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文字和文化藝術的載體!

從竹筒刻字到竹簡書卷再到現在的竹漿造紙,從竹筆到竹筒毛筆,竹在中華文明長河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國古代文字的載體經過在甲骨、金石、竹簡、木牘中不斷篩選,最終竹簡成為了我國古代文字的主要載體之一,傳承了中國書寫工具幾千年的歷史。用竹子作為記錄載體,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末期。在文字出現以前,人們用木棍、竹枝等計數,繼而發展成削竹、刻木來幫助記憶或儲存、傳遞資訊。“簡牘”是“簡”和“牘”的合稱,竹片為“簡”,木片為“牘”。伐竹做簡,先要把竹子鋸成一定長度,削平竹節,解剖成片,刮削光滑,然後“殺青”,“殺青”就是以火炙烤竹片以排出水分,防止收縮變形和蟲蛀,“殺青”後的簡就可以用來寫字了,因此後世往往將“殺青”用為成書之意。竹片“殺青”後,書寫上文字成了書籍,古人稱書籍為“竹書”。古人還削竹木寫上自己的名字、職務,在交際拜訪中使用,類似當今的名片,古稱“名刺”。

竹—文字和文化藝術的載體!

竹子在中國人心口中是高尚、美好和幸福的象徵,自古以來,竹予深深地浸潤在中國入衣食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來代大文蘇東坡對竹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進行了高度的概括:“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複,煲者竹薪,衣生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竹與不但在經濟生活中為人們創造了使用價值,而且在精神生活領域也聲生了深厚的響。虛心、有節、堅韌、四季不改枝換葉,其氣質可與君子媲美。正因如比,自古以來竹子成為詩詞歌賦吟詠的物件,繪畫及雕刻的素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竹子涵蓋了實物文化、景觀文化及思想文化的各個方面,反映了中華民族情感、觀念、思維和思想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松、梅並稱“歲寒三友”、與梅、蘭、菊合稱"四君子",形成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大特色,是中國文化的標誌之一。不僅如此,竹葉在我國還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藥用歷史,它的醫療保健作用早已為我國人民所認識。

竹—文字和文化藝術的載體!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竹子製作樂器的國家,《呂氏春秋古樂》記載:“昔皇帝命伶倫作為律。伶倫自大夏之西,乃之院腧之陰,取竹於溪之谷以生空竅厚鉤者,斷兩節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官,曰舍少,次制十二簡…”這是有關音樂十二律產生的記裁,也是竹製樂器的文字記載,說明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就已開始了用竹子製作樂器。漢代張賽出使西域後,又引進了羌笛、笳管等樂器,促進了中國竹製樂的發展。到目前,各類竹製樂器已達上百種,竹樂器是我國民族民間樂器的要組成部分,常見的有笛、蕭、笙、箏等。

竹—文字和文化藝術的載體!

基諾族“鬼笛”:以前用於送喪時吹奏,又稱“送魂笛”:管體用泡竹或白竹製作,豎吹,音色渾厚柔美。克木單孔笛:流行於雲南,克木語稱“庫洛多”;竹製,僅有一個吹孔和按孔;其演奏特點是笛聲和人直相結合,吹賽時嘴裡不時發出與面聲相同的聲,無法發出的高音用人直代替,笛聲、人聲交替現:“庫洛多”音色準悅耳,克木男女均愛吹,可,也可一人吹、一人唱和。順族無:稱作“文扇”或“比”,長約30cm,有一個吹孔和6個按孔,音色明亮悠場,是量順族文樂隊的主要樂器:與其合奏的有一個風笛、一個大技、兩個小軍技、一個小部、一個小,也有用文和打擊樂合賽者,音色的調,富於旋律變化。典型吹奏樂器,用竹子製成,正面邊沿一凹形吹口,凹口下部有很的邊,有3孔和4孔兩種,音色高完您:苗理突為地委自娛自樂或伴奏歌舞。勒絨:為最族使用,又名“松坎勒線是最頗族吹管樂器中最長的一種,由發音管和送氣管組成,高音明亮,低音渾厚,目前是瀕臨失傳的古老樂器。期叩:哈尼族吹管樂器,竹製,有一個發音孔和3個按孔,聲音低沉微弱;有單管期咀雙管期等幾種。傈傈族雙簧:竹製,由主管和副管井列用線紮緊,以蠟固定,主管較粗,副管較細;主管設6個按孔,副管不設按孔,只發一音;奏時為豎吹,主管奏旋律,副管伴以持續和音音色柔美動聽;能演奏多種情緒的音樂,如民歌曲調、歌舞曲,可獨奏或伴奏。

竹—文字和文化藝術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