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久見人心,《知否》原著中,明蘭因團哥兒,和邵氏離心

日久見人心,《知否》原著中,明蘭因團哥兒,和邵氏離心

本文圖源:《知否》,侵權請聯絡刪除

常言道,日久見人心。

有的人,也許我們第一次遇見他們的時候,對他們的印象並不算好。可相處久了,我們卻能越發感到他們發自內心的真誠。因此我們願意與之深交。

而有些人,會在第一次相見時,把自己包裝得很好——天然、無害又真誠。等到真的遇上事了,你才知道他內心中藏著多麼自私的一面。

相較之下,我們都希望能多遇上前者。可世事莫測,我們到底遇上的是什麼人?還是需要我們用眼用心,去觀察去體會。

《知否》原著中的明蘭就體驗了無數次。她以為自己能夠看透很多事情,可殊不知,對於顧廷燁的嫂子,也就是顧廷煜的妻子邵氏,她還是看走了眼。

日久見人心,《知否》原著中,明蘭因團哥兒,和邵氏離心

01

明蘭和邵氏交好

從很早的時候開始,明蘭就知道顧家的關係十分複雜。所以她在與顧家人的相處上都非常謹慎。

可凡事總有例外。

明蘭對顧廷燁大哥的妻子邵氏一直很有好感。

理由是邵氏一直是一個不爭的人。

她不像小秦氏一樣,把和善擺在臉上,把貪慾放在心裡和行動中,她只是一心一意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希望自己病弱的丈夫能早早好起來,希望自己的女兒能過得好一些。

人的很多感覺都源自於比較。

而邵氏即使沒有什麼可取之處,但就是這樣的“不爭”,在顧家中都被襯托得難能可貴。

因此,明蘭自然而然地願意和她親近交好。

而在顧廷燁和小秦氏一房因為小秦氏企圖在明蘭生團哥兒的時候除掉他們母子之後,顧廷燁也和小秦氏徹底決裂、分家。

日久見人心,《知否》原著中,明蘭因團哥兒,和邵氏離心

至於邵氏和嫻姐兒母女,她們因為丈夫在離去之前,選擇投靠顧廷燁和明蘭,於是,在分家之後也跟著顧廷燁一家生活。

出於對邵氏的好感,加上對她們母女經歷的同情,明蘭對邵氏母女也非常照顧,從來不曾短了邵氏母女的吃穿。

即使嫻姐兒因為父親離去,尚在孝期,明蘭也想盡辦法讓嫻姐兒穿得體面。

要知道,在當時,很多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和孩子,跟著兄弟一家生活也常被苛待。而如果明蘭想要為難邵氏母女,可以找出很多借口,讓人無可指摘。

可明蘭卻沒有。

難怪就連嫻姐兒自己也感慨:

二嬸待我們極好。人都說,沒見戴孝的小姑娘,還能裝扮這麼精緻素雅的,顯是家裡極用心的。

而按照這樣的發展,若是邵氏,能夠心懷感恩,和明蘭真心相待。邵氏母女的日子也自然而然的會越過越好。

日久見人心,《知否》原著中,明蘭因團哥兒,和邵氏離心

02

因團哥兒離心

在一段關係中,光是一方用心還是不夠的。

就拿明蘭和邵氏的交往來說,明蘭用心了,努力了,可邵氏還藏著自己的小心思。

她的心中,總是藏著很多的不平衡。

在明蘭安排了蓉姐兒和嫻姐兒一起去好的家學讀書,還考慮到嫻姐兒這邊的條件,提議嫻姐兒可以和蓉姐兒一起搭乘馬車去上學之後,邵氏雖然感激明蘭的體恤,卻還是心有不甘。

她說:“我的嫻兒只能陪著我孤單單的熬日子,便連尋個先生,都得沾二房的光!以後還不知如何呢。”

日久見人心,《知否》原著中,明蘭因團哥兒,和邵氏離心

可問題是,她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身處逆境還能得到明蘭的關照,她卻還是顧影自憐,對明蘭心存芥蒂。

而這,也成為了一種隔閡,讓邵氏和明蘭始終不能交心。

這份芥蒂終究越來越大,到了爆發的時候也就是邵氏和明蘭離心的時候。

那時候,顧廷燁領兵在外。明蘭懷著二胎,幾乎要足月了。可外面發生動亂,小秦氏的兒子顧廷煒還趁亂跑到侯府,試圖藉機除掉明蘭母子。

當時情形非常危急。

明蘭卻保持著冷靜。她知道顧廷煒的目標是自己母子,其他人只要不輕舉妄動就會安然無恙。

日久見人心,《知否》原著中,明蘭因團哥兒,和邵氏離心

於是,明蘭讓人分別去蓉姐兒和邵氏母女的地盤傳話,讓她們安心待在屋子裡,也派了人去保護她們。

至於明蘭的大兒子團哥兒,明蘭安排了自己身邊信得過的嬤嬤,帶著孩子藏在了暗處。

如果所有人都聽命行事,沒人從中搗亂,明蘭這樣的安排可謂是萬無一失。

可問題是,邵氏一直對明蘭不夠交心,不夠信任。

因此她在身邊有心人的挑唆之下,用財物收買了明蘭身邊的侍女,問到了團哥兒的藏身之處,還帶著嫻姐兒和蓉姐兒(蓉姐兒是嫻姐兒,強烈要求一起帶來的)一起躲了過去。

殊不知邵氏身邊的人早就被小秦氏買通。她趁亂向同夥告知了團哥兒的藏身之處,導致團哥兒命懸一線。

要不是蓉姐兒果敢,孤注一擲地和歹人拼命,拖延了時間,等到了救兵,團哥兒很可能就這樣被除去了。

日久見人心,《知否》原著中,明蘭因團哥兒,和邵氏離心

可團哥兒能夠活下來,靠的是他自己命大以及蓉姐兒的拼命相護。而邵氏的責任卻是不能因為團哥兒無事就洗清的。

雖然礙於邵氏的身份,明蘭和顧廷燁不能直接懲罰於她。可明蘭終究是因為團哥兒差點遭難的事情怪上了邵氏,和邵氏離了心。

而本就因為大哥的事情對邵氏母女沒什麼好感的顧廷燁,就更是不留情面了。他直接按照責任的大小,處置了邵氏身邊服侍的人。邵氏雖有不甘,但也只能自食其果了。

而對於邵氏的所作所為,明蘭也在反思。

用原著的話來說就是:

明蘭曾想過,倘若之前邵氏就畏懼自己如同畏懼太夫人,哪怕任姨娘(被小秦氏買通的人)再起勁攛掇,大約邵氏也不敢衝去團哥兒的藏身之處的吧。小人畏威不畏德,春風化雨不是對所有人都管用的。

日久見人心,《知否》原著中,明蘭因團哥兒,和邵氏離心

這讓我想到了之前在書裡看到的一個內容。

書裡說,有研究指出,人分兩種,一種人用大腦思考,一種人用小腦思考。

用大腦思考的人,就是像明蘭這種,對待事物會有理性的判斷。他們懂得感恩,不會覺得別人對他們的讓步,是一種他們可以得寸進尺的理由。

而用小腦思考的人,延續的是一種人在原始時候的思想。在他們心中,有個關於別人的強弱優先順序的判斷。

對於比他們強的人,他們不敢忤逆,而對於比他們弱的人,他們很可能會肆無忌憚的做出一些過分的事情。

《歡樂頌》中樊勝美的父母就是典型的用小腦思考的人。

在他們內心的排序中,兒子高於一切,女兒排在最末。

因此,他們會想方設法滿足兒子的各種不合理的要求,即使這一切會傷害女兒,甚至傷害到他們自己也在所不惜。

而對於排在最末的女兒,他們即使知道凡事沒有諸多不易,仍然會選擇不遺餘力地壓榨。

日久見人心,《知否》原著中,明蘭因團哥兒,和邵氏離心

那面對這樣用小腦思考的人,我們是不是就沒有辦法了呢?

其實也不是。

我們要懂得與人相處的藝術,對待用大腦思考的,懂得感恩的人我們就以禮相待。

而對待那些只用小腦思考,會想辦法壓制住我們的人,我們也不必客氣,堅守底線,擺明立場就可以了。

就像樊勝美,她在最後醒悟過來,父母是不會因為看到她受了苦而發生任何改變的。而她要想過得好,只有自己憐惜自己。

於是,她選擇表明態度,她向父母說清楚,她會繼續供養他們,但不會繼續滿足他們那些無理由的,盲目幫扶哥哥的支出。

而在這樣做之後,樊勝美整個人輕鬆了很多。她終於發現原來自己才是能解救自己的神。

而回到《知否》原著中,明蘭在意識到邵氏畏威不畏德,是屬於用小腦思考的人之後,明蘭也改換了和邵氏的相處方式——建立自己的威嚴,讓邵氏不敢再起旁的心思。

而我們,在與人相處時,也應該多琢磨,搞清楚對方是什麼樣的人,再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和對方相處。

不起害人之心,也不能被人隨意拿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