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得看這個!

山西,得看這個!

(⊙_⊙)

提到山西旅遊,人們會想到什麼?在有著“表裡山河”之稱的山西,那自然就是幾乎囊括了山西各類重點風光的“

黃河、長城、太行

”三大板塊。具體到單個旅遊景點,那就不能不提及山西僅有的三個世界遺產“

五大平

”(五臺山、大同雲岡石窟、平遙古城)。

(長城僅為區域性示意)▼

山西,得看這個!

或許人們從“黃河、長城、太行”和“五大平”中發現了一個巧妙的共同點,這個共同點也是山西相對於外省而言最為特質化的旅遊資源,這便是大名鼎鼎的

山西古建築

。對於稍微瞭解過山西古建築相關知識的朋友而言,便可清楚該省的古建資源燦若繁星,哪怕窮竭一生,都有可能看不完。

那麼,有沒有一種儘可能不靠書本資料、照片圖冊,以特殊形式快速瞭解山西重要古建築的場景呢?還真的有,在山西北部的一處世界遺產景區內,便可透過

觀看手繪作品展覽

的方式,身臨其境感受這一切。

一座雕像極多的景區(攝:杔格)

橫屏

觀看)▼

山西,得看這個!

2022年8月8日,由雲岡研究院主辦、長城小站策劃執行的“

一筆千年 連達古建作品展

”在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正式開幕。

雲岡研究院院長杭侃

知名長城專家張依萌、尚珩、張俊等

及地球知識局出席開幕儀式

(雲岡美術館,攝:河曲小呂)▼

山西,得看這個!

本次展覽共展出連達

160多幅手繪作品

,他的筆描繪了上自北魏的雲岡石窟造像,下至明代邊鎮古堡的古建瑰寶,形制包括樓閣、亭臺、廟宇、敵樓、邊牆、軍堡,也包括佛教雕塑作品中的巔峰之作。

8月8日之前已經預展一個月啦(圖:長城小站)▼

山西,得看這個!

持之以恆,近20年

連達是大連人,他自1999年起自費徒步考察明長城,走遍了河北、北京、天津、山西以及遼寧大部的明長城。無論春夏秋冬,都曾在野外長期獨自行走露營,考察長城現狀,收集散失的長城碑刻資料,用拍攝、繪畫和拓片等方式記錄長城。

抓拍了一張連達老師在雲岡的工作照(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同時尋訪山西各地古建築和古村落、古民居,並用鋼筆寫生的形式進行記錄,他的足跡遍佈山西眾多市縣和鄉村,留下了兩千餘幅寫生作品,尤其關注那些鮮為人知、傾頹瀕危、行將消逝的鄉野破廟。

連達在向記者介紹訪古途中的故事(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在訪古期間,他每天揹著幾十斤重的揹包在偏遠山鄉奔走,曾在傾盆暴雨中落魄不堪,在大風降溫中瑟瑟發抖,走掉過鞋底,被野狗追擊過,也與血淋淋的車禍擦肩而過,常常以乾糧涼水充飢,甚至遭到過村民的毆打。許多認識他的人,都稱其為“瘋子”、“

破廟專業戶

”。

這是連達老師今日在雲岡的行頭

他在年輕的時候,行頭比現在還要重

(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如果問,一個來自遼東半島最南端的大連人,為什麼會對距離家鄉千里之外的山西著迷,那麼唯有

興趣和熱愛

能夠解釋。為了表達對古建築的深愛,連達努力自學繪畫近20年,其創作成果便是以《尋訪山西古廟》《不一樣的長城》《斗栱飛簷畫古建》等為代表的一批古建築領域著名作品。

幾本在市面上暢銷的相關書籍(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此外,他在北京、上海、南京、蘇州、長沙、岳陽、太原、瀋陽等地的多所學校、博物館為師生宣講中國古建築之美、長城知識和保護的重要性,事蹟多次被各大媒體報道。多家媒體也以連達畫古建、走長城為題材拍攝過紀錄片,一席with邀請連達參與了“長城保護聯盟”的講座,2019年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大賽冠軍蔡紫在決賽中向全國觀眾介紹連達的故事。

這裡插播一個小故事,當初蔡紫選擇該選題

被導演組認為相對冷門,不容易引起情感共鳴

導演組建議她換掉,但蔡紫說服了對方

(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山西古建,四大分割槽

山西所遺存的古建築序列完整、品類眾多且不同區域的文化特徵明顯,現存元代及以前木結構建築居全國之首,數量佔全國80%以上(由於眾多古建築年代確定有爭議,這裡只採用最保守的資料統計)。

古建相關領域從業者

一談及山西古建,不做特別說明

往往年代指的是元以前(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山西古建築,根據木結構建築技術、手法和文化特點的地域性,大體可劃分為

4個區域

:北部包括大同、朔州、忻州;中部包括太原、陽泉、晉中、呂梁;東南部包括長治、晉城;南部包括運城、臨汾。這個劃分方式,與山西省內其它角度的地域劃分方式幾乎一致。

也就是平時所說的

晉北、晉中(廣義)、晉南、晉東南

至於更加細分的雁北、晉西北等

不在該考慮範疇▼

山西,得看這個!

北部地區

,是中國古代中原農耕文明與北方遊牧文明的交界地,是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搏擊和民族大融合的前沿陣地。

山西現存

寺院

規模之大、單體量之宏偉、時代之早,便以北部大同、朔州、忻州為最。

大同善化寺(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應縣木塔(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朔州崇福寺(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五臺山塔院寺(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中部地區

,是

華夏民族與草原民族

交往和衝突的中心地帶及融合之地,也是各種思想劇烈碰撞和社會變革的前沿平臺。

從夏商周到宋元明清,先後有群狄、諸戎、匈奴、鮮卑、羯、氐、羌、突厥、回紇、女真、契丹、蒙古、滿等民族在此與漢民族進行過激烈的衝突和鬥爭,歷史上該地區

多種宗教

相容並存。

相關

多神崇拜

的建築到處可見,除佛教及城隍廟、文廟、關廟等聚落性文化建築外,尤以聖母、狐突、臺駘、龍王、五嶽及春秋時晉國上卿趙武廟為多,介休祆神樓是“祆教(拜火教)”建築。

祭祀晉國始祖唐叔虞的晉祠(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相傳是為五代後周世宗柴榮女兒所建的盂縣水神山烈女祠(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汾陽的基督教教堂(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著名的介休祆神廟(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遺存於太谷、祁縣、平遙、靈石等縣市區的明清歷史商業街區、院落,是明清時期形成

晉商建築文化

的代表性區域。

平遙古城的重要標誌——市樓

也是連達老師被盜版最為出名的一副作品

(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東南部地區

,積澱了我國深厚的

史前神話

,其密度之集中、內容之詳備遍及上黨地區各村落。

華夏文明典籍中記載的“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羿射九日”“神農嘗百草”,以及二仙、崔府君、靈澤王等神話故事,均與

上黨太行山區

有一定淵源聯絡或傳說。

祭祀商朝始祖商湯的廟宇(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供奉所有神明的全神廟(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二仙廟(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崔府君廟(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南部地區

,也是狹義上的河東,是華夏傳統文明起源的中心之一。人們在厚重的文化積澱的影響下,形成了對皇天后土的崇拜,對造福人類的君王及民間傑出人物的敬畏和信仰,故歷代建廟而祭之。

晉南遺存的

道教宮觀

祭祖宗廟

之多、規模之大,為山西之冠。既有全國性祭祖之廟,也有當地祭祀神祠。所遺存的堯廟、后土廟、稷王廟、商山廟、荀大夫(荀息)祠、東嶽廟等諸多祭祖、祭祀廟祠中,尤以堯廟、后土廟和稷王廟最具代表性。

洪洞趙城的廣勝寺飛虹塔(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解州關帝廟(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稷山縣稷王廟(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芮城永樂宮無極之殿(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山西長城

山西各歷史時代遺存的長城分佈區,從東向西、從北向南經大同、朔州、忻州、呂梁、陽泉、晉中、長治、晉城

8個市39個縣

(市、區),主要分佈在包括戰國、東漢、北魏、東魏、北齊、隋、五代、明等8個歷史時期修築或使用的長城牆體及附屬設施。

其實運城、臨汾境內也有長城

例如沿黃河修建的清長城

但並非屬於目前認定的長城資源

(所示長城並非全部)▼

山西,得看這個!

山西省行政區劃內的長城資源共計

5029處

,其中歷代長城牆體835段,總長1410062。33米(最新資料),關堡

367座

,單體建築

3800座

,相關遺存

27處

;長城點段數量位列全國第三,牆體長度位列全國第五。

全國長城資源比例

(橫屏觀看)

山西,得看這個!

山西境內長城以現存最完整、景觀價值最高的

明長城

為主體,全長896。53千米,分佈在6市25縣(區市),分佈特點包括外邊長城、內邊長城、沿黃長城、太行邊長城四個部分,主要位於山西北部,集中在大同、忻州、朔州三市。

連達本次有關長城的畫展,不只限於山西境內

(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從河北懷安向西進入天鎮,經陽高、新榮、左雲、右玉到偏關,長約380千米,為

明外邊長城

大同得勝堡南門(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天鎮新平堡玉皇閣(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左雲八臺子長城與教堂(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從河北平山進入繁峙,經渾源、寧武、神池折向偏關,長約400千米,為

明內邊長城

。自靈丘向南依次經五臺、盂縣、平定、昔陽、和順、左權,至黎城東陽關沿太行山脊嶺分佈的長城,為太行邊長城,也是內邊長城的一部分。

山陰猴嶺(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陽方口長城(攝:杔格)▼

新廣武長城(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雁門關(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山西沿黃河的西部地區與陝西交界處的偏關—河曲段,約70千米,為沿黃河而築的

沿黃長城

河曲舊縣東門(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河曲四旦坪長城(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偏關老營東南角城牆(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雖然在社會上,人們往往習慣於把古建與長城作為兩類分別單列。但是實際上,長城就是古建中的一類。

連達在陽高長城鄉寫生(攝:杔格)▼

山西,得看這個!

常有朋友笑稱連達是個腳踩兩隻船的人,此時他就會認真地糾正,長城和古建是一家,長城本身就是古建。而連達之所以能夠長達近20年持之以恆地畫古建,便與1999年“誤入”長城小站,在艱辛地走長城的過程中所錘鍊的意志,不無關係。

正如連達所言:“隨著近些年有許多媒體報道和關注,我在20多年間走遍山西各地,尋訪繪畫古建築的故事已經被更多人瞭解。但其實在這些年裡,我也同時進行過大量的古長城徒步尋訪,其中所歷艱險與所得錘鍊,亦堪稱終生難忘。”

當日行程結束,連達離開雲岡(攝:杔格)▼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杔格

【致謝】本文的圖片內容得到了“雲岡研究院”、“長城小站”、“大同市戶外運動協會”的大力支援,特此感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