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人本身就是光!2022“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獎”揭曉,他們肩負上海科技的希望與未來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35歲左右是科研工作者最具創新活力的年紀,從2002年起,市科協啟動了“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獎”評選,將一批批40週歲以下的科研新秀領到聚光燈下。

今年,30名來自基礎研究、成果轉化、企業創新的一線科研人員獲此殊榮。他們中有人伴著凌晨4點的太陽入眠,揭示自由電子鐳射效能提升的理論基礎;有人奉獻出20多年的青春,將我國鐳射薄膜損傷閾值做到全球第一;有人為“最惡乳腺癌”建立個性化分型系統,極大提升了難治性晚期患者的治療有效率……

“上海科技英才”不僅是一個頭銜,更是一份責任,這份沉甸甸責任將指引他們為國家重大科技創新和社會活動發揮更大作用。

追光人本身就是光!2022“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獎”揭曉,他們肩負上海科技的希望與未來

“追光人”本身就是光

“你見過上海凌晨4點的太陽嗎?我們天天見。”上海光源研究員鄧海嘯笑著說。2009年博士畢業至今,他一直都在上海光源工作,見證了上海光源從建成、出光到壯大的全過程。因為承擔著X射線自由電子鐳射試驗裝置的建設任務,他們工作是7*24小時三班倒,因此鄧海嘯領略過“上海十二時辰”的每一刻。

X自由電子鐳射大科學裝置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平臺之一,它可為物理、化學、能源、生命科學等領域提供革命性的研究工具。2012年,鄧海嘯首次將高次諧波執行理論引入X射線自由電子鐳射振盪器,提出了中等能量X射線自由電子鐳射原理。業內專家認為,這一新原理為X射線自由電子鐳射裝置的小型化和普及奠定了理論基礎。2013年,他和合作者進一步提出了相位匯聚型自由電子鐳射,被國際同行高度評價和迅速跟進,認為這一成果開闢了新的方向。

經過5年多的建設和精細除錯,我國首臺X射線波段自由電子鐳射試驗裝置於去年“出光”了,表明我國在X射線自由電子鐳射裝置研製方面已步入國際先進行列。

獲評“上海科技英才”,鄧海嘯顯得有些激動,他深知這份榮譽不僅屬於他自己,而是屬於整個團隊。對於“追光人”這一稱呼,鄧海嘯也有自己的理解。“追光人本身就是光。”

追光人本身就是光!2022“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獎”揭曉,他們肩負上海科技的希望與未來

他讓數千孩子保住了肢體

他是《人間世》裡的骨腫瘤醫生,也是上海市骨腫瘤研究所實驗室副所長。迄今為止他們團隊完成了4000多例實施了保肢手術,他就是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華瑩奇。

惡性骨腫瘤,特別是兒童骨肉瘤,發病率只有百萬分之三,這也使人們對其認識非常不夠。這些患病孩子們的疼痛往往被認為是長身體時的“生長痛”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期,結果就是不得不面臨截肢的殘酷選擇。華瑩奇透過精準外科邊界設計,原本要截肢的孩子有了保肢這一新選擇,術後肢體功能恢復可達90%以上。

聚焦“骨肉瘤異質性分子機制及干預策略”這一科學問題,華瑩奇和團隊用十年時間,建立起國人大樣本骨肉瘤患者診療佇列,開發了骨肉瘤多組學資料庫-PDX模型庫-藥物基因組篩選平臺,從而為藥物療效不佳的骨肉瘤亞型患者尋找合適治療,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兒童骨肉瘤是罕見腫瘤,雖然不是腫瘤領域的熱門方向,華瑩奇為何選擇它作為自己的事業?他說,雖然發病率不高,但幾乎每個學校裡都曾有罹患此病的孩子,如果能保住他們的肢體和生命,對他們一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上海為華瑩奇成才提供了非常好的科研平臺。30歲時他留學歸來,在導師帶領下白手起家建立上海市骨腫瘤研究所,如今他帶領著一支10多人、平均年齡不到35歲的科研隊伍繼續深耕這一領域。他們熱心科普事業,希望有更多人能知道有一種發病率百萬分之三的疾病,叫做骨肉瘤。

追光人本身就是光!2022“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獎”揭曉,他們肩負上海科技的希望與未來

醫生讓我實現三種人生價值

乳腺癌是女性惡性腫瘤發病之首,而乳腺癌中最惡的一種叫三陰性乳腺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研究員江一舟偏偏知難而上,向“惡中之惡”發起挑戰。

他和團隊一起,以“三陰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和精準治療”為主線開展系列研究,成功繪製了全球最大的單中心三陰性乳腺癌多組學圖譜,建立指導三陰性乳腺癌個體化治療的四分型系統——“復旦分型”,讓原本“無藥可以”的晚期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從的10%提高到29%。

在治療過程中,江一舟提倡全程管理概念。“我們要把病人作為一個人來管理,而不是單純地作為一個疾病去治療,並不是幫她開完刀就結束了,還要幫她重新建立起對生活的信心。”他說。要確確實實幫助到乳腺癌病人,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好的治療效果。這就是他專注於乳腺癌科研的最大原因。

32歲就已經成為博士生導師,江一舟有何秘訣?“首先要做有價值的研究,其次要把時間利用好。”江一舟習慣先確定好要做的事,再用整塊時間去做一件事。

對於醫生這份職業,江一舟充滿感情。“醫生可以讓我實現救死扶傷、傳道受業、科學研究三種個人價值,我們要透過自己的研究去解決重大的臨床問題,去造福每一名患者。”

科技讓她當上建築“良醫”

誰說土木工程就是“又土又木”,上海建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高階工程師王卓琳打破了人們對土木工程的刻板印象,在科技的加持下,建築正在逐漸變成一件高科技含量的事。

王卓琳長期從事建築檢測評估、運維安全與更新改造領域的技術研發和工程實踐,她的工作有點像為建築看病的醫生。比如,傳統建築檢測需要翻閱厚厚的檔案,但透過數字化手段,幾秒鐘即可為建築開具一張“體檢報告”。

上醫治未病——王卓琳對“患病”的外保溫“治療”頗有心得。基於“外保溫系統及材料質量技術狀況指數”,她提出了整體表層置換、整體薄層原位修復、整體厚層原位修復、區域性置換修復、區域性薄層原位修復等不同的“手術方案”。針對新建建築,應著力提升圍護結構、附屬設施的本體安全;對尚未出現問題的既有建築,則要開展基礎資料調研分析,進行風險預控,並實現智慧識別與及時預警;而對於已發生問題的既有建築,要積極研發各類檢測評估及綜合整治技術,確保高墜問題及時解決。

“上海科技英才只有10%的入選比例,能夠獲此殊榮,對我個人來說是個巨大的鼓勵,這一評選也為上海市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她說。

作者:沈湫莎

圖片:主辦方供圖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