。”

在他看來,基金採取“抱團”式投資與基金管理公司的激勵機制不合理有直接關係。“基金是按照管理的資金規模收費,這就導致基金管理人過度追求規模增長,對基金經理的考核和激勵制度存在短期化傾向。每個季度每個月都有業績排名,基金經理在短期排名壓力下,往往只關注短期利益,成為‘抱團’式投資的被動接受者。”

除了將“抱團”歸咎於對短期利益的追逐,受訪基金經理還更多從更加理性的角度分析這一問題。

海富通基金

投資經理周其源直言,機構投資者在分析方法、投資理念上相似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優秀的投資經理應該有自己獨特的判斷,有前瞻性的眼光。基金管理人可以參與到相關板塊的投資,但是必須對“抱團”行為有深刻清醒的認識。

滬上一位公募基金經理指出,流量時代對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規模快速變化時,基金管理人應更好做到收益和風險的平衡,要有剋制地發展,追求有質量且可持續的規模增長。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完善風險控制流程,提升多元化投資風格以及多元的產品線,滿足投資者日益多樣化的

理財

需求,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他還認為,基金公司應該有體系有深度地持續進行投資者溝通陪伴,堅持“將合適的產品提供給適合的客戶”。“作為基金經理,我們要堅守投資初心,始終從投資者利益出發,不斷完善投資框架和邏輯,夯實投資研究能力、提升長期投資業績,避免被短期的市場環境和情緒擾動。”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