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內容梗概

《朝花夕拾》內容梗概

《朝花夕拾》

一、梗概

1。《狗貓鼠》——在這篇文章裡,“我”清算貓的罪行: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第二,它與獅虎同族,卻時而一副媚態;第三,它老在交配時嗥叫,令人心煩;第四,在長媽媽的誤導下,“我”認為它吃了我小時候心愛的一隻小隱鼠。雖然後來證實並非貓所害,但“我”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何況它後來確實吃了小兔子!這篇文章取了“貓”這樣一個型別,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另外,“我”幼時喜歡鼠有三點原因:一是因為自己喜歡隱鼠,覺得它可以代替自己喜歡的墨猴。二是因為魯迅床頭貼有一張“老鼠成親”的畫,覺得很是可愛,並讓他心嚮往之。三是因為鼠有貓和蛇兩個天敵。(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2。《阿長與〈山海經〉》——因為原來曾經在魯迅家裡的女工長得高大,故名為阿長,她走了以後,來的新人就叫阿長了,就是魯迅小時候的保姆。本篇文章記述魯迅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情景一:由於長媽媽長得胖,一到夏天就會擺成“大”字,擠得“我”無處翻身。情景二:過年時,長媽媽事先放了一個福橘在床頭,安排“我”在新年早上恭喜她,她覺得新的一年更有盼頭了,我因此得到了這個福橘。(樸實、迷信,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情景三:長媽媽給我講長毛的故事,某些情況表明她似乎有“偉大的神力”,於是“我”對她“有了特別的敬意”。(善良、迷信)情景四:長媽媽“謀害”了我的隱鼠。情景五:長媽媽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這是“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又使“我”對她產生了“新的敬意”。(善良,真心關心孩子)

小結:阿長是魯迅小時候的保姆。記述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充滿了尊敬和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3 《二十四孝圖》—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魯迅先生從自己小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臥冰求鯉”“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指出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

4《五猖會》——五猖會是一個迎神賽會,這是一種用儀仗鼓樂和雜戲迎神出廟,周遊街巷,以酬神祈福的儀式。這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個節日。本文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但在此時父親卻強迫“我”背誦《鑑略》,“我”掃興而痛苦地背完了,才得以出去。本文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5《無常》——迎神賽會這一天出巡的神,我和許多人最願意看的,就是活無常。他活潑詼諧,渾身雪白,頭頂白紙高帽子,手拿破舊芭蕉扇。《玉曆鈔傳》上還有一種和活無常相對的鬼物,裝束也相仿,但黑臉,黑衣,誰也不愛看,叫做“死有分”。活無常是個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那麼悲傷,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結果被頂頭上司閻羅王打了四十大棒。活無常有個妻子叫無常嫂,還有個兒子叫阿領,小高帽,小白衣,兩肩聳起,眉目向下,與活無常奇像無比,卻並不是他的親生兒子。文章在回憶無常的時候,發表了“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的看法,諷刺人間沒有公正,惡人不得惡報,所謂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虛幻的無常給予當時魯迅寂寞悲涼的心些許安慰。

6《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魯迅先生兒時在家時在百草園得到的樂趣,以及在三味書屋讀書時的乏味生活。 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表達了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文中,充分描繪出百草園這個荒原充滿著無限的樂趣。當魯迅先生到了要上學的時候了,家裡將他送進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的老師的家的書房。進了三味書屋,魯迅先生開始了乏味的學生生涯“每天只讀書,正午識字,晚上對課”,這便是魯迅先生的工作。魯迅先生和同窗們經常到屋後的園裡去玩,但人去多了,時間久了,就會被老師叫回來,繼續讀書,遠遠不及在百草園裡自由、快活。魯迅先生在這篇文章裡,揭示了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刻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7。《父親的病》——父親被庸醫治死,一直是埋在魯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魯迅先生對庸醫的行醫過程細細道來,沒有正面指責與諷刺,但字裡行間處處蘊含著作者激憤的批判和諷刺。以兩個“名醫”的藥引一個比一個獨特,表現了某些中醫的故作高深,透過他們的相繼藉故辭去,表明父親的病一步步惡化。透過家庭的變故表達了對庸醫誤人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嘆中讓人體會人生的傷悲。同時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不捨與愧疚之情,可從最後幾段的對話中看出來。他懺悔的是自己沒有讓父親安靜地死去,這讓他的心靈永遠不安永遠痛苦。

8《鎖記》:衍太太雖然對自己的孩子很狠,但對別人的孩子卻十分好,所以孩子都願意在她家或她家附近玩。然我對她也有不滿意的地方:她會給我看成人書並笑話我,這使我感到受到了很大的侮辱;她會在孩子玩打旋子的遊戲的時候在孩子和大人面前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在父親故去之後,我還常常去她家裡玩,會常常和大人們談天。有一次說到錢的問題,衍太太提議讓我去家裡拿母親的首飾去賣,我並沒有這麼做,可她卻謠言說我已經偷了家裡的東西了。這迫使我只得離開紹興去外地求學。幾經考慮,我只身來到南京求學,先後進到了江南水師學堂和礦務鐵路學堂學習,這其中描述了兩校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如學習內容的單調枯燥,學生之間的等級差異,校園內的關帝廟,所謂的格致等。這期間還記述了我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飢如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慾望。

10。《範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聞聽徐錫麟因刺殺恩銘,被處以極刑後,大家決定發電痛斥政府,但遭範愛農的反對,因而作者覺得他可惡。回國後作者與範愛農再次相遇,盡釋前嫌。辛亥革命後兩人分別擔任師範學校的校長和監學,作者與報社、軍政府發生衝突,憤而辭職,離開紹興,範愛農的監學也被孔教會會長的校長設法去掉了,處境每況愈下,不久便痛快溺水而亡。描述了範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