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愛你,但我不說

昨天看演員黃澄澄和顧宇峰在《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演出的作品《站臺》,很有感觸。

開場像極了朱自清在散文《背影》中寫的:

他的父親怎麼步履蹣跚的為他送橘子的故事,一場父子之間的情感流淌在一次次不言語的行為中,這讓人感動,同時也好像有點小小的遺憾。

顧宇峰飾演的兒子想要黃澄澄飾演的父親給他一個擁抱,兒子很坦然的真誠的表達自己的需求,想要在站臺離別的時候留下父親一個大大的溫暖的擁抱,但是父親一直無法滿足兒子的需要,甚至在嘗試擁抱的過程中三番五次的把兒子弄痛弄傷。

當然,看起來是一場喜劇,但喜劇背後的故事足以讓我們反思:

作為兒女,我們和父母的關係是否也存在著這樣的錯位?

作為父母,我們和孩子的關係中,是否也存在著無法言說的誤解?

這是一個值得討論和深思的主題。

終其一生,我們都在關係中摸爬滾打,也在關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更在關係中豐盈內在的自我。

我很愛你,但我不說

(1)為什麼這份愛不能言說?

回憶和父母的關係,似乎在父輩那裡很少提到愛這些字眼,但他們又在對子女的默默付出中踐行著愛。

這種愛:

可以是第一次上學路上一直跟著你的腳步走得很遠很遠,然後再一個人靜靜的走回去。

可以是每次回家前把菜擺滿桌子,等著你到達。

可以是你離開家時悄悄的把零花錢藏在你的揹包裡。

種種的種種,讓我們感受到了父母愛的傳達,但同時也好像在沉默和不言說中每個人都在等待著什麼。

如果你問一對父母,問他們,你們愛自己的孩子嗎?

他們可能會毫不猶豫的說,肯定愛啊,是從身上掉下來的肉呢。

你再問,那你們會對孩子說,我愛你們嗎?

他們可能會不好意思的說,那有點難為情,孩子肯定也知道我們愛他們。

是的,直接的表達確實有些不習慣,就像《站臺》裡的父親對兒子說,我的爸爸也從來沒有擁抱過我。所以他也不知道怎麼去擁抱。

我們父母的父母不擅長去用愛的語言來表達愛,所以他們也很不習慣用語言去表達。

哪怕是一句,我想你了,我想見你,我想你回家吃頓飯,可能也沒有那麼容易說出口。

父母的愛是含蓄、委婉,甚至是沉默的。

從代際傳遞來說,這份愛是難以言說的。

從孩子的心理需求來說,他們是渴望愛,渴望這份愛能表達出來的。

如果,我們在遇到困難和危難的時候,可以悠然想起父母對我們說的話:

女兒(兒子),加油,沒有什麼坎過不去,我們是你堅強的後盾,我們永遠愛你。

會不會在挫敗和無助中獲得一種力量?

如果,我們在失戀,被人拒絕的時候,可以聽到父母曾經對我們說:

無論發生什麼,你都是我們心中的寶貝,永遠不變,因為我們愛你。

會不會傷口的疼痛會輕一點?

沒有誰能保證我們的人生會一帆風順,但至少,父母堅定不移的愛的表達,會讓我們在面對不那麼平坦的人生時,多一份堅定的勇氣。

這份勇氣,來源於看見,來源於支援,更來源於可以言說的愛。

我很愛你,但我不說

(2)這份愛可以言說

愛不是羞愧,不是內疚,不是自責,更不是遺憾。

有多少話來不及說不出,成為心中永恆的疙瘩?

有多少愛來不及表達,成為與幸福失之交臂的過路人?

在我的理解裡,一種感受和情感,是值得言說,更值得傾訴和表達的。

所以,我每天都對我的兒子說:媽媽,愛你。

在睡覺前,我會告訴他,兒子,晚安哦,媽媽永遠愛你。一個晚安吻。

在起床前,我會告訴他,兒子,媽媽愛你哦,新的一天又開始了,媽媽期待著你和我分享新的一天。

當然,愛的表達,一定不是程式性的為了表達而表達,而是發自內心的情感流通,每一次表達都能讓孩子感覺到這種愛是真誠的。

所以,當兒子告訴我,媽媽,我也愛你的時候,我感覺到了一種特別的感動。這是一種作為媽媽被接納被支援的感覺。

尤其是當媽媽的挫敗時刻來臨時,這份來自孩子幼小的童音在某種程度上會給到我們極大的安撫。

這是愛傳遞的力量。

同時,當我們的行為讓孩子難以接受時,也需要言說。

記得有一次,我和孩子發生激烈的衝突,實在無法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就對他大吼大叫。

他對我也大吼大叫。

他哭著對我說,媽媽是騙子,媽媽不愛我,媽媽不愛我。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他的恐懼和害怕是那麼真實,即使這樣,他仍然在表達自己的需求,他希望媽媽在那一刻是愛自己的。

一時間,我舒緩了自己的情緒,走過去抱著他,對他說,媽媽剛才是魔鬼,是壞媽媽,剛才媽媽沒有能力愛任何人。現在我願意當一個好媽媽,永遠都愛你,好嗎?

然後我們又聊了自己的感受,聊了很久,約定好發生衝突的時候,他可以怎麼做,商量了好多辦法來應對。

我特別感謝兒子。

因為他的表達,我才能準確的知道,他的感受是什麼,他的需要是什麼。

因為他的表達,才讓我對自己的情緒管理有了更迫切的需要。

因為他的表達,才讓兩顆受傷的心在受過傷之後仍然可以保持情感的聯結,愛的傳遞,這才是我們愛的言說的必要性啊。

愛中有恨,恨中有愛,愛和恨都可以自然真誠的表達,才是一段美妙的關係。

我很愛你,但我不說

(3)愛的最終目標,是帶來成長和溫暖

無論我們以不言說,還是言說的方式表達愛,父母和孩子的愛,最終是為了讓孩子成為獨立的個體,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可以大邁步,可以充滿勇氣和力量。

父母的愛,最終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離開,去擁有他們獨立的人生。

但無論孩子走多遠,都會記得,在他的內心,一定會有一對父母,在無條件的愛著他。

這是我們能給孩子帶來的溫暖的力量。

記得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先生談到他和女兒的關係時說,他說,他女兒現在已經出嫁,如果有一天她如果帶兩個女兒回來,在他家住了三個月,一年,他也不會問你們離婚了嗎?所以,他女兒什麼都敢告訴他,數學考零分也敢趕快給他看。

他會說,哇,你好厲害,還能考零分呢,還有選擇題和是非題呢。所以他女兒交了男朋友馬上帶給他看,無論阿貓阿狗都帶來給他看。

他說沒有他真正不喜歡的人,男朋友是女兒選擇的。

他還會對女兒說,全世界70多億人,最願意幫助你,實質幫助你最多的那個人就是我。所以,如果你犯了什麼錯,或者需要他處理的,第一時間告訴他。他一定不會罵她。她在父親這裡是沒有底線的。

這種蔡志忠先生說的“在孩子面前的沒有底線”,就是一種無條件的愛。

這是一種再明確無誤的表達,所以他和女兒的關係才那麼融洽,充滿溫暖。

孩子總有自己的人生要走,作為父母,只能陪伴孩子一程,在這有限的行程中,我們可以給到孩子的東西很少很少。但一定不能缺愛。

這份愛,是孩子安全感的歸屬,是孩子長大過程中在鏡子中看到的幸福模樣,是他迎接這個世界最適應的方式。

我很愛你,我可以在無聲無息間傳遞出來。

我很愛你,更可以說出來,在真誠的溝通和交流中消除誤解,獲得理解和支援。

在表達中,詮釋愛的含義,給到孩子真正需要的愛的方式。

不要忽視表達的力量。

一句簡單的“孩子,我愛你”擁有無窮的力量。

我很愛你,但我不說

李增芬:心理學碩士,心理諮詢師一枚,80後,愛生活,喜體驗;分享心情,傳遞溫暖;世俗行人,終會相遇,遇見真實的自己。微信公眾號:Fenny情感館(lizengfen-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