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甌海關報告中,外國人眼中的溫州城,“猶如中國的威尼斯”

溫州三十六坊 今天

鹿城區歷史文化街區

溫州是近代較早開埠的城市。

1876年9月13日,清朝北洋大臣李鴻章與英國公使威妥瑪經過將近1個月的談判,簽訂《煙臺條約》,其中有增開溫州、蕪湖、宜昌、北海四處為通商口岸等條款。

1878年甌海關報告中,外國人眼中的溫州城,“猶如中國的威尼斯”

△《煙臺條約》後的溫州港

開埠,意味著溫州的大門被開啟。開埠通商,是帝國主義以堅船利炮為後盾開闢殖民地的產物,是中華民族刻骨銘心的屈辱史。但另一方面,它引發了城市經濟與社會結構的全新變化,客觀上加快了城市的近代化程序,對溫州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

溫州因此發生歷史性轉折,真正步入近代社會。隨著溫州的開埠,近代新式交通引進和發展,改善了溫州交通的閉塞狀態,對溫州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溫州人逐漸走出本地狹隘的區域,到外地經商、謀生的逐漸增多。1917年,鄉人洪炳文在一首竹枝詞中這樣寫道:“俗諺昔雲溫不出,至今遊歷遍重洋”。

1877年1月,好博遜奉命籌備設立溫州海關。3月2日,好博遜乘坐“凌風”號海關緝私艇來到溫州。4月1日,溫州建立洋關,先稱“溫海關”,半年後改稱“甌海關”。

1878年甌海關報告中,外國人眼中的溫州城,“猶如中國的威尼斯”

△溫州近代開埠史館

在1878年2月,甌海關向海關總稅務司呈報的第一份報告中,附上了一篇《雜記》,描述了一百四十多年前溫州城的地理和風物。這篇雜記的撰寫署名者為甌海關幫辦代理稅務司、英國人馬吉,他是繼好博遜之後甌海關的第二任稅務司。

2014年,溫州大學趙肖為教授蒐集齊全散落在國內外各大圖書館和檔案館的甌海關貿易報告和十年報告,完整地譯成中文,出版了《近代溫州社會經濟發展概況:甌海關貿易報告與十年報告譯編》一書。

1878年甌海關報告中,外國人眼中的溫州城,“猶如中國的威尼斯”

三十六坊君將書中這篇雜記進行梳理,從中也可以一窺剛剛步入近代社會時,這座千年古城的歷史風貌。作者用頗為文藝的筆觸,描述了英國人來溫不到一年時間中,對這座城市的印象。以下是馬吉的原文摘錄,文字略有刪節:

1878年甌海關報告中,外國人眼中的溫州城,“猶如中國的威尼斯”

溫州位於甌江南岸,距東海18或20英里,官方檔案一般使用其傳統名稱“甌”;因此本關稱為甌海關。

古城風貌:

處處顯露悠久的歷史

溫州有城牆,東、西城牆跨越幾爿山坡,部分山體在城內。城市建在平原上,四周包圍著丘陵和高山,山勢連綿起伏,融化於淡淡的海天一色。山區風光秀麗,可以與任何通商口岸相媲美;遼闊田野色彩紛呈,使得城區和近郊足以入畫。

1878年甌海關報告中,外國人眼中的溫州城,“猶如中國的威尼斯”

△市區華蓋山及東城牆外 1877年英國駐溫首任領事阿查理攝

就城市而言,溫州出奇地乾淨,所有街道整齊鋪設著石頭或磚塊,附近山區提供了足夠的岩石資源。灰色而古老的城牆覆蓋著苔蘚和地衣,形成美妙線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到處可見成蔭的古樹融合在城市之中,蜿蜒的樹枝飽含滄桑,處處顯露悠久的歷史。

溫州建城已有幾個世紀,史籍如此撲朔迷離,其往昔恐怕只能退而在眼前的大地及其當代風物所呈現的事實中追尋。

河渠縱橫

猶如的威尼斯

主要街道上的商鋪在區域性城市中算得上很好,從中窺見其商業和生活;乞丐相對較少;廟宇眾多,表明這裡生活著或依靠財富或從事宗教活動的非生產階層;還有尼庵,尼姑的高尚品行猶若古時米爾恩之所賦;凡此種種,還有百姓的普遍面貌,反映出溫州的確繁榮甚至富裕。

1878年甌海關報告中,外國人眼中的溫州城,“猶如中國的威尼斯”

△從積穀山俯瞰溫州南門外 1877年英國駐溫首任領事阿查理攝

感潮河渠縱橫整個城區,而且大部分透過水閘與甌江相連,水閘可以控制潮汐沖洗河道,這無疑有利於保持城市衛生。到處可見小溪和河流,它們與感潮河渠密切相連,使得溫州猶如的威尼斯,多數情況下商人借水路就可從郊區運來商品挨家挨戶進行買賣。灰暗的古老建築搭建在河道邊,從美學角度看,這卡納萊託(Canaletti)風景畫般的景象為水彩畫家提供了無盡的靈感。

1878年甌海關報告中,外國人眼中的溫州城,“猶如中國的威尼斯”

△甌江畔的溫州古城

肥沃的平原並非沒有吸引力,阡陌交通,勤勞的人們在所能到達的地方孜孜不倦地耕耘,其農業技藝似乎已有定論。

孤嶼古塔

歷史悠久造型優美

洋關選址在北門(雙門)外的江濱,地處本地最繁忙的碼頭之一。從北城門通向南城門的大街是溫州最重要的馬路之一,洋關所處位置的價值不言而喻。牙釐局就在隔壁,從這裡一眼就能看到每天熙熙攘攘的人流穿過城門。對著碼頭的江段下錨條件良好,水位適合番船。

1878年甌海關報告中,外國人眼中的溫州城,“猶如中國的威尼斯”

△甌海關舊址

沿江西溯有座江心嶼,地面只高出江面一點,與溫州城並列。此島長不過1/4英里,除了幾個和尚掌管幾座寺院,島上沒有居民。其中一座寺院規模很大,裡面供奉著大型佛像,其面部表情安詳端莊,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

1878年甌海關報告中,外國人眼中的溫州城,“猶如中國的威尼斯”

△從溫州城區遙望江心嶼 1877年英國駐溫首任領事阿查理攝

島上一東一西坐落著兩座歷史悠久的古塔,雖已破敗不堪,但仍造型優美。塔頂已被歲月剝蝕,木頭結構裸露,磚塊也已鬆動。巨大的老鷹四周盤旋,張開的雙翼彷彿隨時要刮塌塔頂。兩座塔是江心嶼的標誌,乃風水所繫,這從建造材料之上乘可見一斑。此地崇尚建造寶塔,下游不遠處的磯頭上還有兩座塔,城南平原一丘突兀小山上也有一座塔。如果刈除叢生的雜草,填平部分地面,修葺寺院並改建成現代民居,整座島都像南邊一樣砌起堤岸,中心地帶闢為公共花園,未來10年這裡將符合洋人定居的要求。商務區可以建在對著江濱城牆的岸邊,從洋關碼頭往西一段路處有片空地。

1878年甌海關報告中,外國人眼中的溫州城,“猶如中國的威尼斯”

1878年甌海關報告中,外國人眼中的溫州城,“猶如中國的威尼斯”

氣候溫潤

山巒上總是雲霧繚繞

本地氣候可謂雨水足、風暴多、溼氣重,山巒上總是雲霧繚繞,導致經常陣雨。7月3日遭遇一場猛烈的颱風,民船、房屋和樹木皆受損。在下游錨地,房屋被吹倒,沿江兩岸眾多民船被推上岸。

1878年甌海關報告中,外國人眼中的溫州城,“猶如中國的威尼斯”

△甌江晨曦 邵度攝

本地華人人口約170000,像我這樣周遊歐洲、知道歐洲城市人口很少超過100000的人認為這個估計太高了。但是,在始終難以精準確定人口數量,全國總人口一直是個棘手的問題。溫州(包括下游錨地)有19名洋人,其中5名是女性,而且像濺落的水銀那樣散居在不同的地方。由於人數太少,每個人的交際圈只限於3人或最多4人。

至於家常生活,值得一提的是,牛肉和羊肉是偶爾才能得到的奢侈品。華人買辦有牛肉出售時,就釋出重大通告,起初還附上證書擔保宰殺時的衛生情況和牛肉的質量。因為本地的購買需求不大,不足以在變質之前及時處置全部牛肉,所以通常在有炮艦到來時才宰牛。天冷時限制因素比較少,有時甚至無需麻煩的手續就可以得到牛肉。要獲得羊肉只能特意進口羊,價格是每磅15分;牛肉每磅6分。可能有人認為這些細節對於嚴肅的貿易報告不足掛齒,但是,為了如實展現洋人在新開埠口岸第一年的生活狀態,希望它們能夠確保報告的忠實度。

1878年甌海關報告中,外國人眼中的溫州城,“猶如中國的威尼斯”

△紙傘生意商品價值一度佔當時溫州出口土特產第三位

浙江溫州還有許多資源:它是出產明礬、鐵和鴉片的地方;據說最近在離本口約90裡處發現金礦;還有其他地方產業,包括女用紙傘,皮革凳椅,鐵釘和鐵絲,價廉物美、適合於天氣惡劣時穿著、鞋底掌了鐵釘的鞋子,等等。但是,筆者來此時間太短、經歷太少、獲得的資訊量有限,講到這些話題底氣不足,不敢妄下定論。

甌海關幫辦代理稅務司

馬吉(Jas Mackey)謹呈

光緒四年(1878年)2月25日

作者/來源:溫州古道

1878年甌海關報告中,外國人眼中的溫州城,“猶如中國的威尼斯”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