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紅利不可能一勞永逸 持續投入才能走得長久

【題記】品牌經營是個經久不息的話題,也是伴隨家電市場發展的一個話題。曾經在國內家電市場叱吒風雲的外資品牌,現在卻一個個都退出了中國市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品牌紅利不可能一勞永逸 持續投入才能走得長久

馮同||撰文

不可否認,外資品牌在國內早期家電市場有過極為風光的歲月。20年前,國內消費者如果能夠擁有一臺外資品牌的家電品,不論是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那都是非常令人羨慕的。很多消費者為了能夠擁有一臺洋家電,寧肯省吃儉用不惜代價。

時過境遷,如今,在家電市場上洋品牌已經很難覓得蹤影,反倒是像海爾、格力、美的、方太、海信、老闆、創維等國內品牌,佔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外資品牌已經跌下神壇。不僅如此,國內家電品牌還不斷走向全球市場,站在了世界家電舞臺的中央。

品牌優勢托起外資企業收割紅利

外資品牌曾經是橫亙在中國家電品牌前似乎難以翻越的高峰。像歐美的湯姆遜、西門子、飛利浦、惠而浦、GE;日本的東芝、松下、索尼、夏普、三菱;韓國的三星、LG、現代等一大批外資企業,憑藉品牌優勢率先在中國收割市場紅利,形成了在品牌優勢上對中國品牌的碾壓。

在國內家電市場早期,外資品牌能夠收割巨大紅利,就是依託兩個方面的優勢,一方面是進入早的佔位優勢,從品牌上佔領使用者的心智,讓使用者甘心接受其品牌溢價,從而收割國內使用者的韭菜;另一方面是技術擁有的優勢,從技術上來說外資企業在家電上積澱較深,已擁有成熟的技術,正是技術的領先取得了國內使用者的普遍認同。

外資品牌正是透過擁有這些優勢,在中國家電市場上攻城略地、縱橫捭闔,既透過賣技術、賣產線,賺取中國家電企業的利潤,同時又透過品牌優勢給中國使用者賣高價產品。在中國家電市場早期,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並且還由此滋生了品牌自豪感。

其中,外資透過不斷塑造品牌形象,不斷在使用者心目中種草,從而形成巨大的品牌溢價。同樣的產品,外資品牌要比國內品牌價格高過一倍以上,但消費者仍然原因購買國外產品。關鍵因素就在於外資品牌的深入人心。

國內品牌憑藉低成本優勢崛起

顯然,在中國家電市場的早期,國內品牌是處於明顯競爭劣勢。不僅在技術上還得向外資品牌學習,需要在運營中的不斷沉澱,還需要依託巨大的成本優勢才能立足市場。可以說,國內品牌剛進入市場是沒有品牌優勢的,常常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

但國內品牌對國內使用者瞭解要遠比外資品牌深刻,經過中國家電品牌幾十年的不懈努力,不但從技術的不斷積累沉澱,產品上的推陳出新,而且在市場上的貼近使用者,不斷樹立起高品質的高階形象。像卡薩帝、格力等品牌在使用者心目中,已經超越了跨國洋品牌。

國內品牌超越洋品牌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成本控制下的價格優勢上。雖然,國內品牌早期技術沉澱、產品能力欠缺,但在成本上有著巨大的優勢。對應國內消費正處於家電普及時期,剛剛走上富裕之路的消費者更看重價格,

同時,國內品牌透過低價格不斷擴大規模,在市場上形成了規模優勢。規模優勢一旦形成就會迸發巨大的市場優勢,進一步降低了製造和經營成本。這恰恰與外資品牌高高在上的價格形成鮮明對比。普及市場上的使用者更需要什麼?那就是更貼近使用者的價格,這就是國內品牌逐步打敗外資品牌的根本。

外資品牌再別想透過品牌賺快錢

而從外資品牌來說,在中國家電企業逐步崛起後,其短板就慢慢暴露出來。最主要的就是在中國市場上的水土不服,總想著一直可以透過技術和品牌優勢來收割紅利,顯然在中國企業積累掌握核心技術後,外資品牌在技術和品牌上的優勢也隨即慢慢消失。特別是中國家電產業鏈的形成,加速了外資品牌優勢消退的速度。

在外資品牌躺在品牌上吃紅利的時候,中國家電品牌已經逐步崛起。技術上,中國企業透過引進、學習、消化,已經積累了創新能力和品質力;品牌上,中國企業透過貼近市場,透過對品牌的市場打磨,已經有了金字招牌;更重要的是中國還積累和建立起家電完成產業鏈,成為全球家電品的製造基地。

品牌紅利不可能一勞永逸。外資品牌因為長期在中國市場割慣了使用者的韭菜。高價割韭菜的思維已經是根深蒂固,但在中國品牌產品品質達到一定水平,可以與外資品牌媲美之時,外資品牌再利用品牌收割使用者顯然已力不從心。當進入這樣一個迴圈時,外資品牌的衰落已經是不可避免。

君不見,如今國內市場外資品牌已是屈指可數,雖然一些還掛著原來的品牌,但實際控制人已經是中國投資者,像惠而浦品牌已經被格蘭仕控股、飛利浦品牌被中國投資者租賃。更甚者,海爾收購GE家電,海信收購東芝電視和夏普北美業務,美的收購東芝白電、收購義大利Clivet等等,都是原先全球的跨國品牌,現在都被注入中國元素。

可見,國外資本再想透過品牌來收割中國消費者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而中國品牌則猶如冉冉升起的新星,成為全球家電品牌的勝出者。雖然,仍然還有外資品牌在努力,但從大勢來說,中國品牌已經是勢不可擋,成為未來全球家電產業的主流。而不願意再為自己品牌繼續投入的外資家電品牌,只能易手或者衰敗。

=====

家電魂:深度解碼家電行業熱點事件,梳理家電廠商轉型變革歷程,網際網路時代家電業最具深度自媒體。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