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沙溢被冤,李晨痛哭,碎片化時代,更應該理性表達

《奔跑吧》這期的主題設定很用心,從第一期人生的意義,到這期用實驗的方式展示網路暴力的縮影。對於每個上網的人,都是有警示作用的。

節目中,在突然停電的情況下,李晨被人打了。於是,坐在李晨旁邊的沙溢就成了懷疑目標。

奔跑吧:沙溢被冤,李晨痛哭,碎片化時代,更應該理性表達

節目透過做遊戲的方式來獲取一些線索,比如是一段對自己有利的錄音或者是照片,來李晨和沙溢到底誰對誰錯。結果,在最後的仲裁環節,大部分人支援是沙溢打的。

奔跑吧:沙溢被冤,李晨痛哭,碎片化時代,更應該理性表達

最終的結果揭曉,卻是李晨自導自演,而沙溢也是從頭到尾被冤枉。李晨因此也落淚表示自己本不忍心冤枉沙溢。

導演被迫出來解釋,是因為節目內容就是如此設定,所以,在對某些事發表看法的時候,能夠多考慮一些。

奔跑吧:沙溢被冤,李晨痛哭,碎片化時代,更應該理性表達

就像網友們所說: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這其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在如今,每個人都很容易獲取資訊,可往往很多資訊都是碎片化的,一段錄音,一張照片,剪輯過的影片,就讓人們相信了一個“事實”。

但這個事實是否是真相,沒人願意深究,發洩完自己的情緒,就關了網頁,該幹嘛就幹嘛。可曾經敲下的文字,一直都留在那裡。而那個被傷害的人,可能很長時間都留在那些文字中間打轉出不來。

王蒙在《精進:極簡論語》中寫過:越是在現代,人越是應該有所畏懼。完全的無所畏懼意味著無所限制,無所不為。人最終變成天使還是魔鬼,不得而知。

奔跑吧:沙溢被冤,李晨痛哭,碎片化時代,更應該理性表達

就像節目呈現的那樣,李晨、韓東君、王嘉爾再加上陳銘4個人一組,而支援沙溢的有聶遠、李沁、郭麒麟、蔡徐坤、鄭愷、baby再加上熊浩。4個人對8個人,但是觀眾們選擇相信被打的李晨。

因為在這些碎片化的資訊裡面,李晨是受傷者,先天就佔有優勢。

在《弱傳播》這本書裡,也曾經提到過,在傳播的世界裡,現實中的強勢群體就是輿論中的弱勢群體。

在你參與到一個事件當中時,你總會選擇一方作為自己的立場。這個選擇是根據你得到的資訊,圖片,影片或者是錄音。然後根據你自己的閱歷、知識、邏輯分析而定。但真正能做到這一步的人還算負責任。

有很多人甚至只看他人的評論就跟著站隊,根本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時候,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你以為的事實不一定是真相。

奔跑吧:沙溢被冤,李晨痛哭,碎片化時代,更應該理性表達

在2012年由高圓圓和趙又廷出演的《搜尋》就是一部揭示網路暴力、人肉搜尋等問題的影片。

高圓圓飾演的女白領葉藍秋,因為在醫院檢查得了癌症而心灰意冷,因此在公交車上,沒有起身給老人讓座。

奔跑吧:沙溢被冤,李晨痛哭,碎片化時代,更應該理性表達

這個過程剛好被王珞丹飾演的小記者用手機拍個正著。她把這件事發給自己的準嫂子陳若兮(姚晨 飾)。

陳若兮憑著新聞主編的敏銳嗅覺,將此新聞惡意放大,從而引發了一場社會大搜索,集體討伐葉藍秋的道德淪喪。

這件事導致了葉藍秋被很多人罵,就連找個保姆都會被人圍著指責。最後她不敢出去見人,只好到郊區。這都是網路暴力的可怕之處。

奔跑吧:沙溢被冤,李晨痛哭,碎片化時代,更應該理性表達

如今的網路世界很有意思,它即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可以讓任何人發表任何意見,抒發自己的情感與觀點。

同時,它又是一個很狹隘的地方,任何不當的言論都有可能被人放大,曲解,甚至群起而攻之。

就像不久前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的伊能靜,因為公開談論梅豔芳而遭到網友們的指責。

所以,在你發表自己的觀點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因為有可能,因為不當的言論就會引發一場網路上的軒然大波。

最後和大家分享馬克·奧勒留在《沉思錄》裡說的話:

我們聽到的一切都是一個觀點,不是事實。我們看見的一切都是一個視角,不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