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以後,我不再參加過同學聚會了”:人到中年,告別無用社交

“40歲以後,我不再參加過同學聚會了”:人到中年,告別無用社交

插圖:電影《匆匆那年》劇照

以下為一位中年男性讀者的來信,經編輯後釋出,未經允許,抄襲必究。

年齡越大,越容易回憶過去,可是面對現實的心,卻越來越淡了。在這個愈發浮躁的社會,感情好像也漸漸成了最稀缺的東西。人與人之間最難得的是真情,可真情總是容易被一些有心之人所利用,身處其中的我們,想做到獨善其身,著實太難了。

人到了某一個年齡以後,就會變得越來越與世無爭。記得我還在上學的時候,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為班級掙得無數競賽獎項。

那時候,很多老師都說,我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現在看來,他們說錯了。大學畢業之後,我回老家做了一份最平凡的工作,每天朝九晚五,拿著不多但穩定的工資,然後按照父母安排的,娶妻生子。

現在孩子已經上初中了,成績和我當年相比,簡直天壤之別,不值一提。

我偶爾也會想起從前的歲月,有衝勁有熱血,有無所畏懼的勇氣。但其實,我並不遺憾,這是我自己選擇的生活,雖不轟轟烈烈,但卻細水長流。真說起來,哪種人生一定是優於另一種呢?

只不過,偶爾也會有讓人心煩的時刻,那就是參加同學聚會的時候。

待在老家的我,可以說是每年同學聚會的忠實參加者。剛開始的時候,我挺喜歡這樣的活動,和昔日的同窗一起聚一聚,一起緬懷過去,暢想回來,重溫舊時回憶,感慨現實人生。

而且,我也有幾個關係還不錯的同學,畢業之後,我們偶爾也都會聯絡。和這些朋友在一起,時光仿若又回到了從前年少的時候,我們一起瘋一起鬧,享受了最無憂無慮的日子。

“40歲以後,我不再參加過同學聚會了”:人到中年,告別無用社交

可是漸漸地,我發現一切都變了。

我有了自己的家庭,昔日好友也都陸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我們每天操勞家庭、工作以及孩子的教育,再也騰不出時間留給朋友。

於是,我們的聯絡慢慢變少了,再後來,也就沒有再聯絡了。

當然,我們還會參加同學聚會,但同學聚會也成了我們每年唯一的一次聚會。可是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找不回當初的感覺,陌生已經覆蓋了曾經的無話不談。

我們不知道對方的近況,連聊天也變得小心翼翼,生怕什麼問題就觸及對方的雷區。我們也無法再交心交流,那些在社會上拼搏的疲憊,成年人的壓力,不僅已經沒有說出口的必要,對方也不再是那個讓你有傾訴慾望的物件。

於是,那些昔日和我喝的酩酊大醉,和我對酒當歌的夥伴漸漸遠去,我們的聊天,變成了止於表面的客套。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我們也不再強求自己刻意去寒暄,同學聚會也變成了走個過場。不僅如此,我漸漸發現,同學聚會的風氣也變了,早就已經失去了從前單純美好的心境。

“40歲以後,我不再參加過同學聚會了”:人到中年,告別無用社交

同學聚會中,女同學最喜歡攀比。她們大多都已經成家,過著截然不同的婚姻生活。有人婚姻幸福,家庭美滿,兒女雙全;也有人成天吵架,在離婚邊緣徘徊。

可是不管真實生活如何,在同學聚會上,她們總能擺出一副幸福的模樣,添油加醋自己的婚後生活。或是侃侃而談,炫耀老公對自己的疼愛,或是開啟手機相簿炫耀孩子的可愛,再或是聊一些奢侈品、名牌包、化妝品。

我雖然聽不太懂,但能直觀感受到,這些東西的價格是真不便宜。

而男同學呢,就是另一場暗中比較了。如今誰混得好,誰混得不好,和從前讀書時候的排名全然不同。成功這種事情,不僅看能力,還看機遇。

在這種時候,其實最諷刺的是我。所有人都覺得我一定要功成名就,家財萬貫才對得起我讀書時代的輝煌。也因此,雖然他們表明上不說,但其實背後都在議論我。

我說不上什麼感覺,但我也是個正常人,做不到寵辱不驚,難免還是會有些不舒服。

特別是在同學之中,確實有些成功人士的對比。他們過著年薪百萬的生活,可以在買單的時候出手闊綽,隨意請客,可以有意無意地展現他們身上價值幾十萬的表。

甚至還有一些可能本身並沒有那麼富裕的人,他們也會在同學聚會上“打腫臉充胖子”,編造一些天花亂墜的謊言,把自己偽裝成一個遠比現實優秀的形象,為的也不過是那一點虛榮心的滿足罷了。

“40歲以後,我不再參加過同學聚會了”:人到中年,告別無用社交

我親眼見過同學聚會結賬時的壯觀場面,好幾個人拿著手機,亮著二維碼,爭先恐後地買單。對於真正的有錢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炫耀機會,彰顯了自己的財力,得到了別人的吹捧。

特別是有些人可能學生時代存在感並不高,不被重視,如今依靠這樣的方式達到了人生的反轉,內心自然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

而且,有人炫耀,就會有人奉承,奉承也是一門藝術,如何將“馬屁”拍得恰到好處,讓聽得人舒服並不容易。

我親眼見過我的一個同學,將另一個如今已經是總經理的同學從頭到腳誇了一遍。場面話,違心話,奉承話,總之當時的場面,可以說令人歎為觀止。

“40歲以後,我不再參加過同學聚會了”:人到中年,告別無用社交

於是,我逐漸意識到,同學聚會早已失去了當初的簡單純真,變成了烏煙瘴氣的社交場合。

這個場合裡,充斥著攀比的人,炫耀的人,奉承的人,形形色色的人聚集在這個看起來很大,但實際上卻狹小的房間裡,展現著自己想要別人看到的一面。

這就像一個修羅場,表面上看起來一片和諧,實際上處處都是沒有硝煙的戰場。

這樣的同學聚會,參加又有什麼意義呢?

“40歲以後,我不再參加過同學聚會了”:人到中年,告別無用社交

四十歲以後,我再也沒有參加過同學聚會了。有這個時間,我寧願在家裡看著我那貪玩的孩子,督促他多寫幾個字,陪我的妻子說說話,嘮嘮家常,或者看一本書,享受時光的安寧和平靜。

年紀越大,身邊真正能陪你的朋友也就越少。特別是這種多年沒有交集的昔日同學,很容易就會漸行漸遠,因為大家都有自己費心去經營的生活。

遺憾雖有,但更多是祝福,有的人註定只能陪你一小段人生,至少曾經的校園時光,我們非常肆意歡暢。

而已經變了味的同學聚會,除了浪費你的時間,沒有任何意義。有的人可能會覺得,我是因為事業上的“失敗”才逃避同學聚會,其實不然。

我很滿意現在的生活,而且即使我達到了曾經同學老師的期望,我也沒有必要在同學聚會中找存在感。

同學聚會本來的意義,是多年未見的朋友聯絡感情,重溫那些喜怒哀樂的記憶,而不應該變成攀比或者巴結的場合,成了功利的代名詞。

所以,四十歲以後,同學聚會也就離我越來越遠了。

等我們到了某一個年齡段,遲早會明白:學會斷舍離,是一件足以使我們的人生,豁然開朗的事情。

和無用社交說再見吧,活成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

“40歲以後,我不再參加過同學聚會了”:人到中年,告別無用社交

END

今日話題:

你們覺得現在的同學聚會,還有必要參加嗎?

來留言聊聊你的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